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
高中生正處于世界觀、人生觀轉變和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如何幫助高中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就顯得尤為重要。由于語文學科的特殊性,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更應該主動承擔起更多的育人工作。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發(fā)揮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呢?我想,結合語文學科內(nèi)容及特點,融生活教育于育人教育不失為一種可取的辦法。下面,我就簡單說說自己如何在語文教學生活中融入育人工作的。
一、讓課內(nèi)外閱讀閃爍育人之光
在最近的語文課上,有這樣一則閱讀材料:
美國一個十二歲的初中女生,從學校抱回了一個布娃娃,還有睡袋、奶瓶、尿布等等。這可不是一個普通的布娃娃玩具,它體內(nèi)有電子設備,里面有設置好地程序,過一兩小時,餓了會哭,渴了會哭,尿布濕了也會哭。你若不理不睬,它就一直哭到窒息為止。到了晚上也不消停,每兩小時哭一次,女生也得起來給它喂水、喂奶、換尿布。母親說扔車庫得了,女兒說那太不人道了,而且布娃娃會窒息死亡的。就這樣,折騰了一晚上,第二天,女兒明顯疲憊不堪,一到學校,趕緊把布娃娃還了回去。
讀完了這則材料,我當時就覺著這是一個很難得的機會。我分別請了男女同學談談自己的見解,大家暢所欲言,紛紛談自己的感想。部分學生首先想到自己母親的艱辛和不易,紛紛向大家講述自己印象中記憶深刻的母愛往事,這很快引起了大家的共鳴。
雖然我早就清楚,這其實不是美國這種教育方式的根本目的,但我也立刻轉變思維角度,充分肯定了大家的想法,適時提醒大家“百善孝為先”,莫留下“子欲孝而親不待”的遺憾。我要求所有學生結合這次情感體驗,將想法付諸于行動,在近期特別是母親節(jié)即將來臨之際,通過自己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激和愛戴之情。并要求他們形成文字,寫進周記,在下次主題班會上與他人分享。最終這次主題班會開得非常成功,所有人都很好地受到了“孝”與“感恩”教育,連極個別有不良習慣的同學也改變了很多,懂得尊重父母和老師了。這也算這堂課外閱讀課的一大意外收獲了。
但是語文閱讀不能僅有延伸而無正確主題。我們前面說得很清楚,這則材料介紹的教育方式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懂得早戀的危害,特別是女生應該懂得自我保護,否則代價實在是太大了。而我們學生比較缺乏這方面的教育。所以我除了向學生揭示了材料主題之外,還適時地向學生闡明了早戀的危害性,對他們進行了正確的引導。最終,這節(jié)課上得特別圓滿,在完成教學既定目標的同時,學生在人生價值觀、情感體驗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收獲和提高。我想,這比僅僅把語文教學當作純粹的知識傳授課要有意義得多。
整堂課結束之后,為了適當延伸,我向學生推薦了著名作家琦君的文章《母親的金手表》。這篇文章以母親的一塊金手表為線索展開敘事,金手表是已故的父親送給母親的,情深義重,它的意義不在于報時,而是母親對年輕時美好生活的一種回憶,是對父親的深深思念?!拔摇痹谕庾x書時,母親為了不讓“我”分心,隱瞞自己得了不治之癥的病情。當“我”千里迢迢帶著要送給母親禮物的喜悅回到家中,卻得知母親已過世的消息,再也見不到母親開心笑容,再也摸不到母親溫暖而長滿厚繭的雙手。這不由得讓筆者和讀者產(chǎn)生共鳴感嘆:盡孝須趁早,莫待親已老。誠如白先勇先生所說:“琦君最感人的作品,都與母親有關?!蔽覀兗词钩踝x這篇文章,也會被文中那質樸自然、深沉純真的母女感情所打動。
二、讓文言文閃爍育人之光
高中語文必修四文言文單元選錄了《廉頗藺相如列傳》、《蘇武傳》、《張衡傳》三篇古文。下面我從前兩篇文章出發(fā),來說說我自己是如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貫徹文言文的育人理念的。
