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廣才
(揚州科技學院 經濟貿易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9)
高職教育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與應用的思考
——以M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
柏廣才
(揚州科技學院 經濟貿易學院,江蘇 揚州 225009)
高等教育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存在評價目的不明確、指標內涵不嚴謹、指標設計不科學、資料統(tǒng)計體系不完善等突出問題。構建高等職業(yè)教育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要遵循科學性、可比性、可操作性、動態(tài)完善等原則。以M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介紹高等職業(yè)教育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應用。
高職教育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應用
職業(yè)技術教育是現代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工業(yè)化和生產社會化、現代化的重要支柱。進入21世紀,我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日益深化,高等職業(yè)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占據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等職業(yè)教育在經歷了外延擴張和內涵發(fā)展的階段后,對教育經費的需求激增,龐大的經費需求與有限教育資源供給的矛盾十分突出。為優(yōu)化高等職業(yè)教育的資源配置,加快高等職業(yè)教育事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建立高等職業(yè)教育的績效評價制度是必然的選擇,而績效評價制度的關鍵是要構建符合評價目的和與評價對象一致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我國財政理論界從20世紀80年代才開始對財政支出效益問題進行研究和探討。20世紀90年代,隨著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我國逐步建立了財政收入穩(wěn)定增長機制。但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我國財政支出缺乏有效的管理機制,“重收輕支”的現象仍然存在。為進一步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2001年我國提出了建立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制度的要求。根據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制度的要求,結合教育財政支出的特點,2003年財政部制定了《中央級教科文部門項目績效考評管理試行辦法》,2004年財政部科研所“公共教育資源配置效率研究”課題正式立項,同時在廣東省開展建立高校財政績效評估體系工作。2005年,江蘇省哲學社科規(guī)劃辦將“政府教育支出績效評估”立項,組織開展課題研究,同時,江蘇省財政廳組織有關學者制定了江蘇省高等教育支出績效評估方案。
綜觀近十年來的研究成果,發(fā)現以下特點:以本科院校為研究對象、對普通本科教育支出績效評價的研究較多,但研究內容不夠全面;明確了績效評價的政策導向和必要性,但尚未建立完善的評價制度與規(guī)范;注重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但忽視了計算評價指標所需數據的獲取問題;注重評價指標實際值的計算,但缺少對計算結果的分析和應用;注重對評價指標與評價程序的理論性探討,但缺乏對操作層面的實施方案的設計,等等。
第一,體系不能明確反映績效評價的目的??冃гu價指標的構建應該能夠明確反映績效評價的目的。對教育支出進行績效評價,既是為了對以前支出的過程和結果做出評定,又是為政府今后安排財政資金提供依據,以目標為導向分配財政資源,從而落實委托代理的責任。大多數研究中所構建的績效評價指標對績效評價的目的并不明確。
第二,績效評價指標內涵不嚴謹。許多高等教育支出績效評價的研究,對評價指標的內涵沒有給予明晰的界定。如把社會力量辦學經費、集資、銀行貸款作為高等教育總投入指標,把教學質量作為教學產出指標,將科研基地建設作為科研績效指標,把凈存款、總支出、墊付資金總額、校產長期負債總額作為發(fā)展?jié)摿χ笜耍旬厴I(yè)生合格率、研究生考取率等作為財政資金利用效率指標,等等。
第三,績效評價指標設計不科學。已有的研究對績效評價指標的設計沒有考慮到評價對象的實際,大多采用總量指標。而總量指標的使用是有一定限制條件的,它的前提是評價對象在發(fā)展歷史、規(guī)模、辦學方向、隸屬關系等方面一致,否則,總量指標就會失去評價意義。
第四,績效評價所需資料的統(tǒng)計體系不完善。由于績效評價指標內涵不明晰、指標設計不科學等原因,許多指標在理論上可行,但實踐中不便應用,因為很難采集到相關數據。在目前的財政實踐中,績效評價所需要的數據資料基本上是由各學校自行填報的,或來自于各高校每年的教育統(tǒng)計年報,數據的主觀性強,給評價工作帶來較大的困難,不能保證評價結果的公正性。
結合高等職業(yè)教育支出的特點,高職教育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應遵循以下原則:
一是科學性原則??冃гu價質量的高低關鍵取決于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設計是否科學??冃гu價指標構建的科學性是指設計的評價指標能夠反映績效評價的目的,結合評價對象的特點,能反映評價主體的真實意圖,為國家或地方政府制訂宏觀的政策提供科學的依據。通過績效評價,能夠得出科學合理、真實客觀的評價結論。
二是可比性原則。高職教育績效評價是通過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高職教育支出的經濟性、效益性和效果性進行客觀的評價,因此,設計評價指標要能夠充分利用符合國家會計準則要求的會計資料,結合統(tǒng)一規(guī)范的統(tǒng)計資料和業(yè)務資料,必須充分考慮指標之間的可比性。同時將評價結果在學校之間、指標之間進行比較,充分反映各校財政教育資源的使用情況。
三是可操作性原則。評價指標要明確易懂,內涵界定清楚,便于理解和填報。所有評價指標使用的數據均可在現有的財務報表和學校基本統(tǒng)計表中獲取,以這些可驗證的資料為基礎,才能使評價客觀公正。另外,設計評價指標還要考慮現實可能性,不要選用數據獲取難度較大的指標。如在校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畢業(yè)生的對口就業(yè)率、學校培訓的人數等,雖然這些指標都能從不同方面反映教育支出的績效,但受到條件限制,這些指標在實際工作中很難取得。
