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智 李朝民
摘 要: 本文通過交流、訪談、調查并對調查結果分析,認為物理學科的學習與同學自己的態(tài)度、學習方法、家長和老師的重視及學習的興趣有關,并討論,列出如下報告。
關鍵詞: 自身態(tài)度、方法、興趣
目前在我校,對大部分同學來說,物理學科是相對難學的,每次考試的分數(shù)相對要低些,影響總成績而成為弱科。許多同學努力了,成效也不大,差的十幾分,但有部分同學卻很輕松,考試時好的達90分以上、甚至滿分,兩者差距相當懸殊,聽說其他學校情況也差不多。我作為物理課代表,不禁產生了疑問;為何授課教師一樣,可同學們的學習效果、成績差別如此大呢?于是找班上同學交談,并對本年級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問卷抽樣(200份)調查并訪談。
交談結果如下:
第一,成績較差的同學對物理科學習的看法:我們很想學好這門課程,上課時是聽得懂的,雖說物理與生活相關,可是我們難以將所學知識與生活聯(lián)系起來,感覺還是很抽象;知識間的關聯(lián)性強,哪一部分內容沒學好,就對后面章節(jié)的學習造成障礙,如果前面沒學好,后面即使努力一段時間,效果也不明顯;一做練習頭就大了,特別是考試成績一出來,物理分數(shù)低,家長責怪,老師又拿我們跟好的比,還是有較大壓力的;經過這么多次考試,每次都只有二三十分,沒一點信心了。
第二,成績好的同學對物理科學習的看法:我喜歡物理科,只要懂了,比其他科目好學多了,不要死記硬背;有規(guī)律可找;練習題目可以分類,各類題有相應的思路方法,且方法較多;物理科考試閱卷是分步給分,不會全丟分。
分析:從同學們對物理科學習的看法中,不難得出這幾點:①學習需要信心和興趣。②物理知識實用性強,但因生活經驗欠缺,知識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不上,導致學習困難。③物理科邏輯思維性強,解題時,考慮稍有不周就導致解題錯誤。④物理學習中要多做練習,并善于歸納總結。⑤學習中要善于建立物理模型。⑥知識點間的關聯(lián)性大,環(huán)環(huán)相扣。⑦解題時最好分步解題。
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同學們對造成物理成績差別大的想法,并進行了統(tǒng)計分析:
1、 你認為同一老師上課,為何成績差別大呢?
A、個人智商不同 B、個人對老師喜歡不喜歡 C、個人的接受能力不同
2、你認為導致物理成績差的因素有哪些?
A、學習方法 B、個人智力
C、家庭原因 D、興趣
3、 老師課后布置的作業(yè),正常是花20~30min的時間能完成,你平時完成布置的作業(yè)花的時間情況如何?
A、20min左右 B、30min左右
C、40min左右 D、1h左右
4、 你在完成課后練習外,安排復習物理的時間約為?
A、10min左右 B、30min左右
C、1h左右 D、考試前才去復習
5、 學習中,遇到不懂的問題,你是怎么做的?
A、去問老師 B、和同學討論
C、放一邊,等老師來講解
6、 你目前的成績如何?
A、差 B、一般
C、還可以 D、很好
通過統(tǒng)計分析發(fā)現(xiàn):成績好的同學完成作業(yè)的時間在預定的時間內,每天課后能花約10min左右的時間復習,遇到問題會主動去問老師;而成績較差的同學有時不能按時完成作業(yè),要臨近考試了才想起去復習,學習中遇到問題幾乎都是等老師講解。
同學們認為導致物理成績差的因素的統(tǒng)計結果為;認為是學習方法造成的占30%,認為是個人智力造成的占45%,認為是家庭原因的占10%,認為是沒興趣造成的占15%,對此,我跟同學們進行了交流訪談,整理了這幾種因素影響的情況:
第一,學習方法對物理科的成績有影響,但不是主要的,成績好壞的差異最主要的是個人學習的認真程度及學習的主動性,當然學習成績好又學得輕松的同學,在學習方法上應該是有一套的。
第二,智商是先天的,也是決定性的。那些智商高、記憶力又好的同學,學習能力強,加上主動努力,學習任務能輕松完成,就有時間去復習。另一部分同學,幾乎在應付完成各科作業(yè),有些甚至作業(yè)都不能按時完成,更沒時間去復習。高一還在同一起跑線上,時間長了,差距慢慢就大了。
第三,家庭因素和學習興趣對學習也有影響。家庭的變故或者父母對子女學習的態(tài)度和要求或多或少會對同學們的學習造成影響。興趣對學習也有較大的影響,我們在學校學習課程,不管是哪方面的原因,如果對該科一點興趣都沒有,根本就不會主動去學成績肯定好不起來。
分析: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努力了,又有較好的學習方法,肯定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想提高成績是必須要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的。大多數(shù)同學都認可智力的因素,認為成績好的同學大多是因為智力好、記憶力強,而自己成績差是因為自己智力的差距,學習中要花更多的時間才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家庭因素方面,父母對子女的引導溝通,及父母親對孩子的學習要求是否切合實際,都會對同學的課程學習造成影響,而對科目感興趣則是學習的根本,有興趣才有學習的動力,才能發(fā)揮出自己的潛能,但現(xiàn)在大部分同學在校學習并不是因為有興趣,而是家長要他來讀書的,使得學習效率打了折扣。
思考:相信自己,提高自己對該科的學習興趣,正確對待學習,“只為成功找方法,不為失敗找借口”,智力因素靠后天的努力提升的可能性不會大,但我們可以向成績好的同學請教學習方法,借鑒他人的學習經驗;同時通過扎實的努力,認真地去學,主動積極地去學,在成績提高的過程中獲得進步的喜悅,一定能把物理這門課程學好。
通過交流、訪談調查,我認為我明白了同一老師授課而成績差別較大的原因:那就是同學們對學習的態(tài)度、對學習的努力程度、課堂的認真程度、家長的正確引導、得到的重視程度、學習方法及自信心和良好健康的學習心態(tài)。因此我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腳踏實地地去學習,相信自己,主動去學,一定能改變物理這一學科的學習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