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婷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老年神經科 江蘇 南京 210029
知信行模式在老年患者藥療安全中的應用
羅婷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老年神經科 江蘇 南京 210029
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記憶力減退,學習新事物的能力下降,對藥物的治療目的,服藥時間,服藥方法常不能正確理解,影響用藥安全和藥物治療的效果。此外,老年人常同時患有多種疾病,治療中應用藥物品種較多,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的機率增高。因此,保證老年人的藥療安全是護理人員的一項重要任務。"知信行"模式(knowledge,attitude,belief,practice,kabp)是改變人類健康行為的模式之一,它將人類行為的改變分為獲取知識,產生信念及形成行為3個連續(xù)過程。它是目前較為成熟的健康促進行為改變模式[1]。本文以知信行模式為基礎對老年患者藥療安全進行護理干預,取得良好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3月~2013年9月,與本病區(qū)58例老年患者為研究對象①納入標準為年齡60~90歲,進行藥物治療,能用語言與調查者溝通,認知正常②排除精神疾病者和不愿參加本次研究者,符合標準的患者共58例,且知情同意。男42例女16例 年齡63~86歲,平均76.9歲,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4例,大專11例,中專和高中23例,初中及小學10例,口服1~5種藥物者7例。6~10種藥物者28例,10種藥物以上者23例,腦梗18例,肺部感染12例,帕金森6例,腦動脈供血不足7例,眩暈7例,患者在年齡、性別、疾病、文化水平、用藥種類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除常規(guī)治療和護理外,運用知信型模型,完成"知識一主體某種特征(相信)一行動動力一行動"這一鏈條。根據這一鏈條4個轉變進行干預,第一轉變?yōu)閺娜狈ο嚓P知識轉變?yōu)閾碛邢嚓P知識,第二轉變?yōu)閺膿碛械南嚓P知識轉變?yōu)橄嘈艙碛械闹R,第三轉變?yōu)橄嘈艙碛械闹R轉為行動的動力,第四轉變?yōu)樾袆拥膭恿D變成具體的行動。
1.2.1.1 除違規(guī)干預措施外,結合老年患者的生理,認知特點及其他綜合因素,爭取護理干預,干預前的準備,對健康教育者即責任護士進行培訓,主要內容包括藥療安全知識講座,健康教育技巧討論,老年患者認知特點及藥療安全的重要性等。藥物不良反映,提高護士的教育能力,提高護士的工作責任心,根據和醫(yī)囑核對流程,制定藥療安全宣教流程,做到同質化管理,制作圖文并茂的藥物宣傳手冊2本,重點藥物流程,高危藥品目錄,標簽,看似、聽似藥物標簽,使各項干預措施在實施過程中更加精細化,標準化和程序化[2]。
1.2.1.2 全面評估老年患者用藥情況
(1)用藥史
包括既往和現(xiàn)在的用藥記錄,藥物的過敏史,引起副作用的藥物以及老年患者對藥物的了解情況。
(2)各老化程度,如肝、腎功能的生化指標
(3)服藥能力和作息時間,包括視力,聽力,閱讀能力,理解能力,記憶力,吞咽能力,獲取藥物的能力,發(fā)現(xiàn)不良反映的能力和作息時間心理一社會狀況包括老年患者的文化程度,飲食習慣,家庭經濟情況,對當前治療方案和護理計劃的了解,認識程度,滿意度,家庭的支持情況,對藥物有無依賴、期望、恐懼的心理采取多種形式及加強對患者及陪護的健康教育[3]。加強老年患者用藥的解釋工作,每周三下午利用1小時的時間,責任護士以老年患者能夠接受的方式,向其及陪護解釋藥物的種類、名稱、用藥方式、藥物計量、藥物作用、不良反映。每日將患者所用藥物打印出來,以書面的方式,用醒目的顏色表明用藥的注意事項,反復強調正確服藥的方法和意義
(4)鼓勵老年患者首選非藥物性措施,如果能以其他方式緩解癥狀的,暫時不要用藥,如失眠、便秘和疼痛等,將藥物中毒的危險性降至最低
(5)指導老年患者不隨意的購買及服用藥物,如滋補藥,保健藥,抗衰老藥和維生素等
(6)加強家屬的安全用藥知識教育使他們學會正確協(xié)助和督促老年患者用藥
(7)提高老年患者服藥依從性,護士嚴格執(zhí)行給藥操作規(guī)程,按時將造成空腹服、食前服、睡前服的藥物分別送到患者床前,并且照顧其服下。對吞咽障礙與神志不清的老年患者,我們通過給藥。對于出院的老年癡呆患者我們還開展了延伸服務,通過定期的電話追蹤,確定患者的服藥情況,并對患者陪護及家屬開展專題講座,發(fā)宣傳資料,個別宣教等創(chuàng)新教育方法。
1.3 評價方法
1.3.1 研究工具調查工具為住院老年患者對藥療安全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查問卷,問卷漢族要內容包括[4]:①年齡、性別、威化程度、病患年限等②藥療安全已知(5個條目)③藥療安全態(tài)度(3個條目),④目前的藥療安全行為(2個條目)藥療安全認知與態(tài)度條目的回答選項設計采用likert5分法,藥療安全行為按4分法設計。分別在患者入院1周及出院前1周由經過統(tǒng)一培訓的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面對面的詢問式調查。
1.3.2 統(tǒng)計分析
用spssigo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采用x2檢驗和T檢驗,檢驗水準α =0.05。
表1 干預前后藥療安全知識、態(tài)度、行為得分比較
對老年患者按知信行模式實施個體化護理干預提高了藥療護理質量,通過藥療的整體護理有效地讓患病老人熟悉所用藥物的名稱用法劑量用藥途徑及時間效療和不良反應的防治從而提高藥物療效,減少藥物不良反應,促進疾病的緩解和康復;提高臨床護理人員藥療安全??苹乃?,積極從循證的角度科學地采取預防安全措施,是今后老年患者藥療安全管理中應關注的一項重點內容。
[1]鄭振佺,霍建勛.健康教育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53-54.
[2]高其法,宋劍,丁立松.慢性病患者的支點作用與慢性病防控--基于知信行模型的觀點[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2,15(16):1858-1860.
[3]余麗君,房兆,楊春娟,等,護理干預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預防知信行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13,28(11):13-15.
[4]化前珍.老年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77-78.
R197.323
B
1009-6019(2014)11-03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