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樂 趙琳琳
(內蒙古烏海市人民醫(yī)院 內蒙烏海 016000)
臨床護理工作中的藥物風險管理
董樂 趙琳琳
(內蒙古烏海市人民醫(yī)院 內蒙烏海 016000)
目的:探究藥物風險管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應用實踐效果。方法:選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與我院進行治療的146名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對照組患者僅接受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患者則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接受藥物風險管理,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較好,患者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為%,對照組患者對護理效果的滿意度為%,兩組差異顯著,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施行藥物風險管理可有效規(guī)避藥物使用不當?shù)葘颊咴斐刹槐匾膫Γ蟠蠼档土伺R床護理用藥風險,有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使臨床護理水平得到較高程度的提升。
藥物風險管理;護理管理;護理效果
隨著國民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雙方面的提升,人們逐步提高了對醫(yī)療服務和臨床護理的要求。因此當前醫(yī)務工作的重點之一便是提高護理工作的質量,為患者提供更為優(yōu)質與有效的護理服務。在護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要面臨一些風險因素,為將各種風險因素降到最低,需要醫(yī)護人員充分認識護理風險并制定出有效的方法來規(guī)避風險。所謂護理風險是指在對患者進行護理的過程中有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具有不安全因素的事件[1]。在護理風險中,藥物風險較為突出,排在各種風險因素的前面。對患者進行藥物風險管理可以有效的規(guī)避用藥帶來的風險,對臨床護理有重要的意義。本文通過對藥物風險管理在臨床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自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與我院進行治療的146名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男性患者為82例,女性患者為64例,患者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2.24±5.1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方面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將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兩組進行研究,每組各41例。
1.2 常見用藥風險
用藥前未核實藥品種類、質量、藥品保質期;未遵醫(yī)囑或執(zhí)行錯誤造成藥品劑量使用錯誤;藥品保存方式不當造成藥物變質,藥效降低或喪失;所用藥物與患者信息對應錯誤,造成患者誤服,或不同患者交叉錯誤;使用藥物的途徑不當,如口服藥物進行了肌肉注射;用藥后未及時觀察患者,發(fā)生藥物損毀或患者出現(xiàn)不良反應。
1.3 用藥風險管理方法
1.3.1 用藥前管理
制定各科室備用藥規(guī)范,為各科室配備備用藥櫥,將藥物規(guī)范分類放置,適宜條件儲藏,并對藥物進行定期的檢查,為藥物制作明確的標記,及時替換掉過期藥物,對藥物的交換進行實時記錄,對于某些具有特殊效應的藥物需單獨特殊存放,避免藥物污染。建立藥物查對制度,在調用藥物時,護理人員需要嚴格對藥物的名稱、質量、用法、用量等各項參數(shù)進行查對,最大程度的避免出現(xiàn)用藥種類、用藥數(shù)量等的錯誤。
1.3.2 用藥中管理
在對患者發(fā)放藥物時要嚴格將患者的信息與藥品信息兩兩核對,保證不錯發(fā)藥物;叮囑患者藥物的用法用量,引導患者正確用藥;對患者進行輸液時保證輸液速度合理,輸液部位準確;定時對患者的用藥后的臨床反應進行觀察,并及時記錄病情變化,記錄患者主訴病情。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為95.82%,對照組患者滿意度為75.33%;研究組患者用藥風險發(fā)生率(0.51%)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4.67%),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護理效果對比(%)
隨著國民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和醫(yī)療體制的大范圍改革,醫(yī)療衛(wèi)生服務方面制定了風險管理措施。藥物風險在臨床各種風險因素中排名第一,因為藥物的使用是臨床中較為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實踐證明臨床治療護理過程中藥物風險管理療效顯著,有效規(guī)避了一系列可能出現(xiàn)的不安全事件,對臨床護理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時其水平上升了一個層次,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患者病情的恢復[2]。
本次研究中,實驗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研究組患者的用藥風險事件發(fā)生率也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研究組患者病情恢復效果更好兩組患者之間的差異顯著,說明用藥風險管理取得了較好的臨床護理效果。
在臨床護理過程中加強用藥風險管理,一方面極大程度的降低了用藥錯誤、保存不當?shù)纫幌盗胁话踩录陌l(fā)生率,有效規(guī)避了隱患的發(fā)生,使患者的治療得到了保障,病情恢復的更快;另一方面使患者對醫(yī)護人員的信賴程度加深,有助于護理工作的進行,也有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復,有助于良好的醫(yī)護關系的建立,并且提高了護士對于藥品管理和使用的重要性的認識,提高了護士的責任感[3]。
綜上所述,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進行藥物風險管理臨床效果顯著,值得臨床推廣。
[1]鄧愛軍.風險管理在外科病房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3,12(5):63-64
[2]彭愛榮.風險管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實施效果評價[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3,10(8):87-88.
[3]余凌.護理風險管理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基層醫(yī)藥,2013,4(6):99-100.
R47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