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如畫
摘 要:重視學生的參與,尤其是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反省,是當前評價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地理項目學習中,運用檔案袋評價可以多角度評價學生的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享受成功喜悅。一方面可以指導學生不斷改進學習,另一方面也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關鍵詞:多元智力;地理項目學習;檔案袋評價
重視學生的參與,尤其是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反省是當前評價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在目前的地理教學中,普通評價手段一般通過標準化考試來進行。正規(guī)的考試雖然有助于識別學生不同的認知特征,但不能讓所有學生發(fā)揮出他們的長處。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和教育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在項目學習中最好使用檔案袋評價。地理項目學習是指地理教師與學生共同對真實世界中的地理現象進行專項研究、討論、觀測、實驗、調查、制作和考察的課程活動。在項目學習過程中,使用檔案袋評價方法是適合的選擇。
一、體現學生真實性的檔案袋評價
多元智力理論下的項目學習評價體系,為每位參加學習的學生制定個人的評價方式——檔案袋評價。檔案袋評價是真實性評價,強調的是形成性評價。它是教師有意識地收集學生作品及其他相關證據,以反映學生在某一特定領域的努力、進步和成就。地理項目學習只是高中地理教學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在地理項目學習的活動小組中,每位學生僅承擔一部分工作,難以反映學生的全部發(fā)展。因此,采用多元智力理論下真實性評價中的檔案袋評價來評價項目學習小組。一個地理學習項目活動小組一個大檔案袋,把每一次項目學習的資料放入同一個檔案袋,學生評價在小組中進行。項目學習中,用檔案袋記錄每次項目學習開展的全過程,追蹤學生成長的點點滴滴;檔案袋中還可以包括經過師生共同討論決定的挑選作品的說明書,學生對自己成長的反思、學習日志等。這樣既可以對每次項目學習進行評價,也可以將學生前后幾次學習進行回顧與比較,從中發(fā)現學生的進步與不足,促使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反思,在下一次學習項目的開展中及時調整。
二、檔案袋評價在地理項目學習中的嘗試
在同一次地理項目學習中,每個小組成員可以自己選擇如何交自己的作業(yè)。言語-語言智力突出的學生,可選擇口頭報告、書面總結、撰寫論文等方式當作業(yè);身體-運動智力強的同學,會選擇小制作、繪制一幅地圖、野外考察標本采集等來呈現自己的學習成果;人際交往智力強的同學,如果成功組織一次社會調查,他的成績肯定不錯。也就是說,對學生的評價有一定的客觀性,例如通過各種評價表進行教師評價、小組互評、學生自評,也有相當的靈活性,教師按學生的智力特點制定評價標準。
在整個地理項目學習過程中,教師對小組通過檔案袋評價來評價學生時,可以通過以下幾方面來肯定學生的努力。
(1)全程關注,尊重學生。地理項目學習是學生通過實踐學習相應知識增長能力的過程性學習方式。對于首次參加的學生來說,可能會感覺無從下手,這就需要老師的全程關注與指導。學生開始制訂的學習計劃與研究方法可能會簡單粗糙,教師應該鼓勵他們逐步改進與提高,讓參與活動的同學增強自信心,大膽邁出科學探究的第一步。對于地理項目學習中表現優(yōu)秀的學習小組,教師要及時給予正面評價,讓小組成員感受成功的喜悅;對于處于摸索階段的學習小組也應該指點迷津,總結經驗,同時帶領他們進入正確的軌道。對于每個地理項目學習小組研究階段,都應該跟蹤了解項目的進展狀況,偏題離題方法不當的要及時進行干預與適當引導。可以說,教師的全程關注是對學生學習活動最好的尊重。
