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雅民
“定制公交”的啟示
◆ 李雅民
政府未花一分錢,只靠發(fā)掘現(xiàn)有公交的潛能、調動公交人員的積極性和利用了一下網(wǎng)絡,搞起一個名為定制公交的“公交大拼車”,就讓很多私家車主自愿地放棄自駕,收到了減排疏堵的實效。表面看這是公交服務的一個小改革,其實是城市管理的一個大智慧。它為污染、擁堵這一都市通病的解決指出了一個省錢省力的方向,也證明了城市管控機動車排放的方法并非只有“管卡壓”。
北京、青島等城市,近日針對私家車主和打的族推出一種名叫定制公交的新型公交。此公交乘客網(wǎng)上預訂、在線支付,運營方式一人一座、多數(shù)點對點一站到達、配備車載wifi和空調,收費標準數(shù)倍于普通公交。這種新型公交一經(jīng)出現(xiàn),很多私家車主立刻擺脫了自駕上班的煩惱,交口稱贊。但也有不同的反映,說這是公交車中的“愛瑪仕”,是為少數(shù)人服務的“土豪金”,說公交公司不應使用享有國家補貼的公共資源去“拜金”。天津、石家莊等城市目前也在醞釀推出定制公交。對城市而言,這一特殊的公交服務,能起到怎樣的作用?能解決哪些問題?筆者在京津之間深入調查和采訪,發(fā)現(xiàn)定制公交實為一項減排疏堵的良策,其潛在的效應,是可節(jié)省大量的能源。
如今,城市,尤其京津滬特大型城市,令人頭疼的事情有兩個,一是空氣質量,二是交通擁堵;而這兩件事,都直接與城市機動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有關。
據(jù)國家有關部門統(tǒng)計,截至2012年末,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520萬輛,居全國之首;而天津機動車保有量239萬輛,上海機動車保有量262萬輛。中國大中城市機動車保有量近5年增幅之大,世界罕見。如北京,機動車保有量2008年350.4萬輛,5年間增加169.6萬輛,這還是在搖號限購和按號限行等管控措施下的結果。城市機動車保有量爆炸式增長,基礎設施改造速度相對滯后,“消化不良”的癥狀明顯表現(xiàn)在交通上。早晚出行高峰時段,市區(qū)交通干道嚴重堵塞,已成中國很多城市常見的一種通病。
2010年9月17日,北京不大的一場小雨,幾乎癱瘓了城區(qū)所有的交通,萬千私家車困在水泄不通的道路上,騰挪數(shù)小時才算回家,北京由此獲得“首堵”之稱。其實,當今很多大中城市交通“堵情”都很嚴重,生活、工作在城區(qū)的人們皆有身在“堵城”的感覺,對無處不在的汽車漸生怨恨之情。2011年末,城市空氣質量連年日益惡化的趨勢也漸被社會關注,PM2.5的概念及危害被人們所認識,得知百萬汽車的尾氣排放,是城市PM2.5一個重要的貢獻者。
人們對車輛過多、肆意排放的現(xiàn)象,已到難以忍受的程度。早在2003年2月1日,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卸任前一個月,就曾在看望北京公交職工的一次講話中說過:“說老實話,我就是不贊成每個人都去買小汽車,這不符合中國的國情。中國就是人多啊,哪一個國家都沒有像中國這樣,百八十萬人口的城市多的是。怎么能夠每家都有一部小汽車?哪個城市都受不了啊,不能這樣做。哪有那么多油啊,油大部分要靠進口!還有汽車排放尾氣,那個污染就更厲害了,嚴重影響人們的身體健康啊……”朱镕基同志對于汽車的憂慮,多年后成為現(xiàn)實。
亡羊補牢,北京市近兩年不斷加大減排疏堵的力度,以搖號購車減緩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增長的速度,以限號出行減少出行的車輛,據(jù)說隨后還有正在醞釀之中的“擁堵費”,將來小汽車跑進市內幾大擁堵地區(qū)要被收費。就健康而言,利于減排的管控措施,怎么嚴厲都不為過。但也必須考慮到,治理手段的“管卡壓”,激起數(shù)百萬私家車主的不滿。甭看人人都對擁堵和霧霾牢騷滿腹,治理的措施落到誰的頭上誰都不服。限號出行政策出臺后,北京不少家庭應付的對策是再買一輛車,每天照樣自駕出行,無形中反倒擴大了北京購車的需求(北京現(xiàn)有私人汽車407.5萬輛),加重了北京泊車的難度。
能否找到一種方法,既能滿足部分私家車主出行需求,又能讓他們心甘情愿地放棄自駕,從而達到減少汽車出行的次數(shù)呢?