四是動態(tài)完善原則。高職教育支出績效評價指標在設計上應按動態(tài)原則,充分考慮績效評價對象的發(fā)展趨勢,盡可能排除偶然性因素的影響,有利于對評價指標進行修訂和完善,更客觀地反映高等職業(yè)教育支出績效的總體水平。
高職教育支出績效評價指標應該包括:教育投入績效、教育產出績效、發(fā)展?jié)摿冃Ш徒逃Ч冃У?個方面共16個指標。
教育投入績效指標(M1),包括生均財政經費(M11)、生均專項撥款(M12)、生均教育事業(yè)收入(M13)等3個指標。教育產出績效指標(M2),包括萬元財政收入培養(yǎng)的學生數(M21)、萬元教育事業(yè)收入培養(yǎng)的學生數(M22)、師生比(M23)、專任教師占全體教職工比例(M24)、生均事業(yè)支出(M25)等5個指標。發(fā)展?jié)摿冃е笜耍∕3),包括生均儀器設備值(M31)、生均建筑面積(M32)、生均固定資產總值(M33)、生均藏書量(M34)、資產負債率(M35)、資本保值增值率(M36)等6個指標。教育效果績效指標(M4),包括就業(yè)率(M41)和一次就業(yè)率(M42)兩個指標。
(一)確定績效評價的對象
績效評價主要是為了解決校際財政資源占有不公的問題,因此,一定地區(qū)內的所有高職院校應視為這一地區(qū)高職教育支出績效評價的總體,被評價的學校是高職教育支出績效評價的個體。
(二)做好績效評價的準備工作
根據績效評價的需要,作為績效評價主體的財政部門應組建由財政部門相關人員、有關專家、被評高職院校財務負責人組成的績效評價小組。同時設計相關統(tǒng)計表格,收集本地區(qū)高職院??冃гu價過程中所需要的財務、統(tǒng)計及其他數據資料。以M職業(yè)技術學院為例,相關數據見表1。
(三)確定績效評價標準
根據統(tǒng)計表中的各相關院?;厩闆r的數據,整理并計算出各院??冃гu價指標單項指標的實際值。以27所院校的實際數據為樣本,運用數理統(tǒng)計方法計算出高職教育支出績效評價的評價標準(見表2)。
標準值的計算采用遞進平均法:首先,計算所有測算指標樣本數據的平均值,將其作為評價標準的“平均值”;其次,在所有樣本數據中,篩選出大于“平均值”的樣本數據,計算出這些樣本數據的平均值,作為評價標準的“良好值”;最后,對樣本數據進一步篩選,選出測算指標大于“良好值”的樣本數據,計算出平均值,作為評價標準的“優(yōu)秀值”。同理,計算出評價標準值的“較低值”和“較差值”。按照上述方法,可以計算出某省高職教育支出績效評價指標的評價標準值。
(四)計算M職業(yè)技術學院的績效評分
采用功效系數法計算各高職院校的績效評分(見表3)。
表2 M職業(yè)技術學院績效評價指標實際值及評價標準
表3 M職業(yè)技術學院績效評分表
計算分為兩步。第一步:以各高職院校單項指標的實際值為依據,采用功效系數法進行無量綱化處理,我們選擇各指標的“優(yōu)秀值”為“指標滿意值”,選擇“較差值”為“指標不允許值”,計算出單項指標的分數。公式如下:
某項指標分數=60+(指標實際值-指標不允許值)÷(指標滿意值-指標不允許值)×40
第二步:根據專家調查法確定每個指標的權重,計算出該高職院校的績效分數,以此作為確定財政經費(專項經費)的依據。公式如下:
某院校的綜合分數=∑(某項指標的分數×該指標的權重)
績效總分的高低能夠反映各院校綜合績效的好壞和財政資金使用綜合效率的高低。各級財政部門應根據每個院校的綜合得分來分配財政資金,配置財政資源。
進行高等職業(yè)教育支出績效評價目的是促使學校提高教育效能。而要實現上述目的,就必須將評價結果與政府預算撥款聯(lián)系起來,也就是說,根據學??冃降母叩蛠頉Q定學校可以獲得政府財政經費的多少。由于政府預算撥款與評價結果相關,學校要想得到更多的政府撥款,就必須千方百計地提高各自的指標水平,這樣,績效評價指標的選擇就可以體現政府的政策意圖。
[1]彭宇飛,陳俊生.高等學校教育支出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構建[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2,(5):150,156.
[2]詹儒章.高等學校實行教育經費績效評價的研究[J].科技和產業(yè),2008,(4):83-85.
[3]項華錄,董麗丹,徐珊珊,等.高校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教育財會研究,2007,(2):16-18.
[4]許李潔.高等院??冃гu價指標體系構建的思路[J].時代經貿,2006,(10):48-51.
[5]課題組.北京市高等教育支出績效評價研究[J].財政研究,2005,(12):42-46.
[責任編輯:王東霞]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nditure:In a Case of M Vocational College
BAI Guang-cai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Trade,Y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Yangzhou 225009,Jiangsu,China)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expenditure exist the prominent problems of unclear evaluation purpose,less rigorous connotation of index,unscientific index design and imperfect statistics system.The construction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must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scientific nature,comparability,operability and dynamic perfection.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applic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nditure in the case of M Vocational Colleg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expenditure;performance evaluation;index system;construction;application
G710
A
1672-2604(2014)03-0025-04
2013-11-09
江蘇省教育廳2011年度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江蘇省高職教育財政支出績效評價體制創(chuàng)新研究”(2011SJD630038)
柏廣才(1964—),男,揚州科技學院(籌)經濟貿易學院教授、高級農經師、會計師,碩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