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盛桐
這并不是一次單純意義上的旅游,更像是一種挑戰(zhàn)和證明,“普京大隊”和“在野黨”的成員們是來穿越沙漠的。這次,挑戰(zhàn)穿越的是庫布齊沙漠。庫布齊是中國第七大沙漠,也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它像一條黃龍橫臥在鄂爾多斯高原北部,橫跨內(nèi)蒙古三旗。
“庫布齊”在蒙古語中意為“弓上的弦”,因為它處在黃河下像一根掛在黃河上的弦。庫布齊沙漠位于鄂爾多斯高原脊線的北部,它的西、北、東三面均以黃河為界,地勢南部高,北部低,總面積約145萬公頃,流動沙丘約占61%,形態(tài)以沙丘鏈和格狀沙丘為主。氣候類型屬于溫帶干旱、半干旱區(qū)。
選擇穿越庫布齊沙漠,一是因為距離北京較近,二是因為“在野黨”的車友們擔(dān)任了本次穿越的向?qū)?,他們擁有豐富的越野經(jīng)驗并且非常熱心,這讓大家感覺很安心。
“路易路易,你到哪兒了”,“我們已經(jīng)上八高(原八達嶺高速)了”,“抄收抄收”……
我坐在普拉多車隊隊長‘潛伏的車上,一路聽著無線電中大家集結(jié)的消息,有一種奔赴戰(zhàn)場的感覺。隊長說這是他們車友會第一次組織沙漠穿越,這里說的穿越可不是徒步穿越,而是駕駛普拉多進入沙漠。對于車隊里所有的人來說,駕駛汽車穿越沙漠還都是第一次,出發(fā)前大家做了很多準備工作,更換越野輪胎,更改避振和懸掛,這些都是穿越沙漠前必須要做的功課。
北京到庫布齊沙漠路程全長730余公里,可“普京大隊”的隊友們并不會感到無聊,車內(nèi)的無線電通信設(shè)備不僅能使隊友互通路況信息,也是漫長路上大家聊天交流的必要設(shè)備。當然,我也是從這個設(shè)備里初次認識了大家:‘潛伏,這是和我一個車的“普京大隊”隊長;‘單行,車隊里的攝影高手,Gatty簽約攝影師;‘路易和‘老萬則是車友會的兩位元老;‘格格來自天津幾乎每次活動必到的鐵桿隊友;‘西米和‘老飛也是隊中的攝影高手;‘騎士最近新加入“普京大隊”的好哥們;‘石頭則是帶著兩個可愛女兒的幸福老爸。此次一共集結(jié)了13輛豐田普拉多,在高速公路上這個整齊的車隊形成了公路上最美的風(fēng)景線。
經(jīng)過8個多小時的車程,車隊順利到達距離庫布齊沙漠很近的酒店入住。晚餐期間,“在野黨”的越野兄弟:九哥、夏洛克、六子和美女左左為明天普京大隊的第一次穿越進行了培訓(xùn)。大家都相當期待明天的沙漠穿越!
終于在期待中到了第二天的清晨,八點半隊友們準時來到庫布齊沙漠。穿越沙漠不僅需要勇氣,同時要具備很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專業(yè)知識,進入沙漠前,“在野黨”的兄弟在對“普京大隊”的隊員進行進入沙漠前的專業(yè)培訓(xùn):所有人已在今天出發(fā)前加滿了油(在沙漠中穿越一定要保證進入沙漠前油箱是滿的);沙丘非常高,要在進入沙漠前在每輛車上插好高高的隊旗,防止距離過遠找不到隊友;最后一步也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步,每輛車在決定進入沙漠前一定要把輪胎放氣,這里的放氣可不是“放棄”哦。對于已經(jīng)換過越野輪胎的普拉多來說,進入沙漠要將前輪、后輪分別放氣放到0.8和1.0左右,這樣才能保證車輛在沙漠中可以正常行駛。
做好了一切充分準備,“在野黨”帶領(lǐng)著“普京大隊”進入了庫布齊。剛剛進入沙漠就感受到了沙子的松軟,坐在車里感覺車像行進在柔軟的海綿里,不過上坡的時候,能感覺到普拉多強大的四驅(qū)越野能力。
十余輛車在初進沙漠時還可以保持一定的隊形,而當遇到沙丘時,整個隊伍就被這個看似“渺小“的敵人擊散了。有一句老話說”緊走沙子慢走水“,這個道理只有在真正遇到沙子的時候才能得到特別真切的體驗,車輛在遇到沙子的時候如果慢開,輪胎特別容易打滑,迅速通過就不會遇到這種問題。