中國因汽車造成的都市病,歐美發(fā)達國家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已出現(xiàn)。為減少出行汽車的數(shù)量,某些發(fā)達國家除采取嚴厲的管控措施外,還創(chuàng)造出一個被中國人稱之為“拼車”的“合乘制”。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交通與環(huán)境技術領域副總監(jiān)、國家環(huán)境保護部機動車排污監(jiān)控中心高級顧問毛洪鈞,歸國前曾在倫敦擔任英國可持續(xù)發(fā)展中心(C4S)高級環(huán)境顧問,為英國環(huán)境署、交通部、倫敦市政府以及其他各級地方政府提供環(huán)境政策及管理方面的技術支持,熟知歐洲、尤其英法兩國推廣私家車合乘制的情況。他說:“歐美發(fā)達國家?guī)缀跞巳擞熊?,合乘制就是幾個私家車主上下班或旅行合乘一輛小汽車,相比人人一車,不就等于是減少了出行汽車的數(shù)量嗎?哪怕是兩人一車,從概率上來說,還是減少了50%呢。所以,歐美很多城市,政府出面宣傳、組織,甚至是獎勵民眾出行時合乘,多年來把個合乘制搞得風風火火。譬如,從英國到歐洲大陸,開車要過擺渡,政府規(guī)定擺渡收費是按車輛、而不是按乘客人頭兒多少來收費,不管是一人一車,還是數(shù)人一車,費用相同。于是合乘者眾,登上擺渡的小轎車里,幾乎每輛都能鉆出好幾名乘客,事后大家一分攤,降低了擺渡的費用。再譬如,城區(qū)某些交通擁堵、排放超標的區(qū)域,小轎車進去,路邊立有監(jiān)控錄像,一人一車者,政府收你的擁堵費或排放費;乘客兩人以上者,政府免征這些費用。此招一下子就能減掉很多運行在那里的汽車。”毛洪鈞不止一次地跟筆者強調,一定要呼吁中國的合乘制,而且中國也特別適合推行合乘制,因為中國人居住、工作的地方一般都比較集中。
可是,在誠信缺乏、人們習慣于“不與陌生人講話”的當下,想在陌生人之間倡導合乘制談何容易?即使熟人之間,也因羞于談錢而難以做到立足在AA制上的合乘。結果是一項節(jié)能減排、疏堵有方的良策,至少到目前尚不適應中國的國情。然而,去年下半年,青島、北京先后推出了以公交車為平臺、名為定制公交的市民大拼車,而且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很多私家車主立馬就成了它的拼車客。
自2013年9月9日起,除周六周日外,每日上午8點左右,幾輛名為定制公交、模樣也與公交車一樣的大巴車,幾乎同時運行在北京自東往西的京通快速路上。它們不是那種人們常見的公交車,但可跑在京通快速路公交專用車道上,而且像旅游用車那樣,座具整潔,空調宜人,有電視可看,還有車載wifi免費使用。車內乘客人人有座,全是居住在北京東部五環(huán)之外遠洋一方、靚景明居、世紀星城和新華聯(lián)家園等小區(qū),要到國貿地區(qū)去工作的上班族。以往,此時此刻他們多數(shù)正在駕駛著私家車,艱難行進在旁邊擁擠的車道上,擔心刮蹭,擔心堵車,費心勞神,怨氣沖沖。而現(xiàn)在,他們坐在專為他們量身定制的定制公交里,或閉目醒盹,或看網(wǎng)上信息,公交專用車道暢通無阻,此車一路不停,車速快過他們過去的自駕,這些人怎能不高興?當然,定制公交費用高點兒,跑在這一線路上的價格單次8元。但這些人自會算賬,比起他們過去在這條線路上自駕時所需的油費、高速費和車到目的地高昂的泊車費來,這8元錢算得了什么?再與打的費用相比,一個月下來,差額更會大得不成比例。有人不開車、不打的,但若倒上兩三趟公交、地鐵,外加等車、擠車的辛苦,代價也和這定制公交的費用差不多。因此,有坐上定制公交的乘客在網(wǎng)上說,若是早點推出這定點定向、舒適快捷的定制公交,上下班有誰還會再去自駕?
