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岐
老年人脾胃虛弱,消化功能減退,導致食物營養(yǎng)不能有效吸收,時間長了就會發(fā)生營養(yǎng)不良。脾主生血,脾虛則血液生化減少,無法滋養(yǎng)周身,導致臉色蒼白,面色無華;脾主肌肉,脾虛則肌肉失去給養(yǎng),表現(xiàn)為消瘦。芋頭不僅營養(yǎng)豐富,而且能有效健脾強胃,促進消化吸收,增強氣血生化,強身健體。
芋頭有哪些吃法?
芋頭的食用方法有很多,可炒制、燒制、蒸煮、燉湯等,具有滑、軟、酥的特點,美味清香,甜嫩爽口,深受人們的喜愛。在生活中,最常見的吃法是把芋頭蒸熟或煮熟后,蘸糖吃或加入精鹽調(diào)味。最有名的要屬“紅糖芋艿”,芋艿的“芋”與“遇”同間,紅糖則象征甜蜜的生活,紅糖芋艿表示人們將擁有幸福甜蜜的生活。古時寺廟的僧尼也十分喜歡吃芋頭,如福建開元寺的“酥酷集珍”,就是利用芋頭做成的甜菜素席。還有普陀寺烹制的“紅燒魚”,乃是用芋頭刻成魚的形狀燒制而成。此外,芋餅、芋泥金瓜、桃花芋艿、柿霜芋泥等,都是香甜可口的素食美味。
芋頭不能生食。古代醫(yī)家陶弘景指出:“芋頭生食有毒?!鄙秤箢^后,會導致口舌發(fā)麻、胃腸不適等癥,危害人體健康。此外,芋頭與香蕉同吃會腹脹,所以二者最好不要一起吃。
芋頭好吃,但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
糖尿病患者不宜多吃芋頭,因為芋頭富含淀粉,攝入體內(nèi)后易轉(zhuǎn)化為糖類,對血糖的降低和控制極為不利。此外,胃中有積食、胃動力不足者不宜吃芋頭,以免增加脾胃負擔,損害腸胃健康。
芋頭養(yǎng)生保健食譜
芋子酸臛——健脾止饑,補血填精
取芋頭100克,豬、羊肉各50克,粳米100克,食鹽、豉汁、米醋、生姜各適量。將芋頭蒸熟、剝皮;豬、羊肉洗凈切片,煮熟。將以上三物放入鍋內(nèi)沸水中,加粳米一并煮之。待米熟,加豉汁、食鹽、米醋等,撒入姜絲,膳即制成,趁熱隨意食用。
此方載于《齊民要術》,具有健脾止饑,補血填精的功效,適用于脾胃虛弱、勞累過度或久病臥床者,這些人此時需要著力滋補脾胃,補充后天的營養(yǎng)供給。
豬肉和羊肉是滋補品,能幫助人迅速恢復體力。《本草備要》說“豬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津液,豐肌體,澤皮膚,固其所也”?!峨S息居飲食譜》也說,豬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止消渴”,可見豬肉既能補腎填精,又能強壯脾胃,對身體有全面的滋補作用;羊肉也是滋補名品,入脾、腎經(jīng),《本草綱目》說羊肉“暖中補虛,開胃健力,滋腎氣,養(yǎng)肝明目,健脾強胃、補肺助氣”。
鮮魚芋艿羹——強胃健脾
取鮮芋頭250克,鯽魚500克,胡椒、豬油、食鹽各適量。將芋頭和魚一同入鍋,加水適量,煮至熟爛,再加入胡椒、豬油、食鹽調(diào)味服食。
此方載于唐代孟詵所著的《食療本草》,具有強胃健脾之功,適于虛勞乏力者。
芋頭味甘,入脾經(jīng),是補脾健胃的良品。而脾為后天之本,主生血,主肉。脾胃強健,氣血生化才能源源不斷,才能生肌肉。所以對于虛勞乏力者,補脾生血是關鍵。鯽魚也是補脾的美味,《醫(yī)林纂要》說:“鯽魚性和緩,能行水而不燥,能補脾而不清,所以可貴耳”?!侗窘?jīng)逢原》也說“鯽魚益胃氣”,可見鯽魚是補脾健胃的上選。二者合用,既能開脾胃,又能夠滋補血肉,使人強壯有力。
責任編輯/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