(2)分享評價,互相肯定。小組互評是指在地理項目學習活動中,以小組為單位承當一項學習項目,每個階段進行總結匯報。小組成員一起合作把階段成果通過作品形式展示給全班同學和老師面前,與大家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悅。階段性成果的匯總與展示的過程,其實是一個思維碰撞過程與反思歸納過程,往往在這個階段的思維碰撞推動了地理項目學習的下一步開展。通過地理項目學習的小組互評,同學們不僅了解了自己參與的項目學習活動的進展情況和取得的成績,也了解其他小組的研究內容、研究方法與研究進度,分享促進了相互學習,也使同學們得到了相互肯定。
(3)參加比賽,交流促進。除了教師與同學的評價之外,權威部門的評價會更有說服力,也更能得到學校與家長的認同。因此,地理項目學習評價中包含各級教育部門組織的綜合實踐活動比賽。如果學生自己組織的互評與老師參與的評價帶有一定的鼓勵性與激勵性,那么參加綜合比賽,會更好地檢測學校組織開展項目學習的能力與水平。而同學們?yōu)榱藚⒓痈邔哟蔚谋荣?,會投入更多的精力,收集更多的圖文資料,把最優(yōu)秀的研究成果展示到評委老師與公眾的面前。這個對地理項目學習成果的再展示過程,其實也是一個再學習、深學習的過程。而比賽的獲獎,是對小組成員與指導老師最好的肯定性評價。
(4)參與建設,培養(yǎng)責任。學生的學習必須結合社會實際,地理項目學習研究的都是同學們身邊的地理,目的是通過對周邊環(huán)境、現象的調查研究,運用所學知識分析根源、尋找措施方法,解決社會現實存在的地理問題。因此,學生的學習成果都凝聚了他們的思維結晶。因為學識所限,這些觀點也許還比較幼稚,但是關心社會、關愛家鄉(xiāng)是他們真實的情感。學校鼓勵地理項目學習小組撰寫學習報告,同時把這些報告送到相關部門或者通過地方報紙、電臺向公眾公布,鼓勵學生參與家鄉(xiāng)建設與關心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他們投身環(huán)境保護的公民責任心。這是對學生參與地理研究的最好的評價,因為他們可以為家鄉(xiāng)建設獻計獻策。地理項目學習是有用的學習,學生的勞動得到了尊重。
三、項目學習中實施檔案袋評價的效果分析
在傳統(tǒng)的評價體系中,考試是教師的法寶。地理項目學習主張評價方法的多元性,即采用多種評價方法,包括定性評價(檔案袋評價)與定量評價(打分與筆試)相結合,智力因素評價與非智力因素評價相結合等等。地理項目學習看重的是過程,它的結果也不是一目了然的成績記錄表上的數據,而是多種多樣的。在這種評價過程中學生自己全程參與,也就是說,他的評價內容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他們有責任審視他們自己的任務達到預定目標,而不是僅僅跟老師的指導走。這樣既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也提高了學生的自主性。檔案袋評價為教師最大程度提供了不同項目學習小組成員發(fā)展的具體信息,方便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智力強項與弱項,有助于師生將評價與教育、教學融合在一起,與課程和學生的發(fā)展保持一致,提高了評價效度。在地理項目學習中運用檔案袋評價可以多角度評價學生的努力,創(chuàng)造條件享受成功喜悅。一方面可以指導學生不斷改進學習,另一方面也促進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
總而言之,新課程評價方式的變化,打破考試為主的原有評價體系的局限性。因為地理學習是一個過程,很多學生對于書本知識似乎知道,但又說不清楚,這時通過實地的調查、資料的收集與分析、動手實踐就讓書面知識通過形象、直觀的模型、試驗、圖片等多種方法進行演示、講解,從理論上加以說明,把抽象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具體化。運用多元智力檔案袋評價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對學生發(fā)展的積極作用是非常明顯的,學生在相互交流不斷反思中最終成長為一位自主學習者。
參考文獻:
[1]夏惠賢.多元智力理論與個性化教學[M].上海:上??萍冀逃?/p>
版社,2003.
[2]楊潔.多元智力理論視野下的項目學習[D].上海師范大學,2004.
[3](美)David Lazear 著.繆胤 譯.智慧的課程——利用多元智力
發(fā)揮學生的全部潛力[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3.
(浙江省永康市成人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