中國的拼車之舉,不想竟是先由公交來完成。是誰想出的這一良策?又是怎樣完成的這一舉措?采訪北京公交集團宣傳部門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負責人,他說,其實早在2011年,北京公交集團就已開始嘗試定制公交的做法,起因是發(fā)生在2010年9月17日的那場全城性的大堵車。那天,北京交通幾乎全部癱瘓,城區(qū)街道變成了巨大的停車場,管理部門由此意識到緩解交通已是一項迫在眉睫的首要任務。隨后,北京市出臺一系列疏堵的政策和措施,管理層上下有個統(tǒng)一的共識,即北京這種特大型城市,緩解擁堵必須依靠公共交通,通過擴大、完善地下、地面的公交運力,減少私家車的出行。但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盡管北京地鐵線路長度已超上海成為世界第一,仍有許多人對它望而卻步,早晚上下班高峰地鐵太擠,孕婦、老弱病殘者不敢上前;地面公交亦如此,高峰時段除過于擁擠外,還因車速太慢耗時太長讓人心急。因此,對自駕多年的私家車主,特別是其中白領階層和孕婦等特殊人群,公交票價多么優(yōu)惠,也難以誘使其放棄自駕。這時北京公交集團就想出了一個妙招:能否專為這些人推出一種類似商務班車的公交,以保證一人一座,居住區(qū)、工作單位兩點間定點定時一站到達的優(yōu)質服務,來吸引他們改乘公交呢?2011年,此構想先以很小規(guī)模在北京周邊幾個地區(qū)試水,因缺少自己的網(wǎng)絡機構和力量,北京公交集團將網(wǎng)集客源信息的事務,委托給幾個大型社區(qū)的網(wǎng)站。那些網(wǎng)站發(fā)布公交部門將要開通“商務班車”的信息,然后將有意定購“商務班車”月票的網(wǎng)民名單交給公交公司。后者以此為據(jù)先后開通了幾條線路,效果并非理想,原因是乘客與公交間缺乏直接的溝通,信息不暢。
盡管如此,北京公交集團領導班子仍然從中看到了希望。因為,近十年北京城建規(guī)模不斷向外擴張,大片新建小區(qū)集中分布在五環(huán)以外,而人們工作單位又多在三環(huán)以內,每天上下班人們定點定時且又定向出行的需求比較集中。因此北京公交集團決策層認定拓展這樣的公交服務,將是減少市民上下班自駕出行的一個有力措施。于是,自2013年年初起,北京公交集團組織人力物力,實施全市性公交需求信息大普查。工作人員調研了北京周邊幾乎所有具有一點規(guī)模的社區(qū),同時建起自己的網(wǎng)絡平臺,開發(fā)出定制公交業(yè)務軟件,然后根據(jù)大量的一手資料,對某些地區(qū)的乘客,量身定制地設計出一條條路線和一個個起始的站點。就因是“量身定制”出來的公交路錢,所以稱這種公交為定制公交。
