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登萍
(瀘州醫(yī)學院 外語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試析2013年12月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改革
林登萍
(瀘州醫(yī)學院 外語學院,四川 瀘州 646000)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的方法,以2013年12月真題為例,對改革后的大學英語四、六級翻譯題型進行研究,得出漢譯英段落翻譯是新四、六級考試的重點和難點,導出考生應在全面了解翻譯新題型的基礎上,針對樣題和真題對范文進行分類總結(jié),重點夯實英語語法功底以全面?zhèn)鋺?zhàn)新四、六級的段落翻譯。
四、六級;漢譯英;段落翻譯;語法
全國四、六級考試是我國規(guī)模最大的英語考試,自1987年開始實施以來,主要歷經(jīng)四次變革——2005年改革:滿分710分,取消合格證書;2007年改革:只接受在校生報名;2012年改革:同一考場實行“多題多卷”;自 2013年12月14日起,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將對四、六級考試的試卷結(jié)構(gòu)和測試題型作局部調(diào)整。調(diào)整后,四級和六級的試卷結(jié)構(gòu)、測試內(nèi)容、測試題型、分值比例和考試時間如下表所示:
?
8月14日,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發(fā)布,自2013年12月考次起,局部調(diào)整四、六級考試的試卷結(jié)構(gòu)和測試題型,完形填空取消,翻譯比例明顯加重,聽力部分的復合式聽寫變?yōu)閱卧~及詞組聽寫,原來的快速理解變?yōu)檫x詞填空,并且增加了長篇閱讀匹配題,考試時間也增加了10分鐘,由原來的120分鐘變?yōu)?30分鐘。此次變革主要由三種新題型構(gòu)成:單詞及詞組聽寫、長篇閱讀和段落翻譯。其中,變化最大也是最難的漢譯英段落翻譯部分旨在考察學生對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是新四、六級備考中不可忽視的一個環(huán)節(jié)。
(一)翻譯題型調(diào)整
2012年英語四、六級已經(jīng)進行過一次“多題多卷”改革,主要為了防止學生作弊,今年這次改革意在推動學生更加重視英語的實用能力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在翻譯部分,原四、六級單句漢譯英調(diào)整為段落漢譯英,分值提高到了 15分。翻譯內(nèi)容涉及中國的歷史、文化、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等方面問題。四級長度為140~160個漢字;六級長度為180~200個漢字。改革前的補全句子主要考察詞匯的掌握情況,因此許多考生在準備四、六級的過程中片面追求詞匯量,從而導致語法知識的欠缺,只能看不能寫。然而,改革后的段落翻譯更側(cè)重于考生的語法功底,也就是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對于那些死學英語、不重視運用的學生而言無疑是一個較大的挑戰(zhàn)。
(二)翻譯評分標準
翻譯題滿分為15分,成績分為六個檔次:13~15分、10~12分、7~9分、4~6分、1~3分和0分。各檔次的評分標準見下表:
?
不同于英譯漢的靈活性,四、六級翻譯考的漢譯英主要為介紹類文章,較有規(guī)律可循。結(jié)合2013年12月全國大學四、六級考試的翻譯試題,不難發(fā)現(xiàn)以下特點:
首先,翻譯內(nèi)容多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相關。比如四級真題中除“信息技術(shù)”以外,翻譯原文有“中餐”、“茶文化”和“中國結(jié)”;六級真題中的翻譯原文有“絲綢之路”、“四大發(fā)明”、“中秋節(jié)”以及“中國園林”,其中出現(xiàn)的許多的詞匯短語,如:帝王、茶館、瑰寶、祈求好運、辟邪、造紙、火藥、指南針、印刷術(shù)、瓷器、月餅、福、壽、和、皇室成員、山水畫卷、微縮景觀、假山等等都與中國文化傳統(tǒng)息息相關,并且這些詞語大多數(shù)都有自己固定的翻譯方法,需要考生在平時多加積累才不至于在考場上焦頭爛額。
