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偉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4)05-000-01
摘 要 體育俱樂部是我院體育教學形式改革的必然趨勢,經(jīng)驗不足是目前比較突出的問題,不僅學生沒有經(jīng)驗,體育教師在開展工作時也經(jīng)常遇到棘手問題。體育運動(俱樂部活動)從福利體制轉向生活消費體制的過程中,教師、學生均有一個適應過程。福利體制下的課外體育活動必將走向消亡,必將為科學、合理、有效的、有償消費的俱樂部取而代之,俱樂部走向繁榮是時代發(fā)展的必然選擇。吸引大多數(shù)學生參加體育俱樂部,將對我院的體育教學改革將起到積極的、劃時代的推進作用。
關鍵詞 體育俱樂部 教學改革 發(fā)展
目前,我院體育教學的方式一直是以“達標制”形式進行,即每個學生必須在規(guī)定的項目上達到一定的標準,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沒有全面地考慮到不同類型學生的身體條件,無形中也限制了很多同學根據(jù)自身愛好選擇性學習的權利。同時,新興體育運動項目又激發(fā)了大學生的體育需求,而我院體育又無法滿足這種需求。
發(fā)達國家開設滿足大學生體育需求的各種各樣俱樂部,使體育運動具有充分的靈活性和趣味性,俱樂部也具有獨立運行的機制。蘭州大學體育教研部教師田立佑建議,體育俱樂部應成為高校體育主陣地。
一、目前存在的兩種俱樂部形式
說到大學的俱樂部,大部分人的印象應該是一群有相同愛好的學生以這個愛好為主題自發(fā)形成的一個團體。像這樣非體育類的俱樂部通稱為“社團”。在這樣的社團下,同學們可以自愿加入并且參與活動。一般由院團委學生會體育部總體負責。
但就“體育俱樂部”這個概念而言,體育俱樂部卻不同于其他社團,而是以兩種類型的方式存在。一種是課堂的方式,也就是同學們俗稱的各類體育課;而另一種便是由學生自發(fā)形成的類似“社團”的體育俱樂部。這兩種方式的體育俱樂部都是學生了解和參與各類體育活動的良好平臺。
(一)“課堂俱樂部”開創(chuàng)新模式
為了讓同學能夠更好地展現(xiàn)自身的優(yōu)勢,同時給予同學更多的選擇權,我院于上世紀90年代末進行了一系列的體育教育改革。在這其中,不僅所開展的體育教學項目增多了,同學還可以自由選擇喜愛的體育項目作為自己的體育必修課。這種項目類“俱樂部”制的體育教學方式是選項課與選修課的結合體,任何同學都能夠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一項運動。
(二)“社團俱樂部”提供大平臺
雖然課堂俱樂部開創(chuàng)了一種新的體育教學模式,不過體育作為一門公共必修課僅限于大一、大二,并且每個星期只有一節(jié)課。如果僅僅局限于課堂,那將遠遠不能滿足很多熱愛體育運動的同學。因此,對于某項運動有足夠熱情的同學就會走到一起,以學生自發(fā)的方式組成一個專項的體育俱樂部,便形成了類似“社團”的體育俱樂部。
這樣的俱樂部不同于課堂,它是一個完全由學生自己策劃,自己管理的組織,并且完全是由學生本人自愿加入?!吧鐖F”類體育俱樂部的存在,彌補了體育課堂時間較少的缺憾,并且也不會發(fā)生有時因選不上自己最喜愛的體育課而退而求其次的情況,因為這樣的俱樂部對會員人數(shù)沒有限制,學生完全可以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運動來加入其中。有了這樣一個平臺,學生便可以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愛好,同時有了更多的時間來提高和進步。
“社團”類的俱樂部之所以受到同學的歡迎,在老師看來最大的原因是在俱樂部里參與體育活動,純粹是同學之間的交流。一方面,同學之間的交流會更有親和力;另外,參與到這個集體中的人,不但可以達到鍛煉的目的,也能在此結交到許多有相同愛好的朋友。
二、兩種方式的相互作用
(一)運用俱樂部模式體育課教學模式的特點是在低年級開設專項體育部,在高年級以體育教學俱樂部的形式進行教育,學生的學習自由度擴大,調(diào)動了他們的積極性。
(二)充分展現(xiàn)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俱樂部模式體育教學的開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的主體意識重在掌握學習的主動權,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為實現(xiàn)自我的發(fā)展,而積極主動地參加體育學習和體育鍛煉。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重視學生的合理要求,讓學生學會自己選擇、自主練習和自我評價,從中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的滿足,引導學生加強體育意識,養(yǎng)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三)改進體育教學系統(tǒng)。教學是一個系統(tǒng),由教師、學生、課程和條件(環(huán)境)四要素構成。在不同的條件下,各要素可有多種多樣的組合,形成多樣化的格局。通過改進教學系統(tǒng)的不同格局,在學院里形成了多種模式體育教學。
(四)完善體育教學管理與評估模式。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深化基于“雙閉環(huán)控制”原理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關于體育文化建設的研究,完善體育教育教學質量保障體系的組織和管理制度建設,形成以體育教師課堂教學為內(nèi)環(huán),參與課外體育俱樂部活動及運動隊訓練為外環(huán),反饋與監(jiān)控體育教育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相結合的有效的運行機制,對體育教學文件管理、教學組織實施、教學效果評估、課外體育活動信息反饋等進行全過程、全方位的質量監(jiān)督和調(diào)控,從而促進體育教學工作的不斷改進,保障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順利實施,從而促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大力發(fā)展。
三、結論
體育俱樂部的優(yōu)勢在于,可以打破原有系別、班級制,重新組合上課,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努力倡導開放式、探究式教學,努力拓展體育課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應具有自主選擇課程內(nèi)容,自主選擇任課教師,自主選擇上課時間的自由度,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氛圍。
俱樂部教學模式是我院體育教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它將給我院體育教學帶來深刻的變化。此模式更能促進學生利用體育來減輕專業(yè)學習壓力,調(diào)節(jié)心理失衡,從事娛樂、消遣體育,特別是對反映時代特征的熱點項目的積極參與,將大大地活躍了整個校園體育文化活動的開展,必將極大地促進我院體育教育教學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