2013年9月9日,北京首批三條定制公交的線路先行開通,分別是一、回龍觀至中關村;二、通州果園至國貿;三、管莊至國貿。其中除從回龍觀至中關村單次費用為11元外,后兩條線路單次費用皆為8元。三條線路一經(jīng)開通,乘客們稱贊聲一片,紛紛在微博、微信里談論定制公交的好處,引得人們紛紛報名,以至12月6日,筆者赴京采訪的當天,北京公交集團再開8條定制公交的線路。據(jù)介紹,北京定制公交至今開行44條線路,77個班次,網(wǎng)上完成預付款的人數(shù)6800余人,日均運送乘客1927人次。信息顯示,這些乘客60%都是多年的自駕族,這意味著定制公交的出現(xiàn),每天讓北京的小轎車減少1100余次的出行。接受采訪的那位負責人告訴筆者,如今網(wǎng)上報名預定定制公交的乘客越來越多,幾乎每天都有百人以上,想這項業(yè)務日后不斷地擴展下去,將會為北京的節(jié)能減排做出多大的貢獻!因此,不管這項業(yè)務收支狀況如何,為了北京空氣質量的改善和交通壓力的緩解,北京公交人愿把這項業(yè)務做大做強。
其實,在車滿為患的今天,很多過夠自駕癮頭的老司機們,早已厭惡起開車堵在路上吸食尾氣的滋味。中國人曾以私家車為榮,甚至以此彰顯自家的能力和地位。如今汽車已非稀罕物,相反因其數(shù)量泛濫煩惱多多——路況擁擠,人心不古,車輛刮蹭、惡人碰瓷之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碰上一件就有很大麻煩,破財不說,還要耽誤時間;再就是監(jiān)控攝錄無處不在,車多眼雜,自駕稍不留神就會違章,罰款扣分,心煩意亂;如再遇上雨雪霧霾惡劣天氣,更是精神緊張,提心吊膽。一氣之下,不少私家車主放棄了自駕,但改乘地鐵和地面公交也有煩惱,尤其北京地鐵,擁擠程度有時讓人失形失貌沒了尊嚴,沒準兒還會慘遭騷擾或偷竊。因此,對于這些欲罷不能的私家車主們來說,定制公交的出現(xiàn),堪稱是正中他們的下懷。北京公交集團宣傳部某負責人告訴筆者,某些因地理位置暫未享受到定制公交的小區(qū)居民,如旗勝家園,自發(fā)地組織起來,拼夠一輛大巴的客員人數(shù)后,主動去公交部門申請為他們量身定制出一條定制公交的線路??梢娺@由公交組織的拼車,是多么的深入人心。
筆者發(fā)現(xiàn),這北京市政府并未多花一分錢,只是調動起公交部門的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發(fā)掘一下現(xiàn)有公交運力的潛能(北京各公交公司都備有一定的機動運力),再借用一下網(wǎng)絡技術,搞起一個名為定制公交的“公交大拼車”,就讓成百上千的私家車主們自愿地放棄了自駕,收到了減排疏堵的實效,這實在是一大妙招兒,表面看它是公交服務的一個小改革,其實是城市管理的一個大智慧。
此外筆者還發(fā)現(xiàn),這北京式的定制公交,它的出現(xiàn)和運營給人留下了幾個深刻的啟示。
啟示一:北京定制公交讓其他城市看到了,治理機動車排放的手段并非只有“管卡壓”,原來還有這么一個省錢省力且又立竿見影的好方法。以往的實踐已證明,一座城市減排也好,疏堵也罷,政府在這兩問題上稍動手腳,如擴路、架橋,就會付出很大的代價,并且費時費力。如今北京用定制公交,說白了就是有計劃和有組織的“公交拼車”術,削減私家車上街的車次,直接就為臃腫的交通實施了“減肥術”。
