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鄂平
MH370載入了史冊。一次航空史上最神秘的航班失蹤事件,一次航空史上最空前的國際搜尋行動。規(guī)模為何會如此浩大?撩去那些或淺薄或偏執(zhí)的臆測,核心其實就是三個大字:生存權!
什么是生存權?生存權是指人們獲得足夠的食物、衣著、住房以維持有尊嚴的相當生活水準的權利。生存權是首要的人權,是其他人權實現的基本前提。想想扶貧工作的目的,實質上就是為了貧困群體的生存權。從這個意義上看,做扶貧工作的人,做的確實是人類最偉大的事業(yè)。
作為偉大事業(yè)崗位上的一份子,扶貧工作者的任何麻木不仁、得過且過、無所作為行為,都是對人類的褻瀆,對自身的踐踏。
《論語·學而》有云:“吾日三省吾身?!?500多年前說這話的曾子,后世儒家尊為“宗圣”,可說到底他的職業(yè)也只是一個學者。當今的扶貧工作者,為了廣大貧困群眾的“相當生活水準的權利”,是更也該“三省”,想想“我這一生”呢?
需要思考的東西很多——
思考什么是戰(zhàn)略。多種會議多方文件都寫著“新時期扶貧開發(fā)的戰(zhàn)略思想”,寫得準說得到是不是真理解了。什么是戰(zhàn)略?戰(zhàn)略是決策,是在十字路口的下一步選擇;戰(zhàn)略是重點,意味著有所為有所不為;戰(zhàn)略是全局,追求總體最優(yōu)化而不是局部最優(yōu)化。戰(zhàn)略有何價值?統(tǒng)一工作方向,聚合全員力量,明確組織行為,上下內外一致。
思考自己怎么定位。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還是改革創(chuàng)新克難攻堅。挑戰(zhàn)在眼前,機遇也在眼前,如果你不主動定位,就會被別人和社會“定型”。
思考何為麻煩何為機會。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讓你做,這麻煩就是機會。機會總是喬裝成麻煩的樣子而與人擦肩而過?!奥闊眮砹?,一般人的第一反應是避開,因此也就錯過了機會。當別人交給你某個難題,也許正在為你創(chuàng)造一次難得的機會。一個稱職的扶貧干部,應該很樂意自找“麻煩”,多做一些事情,你也就多一些分量。
思考做小事與成大業(yè)。在歐洲,有一首流傳很廣的民諺:可能因為一根鐵釘,我們會失去一塊馬蹄鐵;可能因為一塊馬蹄鐵,我們會失去了一匹駿馬;可能因為一匹駿馬,我們會失去一名騎手;可能因為失去一名騎手,我們會失去一場戰(zhàn)爭。像建檔立卡、駐村幫扶這些事,是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扶貧方式。仔細想,建幾張卡、幫幾天忙并不難,難在細心和堅持。小事成就大業(yè),“簡單事情重復做,你就是專家;重復事情用心做,你就是贏家”。
平庸者、優(yōu)秀者、卓越者區(qū)別在哪?平庸者害怕挑戰(zhàn),優(yōu)秀者迎接挑戰(zhàn),卓越者尋找挑戰(zhàn);平庸者等待機會,優(yōu)秀者把握機會,卓越者創(chuàng)造機會;平庸者做完,優(yōu)秀者做好,卓越者做到極致;平庸者堅持一下子,優(yōu)秀者堅持一陣子,卓越者堅持一輩子。
扶貧事業(yè),具有復雜性、艱巨性、長期性,更體現偉大性。偉大的事業(yè)有賴于思想、思考和思路,思想決定思路,這個“決定”在于思考。時代不同,使命不同,古賢曾子思考的還只是“吾身”,當今扶貧工作者不僅要獨善其身,更應思考的是“吾生”。
善思考,世界就在眼前;不思考,眼前就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