第一篇《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三個故事可謂家喻戶曉,小學就有白話文版本的“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將相和”(負荊請罪)。但也正因為耳熟能詳,大家往往將注意力集中在故事的緊張精彩,斗爭的激烈火熱,結局的完美圓滿,人物的大智大勇大仁上了。我在教學中發(fā)現(xiàn),部分學生甚至因為對三個故事較為熟悉而過于松懈,連大綱要求的最基本的文言基礎知識都未能重視和把握,閱讀、審美、德育就更無從談起了。
其實,一直以來我都反復強調(diào),文言文學習絕不僅僅是字詞句的翻譯或各類文言現(xiàn)象的掌握,我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把一篇篇晦澀難懂的文言文化身為賞心悅目的白話文:或是精妙絕倫的故事,或是驚心動魄的人物傳記,或是波瀾壯闊的歷史,或是美輪美奐的散文,亦或是蕩氣回腸的愛國篇章。只有這樣,我們才有可能真正貫徹語文的育人功能。
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的,在學生基本掌握了《廉頗藺相如列傳》一課的文言知識后,我設計了幾個環(huán)節(jié)來實現(xiàn)文言文育人教學目的。當然,由于時間限制,我們只要用一篇課文實現(xiàn)育人的一個方面就可以了。比如《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讓學生學習文中主人公為國舍生忘死、大公無私、先國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崇高愛國精神。而如何更好地體會這種精神,單純地說教效果并不好,為此我利用一節(jié)自習課開了個主題班會,班會的主題是“維護國家利益,崇尚愛國主義”,班會分三個環(huán)節(jié),首先請同學將課文中的三個故事搬上舞臺,每個故事由不同的小組完成,盡可能讓更多同學參與進來,用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聲情并茂的表演,讓大家切身體驗文中主人公的大公無私和愛國精神。其次,讓演員代表和觀眾代表暢所欲言,將課文與課本劇相結合,說說自己對主人公無私愛國精神的體會。這樣一來,所有同學對《廉頗藺相如列傳》一文的感悟有了質的飛躍,不再只是停留于文本的空洞說教。
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是讓學生將課堂所感所得應用于實踐。近幾個月來,中日釣魚島對峙一直是舉國關注的焦點。我利用多媒體展示了大量報道和圖片、事情經(jīng)過等等。讓學生在充分了解事情真相的基礎上,在感受體驗中國人民愛國行為、無私奉獻精神前提下,認識到國際政治風云變幻,中國還要更加強大,而要實現(xiàn)這一理想需要我們中學生無私奉獻和愛國熱忱。這些環(huán)節(jié)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本單元第二篇課文是《蘇武傳》。在處理完課堂教學的基本內(nèi)容之后,我及時提出了本文愛國主義精神教育的問題。正如我課前預見的那樣,許多學生簡單地認為《蘇武傳》和《廉頗藺相如列傳》的愛國精神是一樣的,不能正確理解我設計問題的針對性。經(jīng)過討論總結,大家明確了《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的愛國側重于藺相如的大公無私,而《蘇武傳》更側重于蘇武對國家的忠誠。為了讓學生更深刻領悟和體驗這種情感,我大膽嘗試了一下。課后我準備了兩樣東西:一是反映課文內(nèi)容的電影《蘇武牧羊》,二是史飛翔的文章《審視蘇武》。請同學重點閱讀最后一段,“……長期以來,我們一直被教育要忠貞不二,要殺身成仁,舍生取義,要肯為集體犧牲自己。我們唯獨沒有說為誰而忠。我們唯獨沒有重視人之為人的那種個體的尊嚴。畢竟每個生命都有生存的權利。站在現(xiàn)代人的角度審視蘇武,我感到一種痛?!蔽腋嬖V大家,蘇武的忠君愛國因他所處的時代而有一定的局限性,而我們大家則生活在自由、民主、富強的新中國。當面對抉擇時,我們理應保持對國家和人民的忠貞。
高中語文教學絕不僅僅是單純語文知識的學習,還能發(fā)揮巨大的育人作用。只要我們正確對待,善于發(fā)掘,師生通力合作,必定能讓高中語文閃爍育人之光。
★作者單位:安徽歙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