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
南京市棲霞區(qū)醫(yī)院放射科 江蘇 南京 210046
針對多排螺旋CT非增強在泌尿系結石的診斷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王東
南京市棲霞區(qū)醫(yī)院放射科 江蘇 南京 210046
目的:分析和研究多排螺旋CT非增強在泌尿系結石診斷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在我院疑問泌尿結石患者中選取66例隨機分成三組,即實驗組、對照A組與對照B組。其中實驗組采用非增強多排螺旋CT掃查,對照A組采用B超檢查,對照B組采用KUB+IVP檢查。對比三組的診斷結果。結果:經過檢查之后,實驗組有19例患者診斷為泌尿系結石,經手術或治療已得到證實;對照A組有14例患者診斷為泌尿系結石,假陽性的有1例;對照B組有12例患者診斷為泌尿系結石,假陽性的有2例。結論:經過對比分析可以得出,多排螺旋CT非增強在泌尿系結石中的診斷效果顯著,是現(xiàn)階段診斷泌尿系結石中效果較好的診斷方法。
多排螺旋CT非增強;泌尿系結石;B超;KUB+IVP
在泌尿系統(tǒng)疾病中,結石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泌尿系結石多發(fā)生在膀胱和腎臟位置,尿道結石和輸尿管結石則多數(shù)是由上部尿路所導致的[1]。在結石發(fā)作的過程中,患者會有特別劇烈的疼痛感,同時還伴有血尿現(xiàn)象,給患者帶來了巨大的痛苦。診斷泌尿系結石的傳統(tǒng)方法主要是B超、KUB以及IVP,然而這些方法往往容易因結石較小而出現(xiàn)誤診或是漏診現(xiàn)象[2]。近年來,隨著螺旋CT技術不斷的進步,為泌尿系統(tǒng)的診斷帶來了更快捷、簡便的方法,有效的降低了誤診和漏診率。現(xiàn)報告如下。
1.1 臨床一般資料
在我院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期間收治的疑問泌尿系結石患者中選取66例,其中有43例男,23例女,年齡在15歲-83歲之間,平均為49歲,所有患者均在腰腹部有絞痛感以及血尿等癥狀。將66例患者隨機分成三組,即實驗組、對照A組與對照B組,每組22例,其中實驗組采用非增強多排螺旋CT掃查,對照A組采用B超檢查,對照B組采用KUB+ IVP檢查。所有患者均是自愿參加本次研究并已被告知研究內容,符合醫(yī)學倫理學要求,而且在性別、年齡以及癥狀方面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臨床診斷方法
實驗組診斷方法:對患者采用16排螺旋CT進行掃查,其技術參數(shù)包括3毫米層厚的軟組織窗,在必要情況下可以進行2毫米的薄掃,像素設置為512×512。需要從患者膈肌下開始進行掃描,一直到恥骨聯(lián)合上方結束[3],每次進行掃查時患者均需要屏住呼吸。運用影像歸檔和通信系統(tǒng)分析和研究每位患者的CT掃查結果,測量結石的大小,并記錄橫向的最大直徑以及結石所處的位置。CT的正常值應為90-320Hu,平均值為150Hu,準確率達100%。
對照A組診斷方法:患者在進行B超檢查之前需要飲水500毫升,出現(xiàn)忍尿現(xiàn)象后再進行檢查,采用西門子彩色超聲診斷儀對患者中下腹部進行檢查,探頭頻率設置為3.5-5.0MHz,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選取俯臥位、仰臥位或是側臥位,將檢查部位充分的暴露出來,然后進行橫切、縱切和斜切等多方位的全面掃查,之后用視頻打印機將掃查圖像打印出來并存底,掃查結束后即時作出診斷報告,并對臨床醫(yī)師的進一步處理進行追蹤觀察。
對照B組診斷方法:采用KUB+IVP進行檢查,先進行KUB檢查,需要先口服瀉藥或是進行灌腸,將腸氣排盡,然后選取平臥位進行拍片。完成之后進行IVP的檢查,對患者進行造影劑的靜脈注射,造影劑通過腎臟的排泄功能隨尿液排出體外,并將尿路顯示出來。
1.3 臨床觀察指標
對比分析三組患者泌尿系結石診斷的敏感度、特異度以及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研究采用SPSS15.0統(tǒng)計學軟件包對上述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結果顯示,采用非增強螺旋CT掃查的實驗組患者中,有19例診斷為泌尿系結石;采用B超檢查的對照A組患者中,有14例診斷為泌尿系結石,其中有1例為假陽性;采用KUB+IVP檢查的對照B組患者中,有12例診斷為泌尿系結石,其中有2例為假陽性。