其次,翻譯內(nèi)容與結(jié)構(gòu)重復出現(xiàn)。漢譯英介紹類文章總會反復出現(xiàn)一些相同的內(nèi)容和類似的結(jié)構(gòu),比如四級真題中出現(xiàn):“在中國,烹飪不僅被視為……,也被視為……,在中國各地……”(中餐)、“一部分人認為……學生就應該……,另一部分人認為……中國就應該……”(信息技術(shù))、“西方人會選……中國人則會選……”(茶文化)、“在古代用于……現(xiàn)在主要用于……”(中國結(jié));六級真題中也出現(xiàn)類似的句型結(jié)構(gòu):“絲綢之路是……的航線…,絲綢之路是……的貿(mào)易”(絲綢之路)、“對國家……對世界……”(四大發(fā)明)、“被列為……被定為……被視為……”(中秋節(jié))、“為……而建造的大型花園,為……而建造的私家花園”(中國園林)。建議考生多積累相同句式的模板進行背誦記憶。
(一)重視樣題、真題
無論什么考試,誰更熟悉題型和解題方法誰就能拿高分,對于新四、六級的備考來講也是一樣,分析總結(jié)樣題是了解新題型的關鍵。以改革后的四、六級樣題為例,四、六級翻譯部分分別考查了中國的剪紙文化和傳統(tǒng)節(jié)日春節(jié)這類話題,假如2013年12月次的考生在考前研究了范文,歸納總結(jié)了范文中出現(xiàn)的關鍵句型,還分析出改革后的首次試題多半與樣題相似,翻譯題可能會考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相關的話題,那么可想而知他在12月的四、六級考試中必定能夠做到游刃有余;對于今后備考新四、六級的考生而言,真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真題中出現(xiàn)的單詞、句型、結(jié)構(gòu)、類型都與考綱緊密相連,認真研讀真題而非盲目地做模擬題,會讓自己在備考過程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側(cè)重夯實語法功底
建議考生以注重句型結(jié)構(gòu)和語法知識代替片面追求詞匯量的備考方式,對句法當中的復合句和特殊句式,特別是歷年考察過的特殊詞匯表達,以及虛擬語氣、名詞性從句、定語從句等高頻句型知識點進行梳理,將有助于翻譯答題。北京新東方四、六級翻譯教師盧根指出,翻譯題一般就考從句和非謂語動詞。從句和非謂語動詞必須看明白、看懂才可能拿高分,所以要看重語法的學習。
(三)掌握中國特色詞匯
無論聽力、閱讀還是翻譯,單詞都是硬道理,用什么記憶方法不是重點,關鍵是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的多次反復記憶,切勿指望以啃單詞書的形式記憶單詞,而應通過反復做真題,揣摩出題思路、體會詞語在實際中的用法,通過做題加深對單詞的理解記憶。中國歷史、文化等題目已被明確納入翻譯題型,因此對于考生的詞匯掌握能力也有了更高的要求。針對翻譯題型,建議考生對中國特色詞匯,如傳統(tǒng)節(jié)日、歷史事件、經(jīng)濟文化、旅游活動、社會發(fā)展等方面進行梳理記憶。經(jīng)常瀏覽China Daily的報紙或網(wǎng)站上涉及中國特色、日常生活的詞組和短語,抑或是訪問較有人氣的英語學習網(wǎng)站,比如滬江英語、可可英語等進行單詞學習,再者考生可從各大口筆譯翻譯教材,例如《上海中高級口譯教程》中查閱到有關中國歷史、文化、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等問題的地道英文表達,同時學習到中英文切換的基本規(guī)則,這樣對新四、六級翻譯備考以及今后的英語學習都有裨益。
[1]王允曦.大學英語四、六級改革后的英語教學[J].考試周刊,2013,(60):9.
[2]劉秀麗.如何應對四六級考試新題型[J].科技視界,2013.126,166.
[3]李凌.英語四六級從“應試”回歸“應用”[N].2013-8-27,(2).
[4]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委員會.關于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題型調(diào)整的說明 [Z/OL].(2013-08-14)[2014-02-24].http://www.cet. edu.cn/slj.htm.
[5]王泉.大學英語六級改革后“得翻譯者,得六級”[Z/OL].(2013-11-21)[2014-02-24]http://edu.qq.com/a/20131121/012335.htm.
[6]北京新東方.揭秘英語六級改革翻譯評分標準[Z/OL].(2014-01-27) [2014 -02 -24]http://www.233.com/cet6/chengji/20140127/ 093622775.html.
[7]駱莉.新四六級翻譯三大顯著特點,考生復習需靈活掌握[Z/OL].(2014-01-14)[2014-02-24]http://cet4-6.xdf.cn/201401/9884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