啟示二:定制公交的推行,必須要有政府的支持。早在2012年4月筆者采寫《合乘:出行方式變革大趨勢》一文時,汽車環(huán)保專家毛洪鈞就曾對筆者提出過兩點,一是汽車合乘制的推行,在中國將是改變人們出行方式的一種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汽車泛濫造成的“都市病”日益嚴重,最終會逼迫著政府推出汽車合乘的措施;二是想把汽車合乘制做大做強,必須要由政府出面來組織、推動甚至是資助這項事業(yè)的運行和發(fā)展。如今北京定制公交的出現(xiàn),應驗了專家毛洪鈞這兩點說法。北京定制公交之所以能順利出臺并迅速發(fā)展起來,正是有賴于政府的大力支持。譬如北京定制公交所用車輛,皆為北京在編的公交車,自然也就享受財政對公交的補貼,從而讓它少了經(jīng)營上的虧盈之慮;同時北京的定制公交亦有使用公交專用車道的權利,車速快,自然也就為它增添了一條競爭的優(yōu)勢。相比之下,有些城市也在醞釀推出定制公交的服務,但把擔子放在了并非公交的車企身上,所選車輛雖然豪華舒適,卻因不屬公交用車,恐難享受公交的財政補貼,大概亦無使用公交專用車道的權利,以致車企公司顧慮重重,費用收高了,擔心缺乏吸引力,費用收低了,企業(yè)難以承受,所以遲遲不敢起步。北京公交集團宣傳部負責人對筆者說:“我們的定制公交,開宗明義就是為了改善空氣質量、就是為了緩解交通,你說它不是公益是什么?而是公益,它就應該享受到公益事業(yè)的待遇?!贝_實,干公益事業(yè),光靠企業(yè)“學雷鋒”、“獻愛心”不行,其中必須要有政府的意志在里面,它才能走得長遠。
啟示三:定制公交讓人親眼看到了拼車在減排疏堵上所擁有的巨大能量。采訪時北京公交集團宣傳部、經(jīng)營部給筆者算賬,說乘坐定制公交的乘客中,60%都是以前的自駕族。定制公交所用車型分三種,以其中50余座的大巴做比較,乘客坐滿了,意味著它一次就能減少30輛小轎車的出行。靜止狀態(tài)下,此車占地面積相當于兩輛小轎車;運行起來,一輛小轎車前后所占的空間與它也相差無幾。可見一輛定制公交可節(jié)省出多少路面空間。再說油耗,仍以這50余座的大巴計算,此車市區(qū)百公里平均油耗30升(柴油)左右,30輛小轎車百公里的油耗若以每車8升(汽油)計,將是240升,兩相一比,可見能節(jié)省多少升燃油。中國已是油耗大國,石油進口量今年已超過了美國,排名世界第一,這意味著中國石油供應的危機在進一步加劇。因此,哪怕僅為節(jié)省燃油,減少中國石油對外的依賴,也應大力推行這定制公交。由此推演出去,那些即使交通不太擁堵、空氣質量不太糟糕的城市,為了節(jié)省能源,似乎也應盡早推行定制公交的服務,而不該非要等事態(tài)惡化到忍無可忍的程度再去亡羊補牢。
啟示四:北京、包括青島定制公交的出現(xiàn),可能會是促進中國拼車全民化興起的一個前奏。一座城市,定制公交的線路再怎么發(fā)達,也總有覆蓋不到的區(qū)域和時段,于定制公交中嘗到拼車甜頭的人們,早晚會以各式各樣的方式組織起來,利用自己的私家車拼車出行,甚至是遠游。而一旦興起這樣的習俗,將是緩解交通擁堵、節(jié)能減排最大的福音。
發(fā)稿編輯/姬鴻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