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夸張是童話情節(jié)的基本特點,《皇帝的新裝》自然也不例外。對于安徒生來說,“最奇異的童話是從真實的生活里產(chǎn)生出來的。”他把自己不敢說清楚的一切內(nèi)容皆隱藏在夸張、詼諧的情節(jié)中,使故事在夸張中包含著一定的合理性,讀后令人深思。
下面,我們就來結(jié)合具體語境,對文中所運用的夸張修辭手法進(jìn)行簡單的賞析。
1.許多年前,有一個皇帝,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錢都花掉。他既不關(guān)心他的軍隊,也不喜歡去看戲,也不喜歡乘著馬車去游公園——除非是為了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里。”
解析:《皇帝的新裝》寫于1837年,當(dāng)時的丹麥還保留著農(nóng)奴制度,封建統(tǒng)治階級肆意地搜刮民脂民膏。作者根據(jù)這一社會現(xiàn)象,開篇點題,概括地介紹了皇帝愛穿新裝的癖好,說他“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錢都花掉”“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以極盡夸張的修辭手法的運用,將一個窮奢極欲,不理朝政的昏君形象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揭露了統(tǒng)治階級腐敗的生活方式,為后文兩個騙子行騙的過程奠定了堅實的生活基礎(chǔ)。
2.有一天,他的京城來了兩個騙子,自稱是織工,說能織出人間最美麗的布。這種布不僅色彩和圖案都分外美麗,而且縫出來的衣服還有一種奇怪的特性: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
解析:兩個騙子迎合皇帝愛穿新裝的癖好,自詡“能織出人間最美麗的布”,誘其上當(dāng),進(jìn)而吹噓用他們織出的布所做的衣服的神奇特性。他們宣稱“任何不稱職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藥的人,都看不見這衣服”,以之迷惑人心。由此可見,作者在這里妙用夸張的修辭手法,表現(xiàn)了騙子不知羞恥的行為及騙術(shù)的毒辣。
3.那些托后裙的內(nèi)臣都把手在地上東摸西摸,好像他們正在拾起衣裙似的。
解析:愛慕虛榮的皇帝裸體參加游行大典,跟在他身后的那群如哈巴狗般的文武百官們前倨后恭、裝腔作勢地托著一條并不存在的“后裙”。夸張修辭手法的運用,把這場鬧劇推向了高潮,極具諷刺意味。
●課內(nèi)鞏固
1.下列句子中,沒有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
A.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談?wù)撝@美麗的布料。
B.他們裝作從織布機上取下布料,用兩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陣子,同時用沒有穿線的針縫了一通。
C.他每一天每一點鐘都要換一套衣服。人們提到他,總是說:“皇上在更衣室里?!?/p>
D.他們說:“這些衣服輕柔得像蜘蛛網(wǎng)一樣,穿的人會覺得好像身上沒有什么東西似的,這也正是這些衣服的優(yōu)點?!?/p>
●課外拓展
2.請從下面的詞語中任選三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寫一段話,可以虛構(gòu),但不能脫離現(xiàn)實。
太陽 碎金 火球 落山
灼傷大地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