徐勇 羅誼 唐文莉
摘 要:現代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效率也越來越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ヂ摼W中保存著人們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信息,所以網絡安全就變得非常有必要。本論文簡要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潛在威脅以及如何防護。
關鍵詞: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黑客
1 引言
現代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效率也越來越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互聯網中保存著人們生活中各種各樣的信息,所以網絡安全就變得非常有必要。所以,我們必須找到相應的安全隱患和相應的應對措施,保證網絡的安全。在互聯網環(huán)境中,會存在許多計算機網絡的安全隱患。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網絡具有開放性,人們可以隨時隨地進入互聯網;另一部分原因是雖然Internet技術日趨成熟,但是人們的安全防護意識還沒有系統建立起來。
計算機的網絡信息安全是一門綜合許多技術的學科。其目的是保護計算機及其服務器的軟件和硬件,免受其他外在潛在威脅的損害;保護用戶及企業(yè)等敏感資料信息的丟失;保護計算機的網絡連續(xù)穩(wěn)定。本論文簡要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潛在威脅以及如何防護[1]。
2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潛在威脅
2.1 網絡脆弱性
互聯網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如果我們好好利用就會豐富和方便我們的生活;但是也可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困擾?;ヂ摼W技術具有開放性,但是也正是由于這種開放性,使得網絡的安全性有所降低。其網絡系統在運行TCP/IP協議時,其信息和敏感數據很容易受到其他危險分子的篡改和竊取。這是因為Internet技術采用的就是TCP/IP協議,而該協議的安全性并不是很高[2]。
2.2 惡意攻擊
惡意攻擊對計算機的網絡安全具有很大的潛在危害。一般來說,其可以分為兩種:被動攻擊以及主動攻擊。第一種被動攻擊指的是:在不被用戶察覺的情況下,竊取和破譯重要的信息;第二種主動攻擊指的是:攻擊者對用戶的信息進行破壞以及竊取。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是我們不愿意看到的,因為都會對用戶帶來很大的威脅以及困擾。網絡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漏洞,黑客們正是利用這些漏洞對用戶進行攻擊,對國家和人民的生活和財產都會造成極大的損失。
2.3 自然災害
自然災害也是威脅計算機網絡信息安全的一個因素。這是因為雷電、電磁干擾、水災、火災甚至是潮濕都有可能對計算機網絡信息造成重大影響。在防護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計算機信息系統所處的環(huán)境,同時要對不可抗力進行充分防護,盡量將損失降到最低[3]。
2.4 操作失誤
操作失誤主要針對的主體是用戶自身。有些用戶的安全意識很差,所用的密碼并不復雜。這就有可能造成用戶信息泄露,進而對網絡信息安全造成影響。
3 計算機網絡安全的防護策略
計算機受到的安全威脅是不可避免的,但是我們可以采取有效的措施確保網絡信息安全。一般來說,計算機網絡信息的安全防護策略有如下幾種:
3.1 安裝防火墻和殺毒軟件
所謂網絡防火墻,是能夠有效組織外部網絡用戶入侵本機的技術。它能夠對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的網絡進行有效地控制。在計算機與計算機之間進行網絡的信息傳遞時,網絡防火墻會按照一定的安全策略對數據進行檢查。網絡防火墻可以分為很多種類型,比如監(jiān)測型和過濾型等等。
3.2 更換管理員賬戶
管理員賬戶是計算機用戶中擁有最大權限的用戶,能夠對計算機的所有重要信息做出更改及設置。如果黑客在入侵的過程中獲取了管理員賬戶的密碼,那么計算機中所有用戶的信息都會受到威脅。為了防止黑客輕易竊取管理員賬戶,管理員的密碼應該足夠復雜。
3.3 入侵檢測和網絡監(jiān)控技術
入侵檢測主要是監(jiān)測計算機及網絡是否被入侵的技術。它涉及了統計技術、網絡通信技術以及人工智能等多種學科,是一種十分先進新興的學科。入侵檢測依據不通過的分析技術大體上可以分成兩種:統計分析法和簽名分析法。
3.4 及時安裝漏洞補丁
軟件和系統具有漏洞是不可避免的,這是因為設計者和程序員不可能考慮到所有方面。但是黑客會輕易通過漏洞對計算機信息網絡造成嚴重影響。我們普通用戶在使用計算機網絡時,應該及時更新系統最新補丁,這樣黑客就不會輕易有機可乘。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QQ管家或者360安全衛(wèi)士等更新軟件和下載掃描漏洞[4]。
4 總結
現代人們的生活節(jié)奏越來越快、效率也越來越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fā)展以及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對于網絡信息安全的防護是一個不能間斷的過程。這是因為黑客會利用各種可能,對用戶和計算機網絡信息進行攻擊。本論文簡要介紹了計算機網絡的潛在威脅以及如何防護[5]。
[參考文獻]
[1]王永中.計算機網絡管理技術及其應用[J].科技信息導報,2007(1):188~189.
[2]戴英俠.系統安全與入侵檢測[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
[3]李勇.淺析計算機網絡安全與防范[J].蚌埠黨校學報,2009(1):30~31.
[4]彭曉明.應對飛速發(fā)展的計算機網絡的安全技術探索[J].硅谷,2009(11):86.
[5]盧鵬.計算機網絡安全及其防護策略探析[J].硅谷,2009(12):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