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德全
多年來拼搏在語文一線,筆者在踐行著新課程改革理念的道路上探索著作文教學,覺得教師只有“妙語激趣,方法導航”才能激發(fā)孩子們的寫作熱情,有效指導初中生學寫作文,趣寫作文,作好作文。
一、妙語連珠激發(fā)情趣 躍躍欲試爭高低
當法院的辯論席上傳來律師慷慨陳詞的時候,當隆重的婚禮上主持人熱切奔放、浪漫詩意的歡歌笑語激情流淌的時候,當激烈的辯論會上才君智客唇槍舌劍勝敗爭峰的時候,當宴會上先生女士舉杯敬客滔滔不絕傳遞情誼的時候,我們總會被話語人具備的知識和口才而折服,為其彰顯的格局和魅力所吸引,為其超凡的才氣和風度所癡迷。于是我們仰慕,我們追隨,我們把這些了不起的人當做偶像來崇拜。那么試想一下,如果我們的作文教學中,老師也如上面那些宏才智者,妙語連珠地導入,激情滔滔如黃河水,孩子們怎能不信服?怎能不仰慕?怎能不慕其師而學其道、親其師而信其道呢?
兩年前我給老師做了一節(jié)作文指導觀摩課——《愛的感動》。事先我沒有去接觸學生,而是注重了這節(jié)課開言導入的設計和指導流程中我的語言組織和設計。我認為,想讓孩子們饒有興趣地走進我作文指導的軌道中,投入這“愛的感動”,首先得讓他們被我的語言吸引,因我的表述而動情。我是這樣導入的:孩子們,在我們字典中,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我們感受的美好中,有一個最美好、最珍貴、最溫馨的字眼兒,你們猜猜那是什么?對,那就是“愛”。有誰不愿意擁有它?有誰不愿意享受它?又有誰不是在愛和被愛中長大的呢?我們因為“愛”而幸福,因“愛”而欣慰,我們因為“愛”而付出、我們也曾經(jīng)因為“愛”而流淚……古今中外,亙古千秋,有多少愛的故事讓我們感動。孩子們,你們都是在愛的海洋中長大的孩子,你們每一個也都是擁有無限愛心的孩子是嗎?那么關于“愛”的感動你們心里的故事有許多了吧?這樣的導入看起來長了一些,可是這樣溫馨親切而且行云流水般的話語引發(fā)了孩子們諸多的回憶和感動,孩子們可寫的故事已經(jīng)涌上心頭,源源溢情而“一發(fā)不可收拾了”!
二、妙筆揮墨感言心歷 唯有得法才省力
所謂妙筆能達情至深遠,揮墨感言一瀉千里。如此的寫作才算有高度和境界。然而,為什么有很多人生活經(jīng)歷豐富,故事能裝一車,情能感天動地,愛能把人淹沒,可是文章卻無從下手?亦或語無倫次或者空洞無物?簡言之,那就是“文不得法”。因此,作文教學中方法指導尤其重要。如命題作文《愛的感動》。當我妙語連珠進行了情境化、生活化、和情感化的導入后,喚起了孩子們往昔的愛和感動的故事。此時他們頭腦中最基本的寫作材料具備了。接下來指導的就是方法了。選材環(huán)節(jié)不可忽視:“這么多的愛。這么多的感動我們不能全寫更不能亂寫,你想寫的是哪一份愛哪一份感動?為什么選這個而棄其他?”如此引導孩子們選材方法和圍繞主題選材的技巧。最后就是引導孩子們如何安排寫作順序:怎么開頭啟動全文?怎么啟下引出故事?如何用技巧來描述細節(jié)和抒發(fā)感動?如何議論抒情來升華主題?怎樣結尾才照應全文,涵義深遠……至此,文章脈絡清晰井然,揮墨當下感言萬千,因為得法而妙筆奔騰。
三、妙趣橫生詩篇淋漓 水到方能成文渠
我們常常喜歡讀妙趣橫生的文章,我們常常癡迷于跌宕起伏的故事,我們常常沉醉于情重韻美的詩篇。那是因為人家寫得好,寫得感人,寫得奇美、寫得曼妙。我常常在作文交流課上對孩子們說:做人來不得半點虛假,其實作文也一樣!作文,要做好,首先要“真”字當先。要有真生活、真體驗、真感受;其二還是“真”,要有真態(tài)度、真方法、真感情,而所謂的真態(tài)度是做好文章的基本——要認真對待,要真誠付出,要真動腦,要真用心。正所謂:有材料,得方法,用心不到也白搭。有材料,得方法,真心付出筑文華。文章如水到渠成,何愁妙趣橫生詩篇淋漓?
語文承載大學問,作文擔當重主題。作文指導教學的地位非同一般。實踐教學讓我感悟,作文指導是值得我們探究研討的一個重量級課題。針對現(xiàn)在初中生對作文提不起興致和不擅長作文的現(xiàn)狀,我們確實該在作文教學上加大改革力度。而“強化妙語激情導入,引航方法注重引導”不失為有效的作文指導法。教師只有“妙語激趣,方法導航”才能激發(fā)孩子們的寫作熱情,才能有效指導初中生學寫作文,趣寫作文,寫好作文。
★作者單位:山東膠州市第二十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