在“在野黨”九哥的帶領(lǐng)下,“普京大隊”匯集到了沙漠里的幾個沙丘旁,這些沙丘形成了中間凹陷,四邊高起的地形,汽車要想從凹陷的地方過去想必是不可能的。九哥啟動了自己的車,給大家做了“刷鍋”的示范(刷鍋:在沙漠里、遇到沙梁,沙丘時,像刷鍋一樣,旋轉(zhuǎn)、斜面通過,降低坡度,獲得最大的扭矩。)。九哥將油門踩到底,從對面的沙丘一氣呵成畫了個圓,從沙丘的梁上“刷”了過來,精彩的表演讓在場的車友們歡呼不絕。刷鍋不僅需要的是汽車的動力,更對駕駛者的技術(shù)有特別高的要求。當然,還要有膽量?!捌站┐箨牎钡耐瑢W(xué)們看完九哥的表演,頓時按耐不住了,都想來試試身手。隊長潛伏的刷鍋贏得了車友們的歡呼,格格還有其他幾位隊員也都非常完美的完成此次沙漠之行第一個高難度動作,大家信心倍增,繼續(xù)向沙漠深處邁進。
4月的庫布齊沙漠風(fēng)非常大,隨著普拉多車隊深入沙漠,高沙區(qū)的沙子也變得非常松軟,開車的危險性也就增大了。車隊通過沙丘的頂端時,隊長潛伏的車陷在了那里,隊友全部下車幫著隊長脫困。騎士拿著鐵鏟奮力挖著車輪下的沙子,大家齊心協(xié)力推車,隊長潛伏在車內(nèi)打著火踩下油門,終于脫困了,這個過程大約持續(xù)了20分鐘。
午飯后“在野黨”的兄弟們準備向著更遠的地方邁進,“ 普京大隊”的車友們經(jīng)過一上午的刷鍋和脫困已經(jīng)有些筋疲力盡,決定開始返回公路。第一天的沙漠穿越告一段落。
再次來到沙漠,是本次出行的第三天,9點鐘所有隊員準時到達了庫布齊沙漠入口?!鞍l(fā)雜志啦”,隨著小編的一句話,大家很有秩序拿到了《汽車之友》雜志。攝影師單行指揮大家把車停好,以前都是人擺Pose,來到沙漠,我們普拉多車隊的車自然成了焦點,13輛普拉多越野車加上九哥、左左他們的“在野黨”越野車圍在一起擺了個大Pose!別說,這些車停在沙漠里還真顯得特別的霸氣!
大合影結(jié)束后,“在野黨”的兄弟們暫時告別了“普京大隊”的隊友,向著沙漠前方50公里以外的公路前去?!捌站┐箨牎钡能囉褌兘裉斓纳衬羞@才真正上演,車友們駕駛普拉多在一次又一次入困和脫困中到達了比昨天更遠的地方。經(jīng)驗也是從一次次脫困中汲取來的。
回想起兩天在沙漠里穿越的經(jīng)歷,大家都認為在沙漠中最害怕的就是沖上坡后一霎那只能看到天空看不到地面的感覺,而這時最應(yīng)該做的就是加油,如果一旦害怕松開油門,很可能發(fā)生翻車。
當然,在沙漠穿越中最最應(yīng)該感謝的是支持車主們的夫人們,有了她們的支持,車主們才有了勇氣繼續(xù)前行。同時,也感謝她們偉大的付出,在每次沙漠中無路可走的時候,都是夫人們徒步走出一條安全的路徑供普拉多通過。
這一路,普拉多車友們、“在野黨”兄弟們、夫人們,一個都不能少。
最后一天從庫布齊返回北京,“普京大隊”決定不走尋常路。大家從懷來下高速,反穿一線天,這里的景色非常美,當然崎嶇的路況也沒有讓我對越野能手普拉多失望,強大的四驅(qū)系統(tǒng)在此起彼伏的連環(huán)胳膊肘彎兒及上下坡時,表現(xiàn)的相當出色。
細心的讀者可能發(fā)現(xiàn),我依然沿用了DAY 1的標題“在路上”,這出自凱魯亞克的那本《在路上》。之所以想用這個名字作為標題,并不是說普拉多車友們像書中主人公一樣代表美國垮掉的一代,反而我從他們身上看到他們是這個社會的中流砥柱,并且他們重新定義了“在路上”。
經(jīng)歷了沙漠被困,發(fā)現(xiàn)時間是那么漫長,朦朧中卻有覺得這四天仿佛轉(zhuǎn)眼即逝,“普京大隊”的兄弟們,希望你們能一直在路上。
1.改裝:去沙漠前,一定要將自己的車進行改裝。
2.隊旗:進入沙漠前,要備好隊旗,防止在沙漠中走失。
3.放氣:沙漠中的沙子非常軟,輪胎氣壓過高不利于在沙漠中行駛,并會對汽車造成一定傷害。
4.加滿油:沙漠中行車是非常費油的,每次進入沙漠前,一定要確認好油箱是滿的,杜絕困在沙漠這種危險情況發(fā)生。
5.裝備:戶外防風(fēng)衣、戶外紗巾、充足的水和食物。
6.沙漠車輛脫困用品:鏟子、沙板、繩子等。
7.線路:北京-庫布齊,4天,13輛豐田普拉多,往返全程1460余公里。
“普京大隊”:
它是豐田普拉多車友會車隊的名字,由普拉多車友們自行組織起來,到目前為止已經(jīng)有200余位車友會員。他們因愛車、愛旅游相聚在一起,經(jīng)常一起開車出游,小到每周一聚郊外吃飯、聊天,大到年底召開“普京大隊”年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