經過測量可以得知,所有患者的結石橫徑在5-22毫米之間,而且還均為輸尿管結石影。三組患者檢查方法相對比,實驗組中非增強螺旋CT在敏感度、特異度以及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方面均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A組和B組,P<0.05,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詳情請參見表1。
表1 三組患者檢查方法各項指標的對比(n,%)
泌尿系結石在泌尿外科中,是一種急性癥狀,當前以采用外科手術和碎石作為主要的治療方法?;颊叩哪I盞形態(tài)、方向以及集合系統(tǒng)的空間關系都因其腎臟解剖結構的個體差異性而有所不同,因此,需要在手術前對患者腎臟解剖、腎臟排泄功能以及結石的位置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這對能否順利完成治療起著關鍵性的作用。采用非增強螺旋CT對患者進行檢查,不存在禁忌癥現(xiàn)象,而且在檢查前不需要做有關腸道的準備,此種檢查方法耗費時間少,安全性較高,操作簡單方便,一般情況下,可以一次性完成泌尿系的檢查。在本次研究中,采用B超、KUB+IVP的對照A組和B組,分別有14例和12例診斷為泌尿系結石,而采用非增強多排螺旋CT進行掃查的實驗組則有19例診斷為泌尿系結石,其確診率要明顯高于前兩組。
經研究得出,以上結果是因為非增強螺旋CT有很高的分辨率,可以輕松的將與組織有細微差別的任何情況識別出來,即便是微小的結石也可以準確的檢查出來,其CT值差別要大于100Hu,所以能夠有效的區(qū)分出患者所存在的結石,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檢查的準確率。根據(jù)有關資料顯示[4],在輸尿管小結石的診斷中,采用多排螺旋CT重建技術,具有良好的診斷效果,是在臨床上對急腹癥進行診斷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此結論與本次研究的結論相符合。本次研究得出,在診斷輸尿管壁、腎實質以及膀胱壁的病變時,采用非增強螺旋CT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輸尿管結石征象主要以高密度影為具體表現(xiàn),同時還伴有"邊框征",這種情況在任何成分面前都保有非常高的敏感度和特異度[5]。據(jù)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非增強多排螺旋CT在敏感度、特異度以及陽性預測值和陰性預測值方面均明顯優(yōu)于B超和KUB+IVP,診斷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在泌尿系結石的診斷中,采用多排螺旋CT非增強的應用效果非常明顯,安全性較高,值得在臨床上得到進一步的推廣和使用。
[1]姚昆琛,李瑛暉.輸尿管結石非增強螺旋CT診斷價值[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醫(yī)學專業(yè),2012,14(25):225.
[2]潘小舟,費西平,岑賢友,等.多排螺旋CT非增強對泌尿系結石的診斷價值[J].海南醫(yī)學,2010(5):106-108.
[3]柴瑾,黃寶生,鄭生喜,等.64層螺旋CT泌尿系成像在泌尿系病變中的應用[J].中國介入影像與治療學,2011,8(5):408-411.
[4]趙飛,宋志勇,王朵.非增強螺旋CT在輸尿管結石診斷中的應用價值[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2(24):3378-3379.
[5]余超群.非增強螺旋CT對上尿路結石成分預測價值的研究[D].烏魯木齊:新疆醫(yī)科大學,2010.
R445.3
B
1009-6019(2014)11-0077-02
徐榮軍(197909)男(漢)江西豐城學士學位主治醫(yī)師放射醫(y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