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婕妤
摘要:兒童是祖國的未來與希望,兒童的健康成長是國家發(fā)展的的重要前提,因此,使兒童的權益受到全面的法律保護已成為家庭、社會、國家不可忽視的義務與責任。然而,現(xiàn)如今的社會生活中,利用兒童乞討、拐賣兒童等侵犯兒童權益的案件屢屢發(fā)生,與此同時,由于能力的有限,兒童的自我保護能力還存在很大程度上的欠缺,更容易成為犯罪分子的行為對象,所以,加強對兒童的保護已迫在眉睫。本文通過筆者親身調(diào)查與認真研究,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議,希望以此能予以兒童最全面的保護。
關鍵詞:兒童權益;現(xiàn)狀;法律保護/1/view-5976036.
一、我國對兒童權利保護的現(xiàn)狀與存在的問題
由于我國從古至今就有著尊老愛幼的傳統(tǒng)美德,所以從古代起人們對兒童就懷有憐憫之心,隨著社會的進步,人類文明的發(fā)展,人們對兒童的保護已經(jīng)賣出由淺入深的的步伐,從一開始的道德方面的愛護直到現(xiàn)如今已將兒童保護納入法制建設的主要內(nèi)容,這期間,社會與國家已做出了不曉得努力。但是,在兒童保護趨于成熟的過程中,仍舊存在著許多問題。
1.現(xiàn)行法律過于籠統(tǒng),可操作性較弱
盡管我國一直很重視兒童權利的保護,也制定了很多相關法律,但是,兒童的權益仍舊在不斷地被侵害,兒童權益仍舊得不到全面的保護,究其原因,相關法律的國語籠統(tǒng),執(zhí)行難的問題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我們說,法律的存在是為了切實的保障人權,如果起不到保障人權的的作用,法律便形同虛設。目前,我國對兒童的保護只有《未成年人保護法》和《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而且規(guī)定比較粗糙。①兩部法律雖然對兒童權益的方方面面都有規(guī)定,但是,由于法律太過抽象,具體實行很困難,可操作性極弱,如何完善和改革法律的缺陷,是當務之急。
2.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不足
中國是一個具有兩千多年封建社會歷史的國家,兒童一直以一種社會的弱者,甚至是家庭私有財產(chǎn)的身份存在,所以有家庭虐待兒童的、遺棄兒童等案件發(fā)生,相反有些兒童被家庭嬌生慣養(yǎng),視如掌上明珠一樣,嬌慣、縱容,兒童完全被保護,從而失去了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在其權利受到侵害時,只能選擇承受。
3.相關組織與機構未能發(fā)揮應有的作用
有關專家指出,如今社會中的兒童保護中心和兒童救助站并未達到國家標準,且大多數(shù)都是一套機構,兩套牌子,相關專業(yè)人才短缺,程序難以銜接,雖然機構都設有辦事機構,但卻未能明確其工作職能,導致一些具體工作得不到落實,出了事也沒有機構來承擔責任,所以,機構對兒童的保護并沒有應有的功效。
二、完善我國兒童權益的法律保護
1.加強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
首先應加強家庭虐待、遺棄等家庭方面對兒童傷害的管理。嚴禁封建社會的傳統(tǒng)思想,杜絕將兒童當做私有財產(chǎn)對待,改變家長或其他監(jiān)護人的此種不良思想,只有成年人的思想得到轉(zhuǎn)變,兒童的權益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具體應做到,出臺并細化一些家庭方面對兒童權益侵害的懲治措施。同時,父母有責任教導孩子提高自我權益維護的意識。我國法律一直主張要對兒童予以保護,將兒童視為弱勢群體來對待,卻忽略了兒童作為權利主體應該享有的權利。家庭是兒童的第一個生長環(huán)境,是兒童的一切習慣養(yǎng)成的第一個地方,所以家長對兒童自我保護意識的養(yǎng)成負有一定的義務,當兒童的法定權益受到侵害時,作為權利主體的兒童要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應對措施,例如及時向他人求救等一些基本的保護措施,總之,兒童要有積極行使自己應有權利的意識。
2.從立法上加強對兒童權益的保護。
除了兒童的自我保護意識外,國家從立法上對兒童的權益進行保護也是一個重要手段。其一,制定一部專門的兒童權益保護法。由于我國對兒童權利保護的相關法律普遍缺乏系統(tǒng)性,所以制定一套系統(tǒng)的、明確的兒童權利保護法是必不可少的,只有擁有一套實體法與程序法兼顧的法律,才能構建一個健全的、成熟的兒童權利保護法,只有法律得到細化,兒童的權利才能得到全面的保護。其二,設立獨立的、科學的少年司法制度。由于兒童的生理、心理、智商等有所缺陷,導致兒童犯罪少于成年人犯罪意圖的惡害性,所以,對于兒童犯罪應實行教育、感化為主的政策方針,并采取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一體性方針,這就對少年司法制度有著較高的要求,首先,應當立足于我國國情,制定一套適合我國國情的我國的少年司法制度,完善法律體系、清楚少年司法制度的宗旨。除此之外少年司法還應具有更強的獨立性,目前少年司法的獨立程度還遠遠不夠,想要做到獨立必須從少年立法的獨立、少年司法組織的獨立、少年司法設施的獨立及少年司法理論的獨立。②如此一來,少年司法便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獨立性,更有利于保護兒童的權益。
結語:由于社會的進步,國家對兒童的重視程度不斷加強,所以,現(xiàn)代的兒童要比以往幸運、幸福的多,他們的權利得到了國際社會及各國政府的充分肯定。但是,超過世界人口三分之一的兒童的處境還是那么困難,聲音仍然還是那么微弱。兒童在體力、心智等方面相比于成年人處于弱勢的地位,所以,兒童的權利是需要社會特別保護的。國家對兒童的保護雖然已經(jīng)步入了逐步加強的階段,但是相關法律的籠統(tǒng)以及體系性差等不足,對兒童的保護有著極為不利的影響。如果能提高兒童的權益的自我保護意識,再加上細化相關法律法規(guī),實行兒童權益保護的全面性指日可待。兒童問題解決了,國家的未來便更加充滿希望。(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法學院)
本文為沈陽師范大學2014年大學生科學研究基金項目B級項目“兒童權益保護問題的調(diào)查研究”項目成果。
注解:
① 陳濱生、鄭素一,兒童權利的國際保護與我國的具體實施[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9(1):3
② 宋戈,加強對兒童權利的保護[J],江西教育研,2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