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慧靈
識字是閱讀和寫作的基礎,識字教學貫穿于小學語文教學的全過程。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一、二年級學生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低年級教學對象是七、八歲的兒童,他們年齡小,注意力弱,加上漢字的形與音、意是脫節(jié)的,這就構成了兒童學習漢字的難關。許多兒童被枯燥乏味的大量機械記憶和練習折磨,害怕學習。能不能把整個識字教學過程變?yōu)閮和鲃影l(fā)展智力的過程呢?這就要求教師根據漢字本身的特點,結合學習語文的規(guī)律和學生認識事物的方法,教給學生字理識字的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識字能力,提高識字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是我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
一、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
興趣是點燃學生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動力。低年級教材識字量大、內容枯燥,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差,有意注意持續(xù)時間短,如果教師在課堂中利用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借助形象化、趣味化的教學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樂于學習,識字教學就會事半功倍。
(一)利用謎語、兒歌識字
低年級學生形象思維占主導地位,他們喜歡趣味性強的識記方法。老師可采用謎語、兒歌、順口溜或編故事的方法幫助學生字理識記生字。如教學“田”和“畫”時,編字謎“空山中間一方田(畫)”;再如“圓、園、員”三個同音字不易區(qū)分,用兒歌來分辨就容易多了,“少先隊員張小明,走進菜園摘南瓜,看見南瓜圓又大,小明樂得笑哈哈?!?/p>
(二)合理聯想
漢字是是聯想的產物,掌握它的內涵和外延,就能產生無盡的聯想。合理聯想有助于漢字的記憶,教學時根據漢字聯想一個場面,如“休”可聯想到人累了,靠著樹木休息;也可根據漢字聯想一種心理活動或表情,如“怕”字,可聯想心理十分害怕,臉都白了。
(三)理解字意
漢字的最大特點是表意性,教師要掌握漢字這一特點認真研究分析每個生字,注意漢字音、形、義統(tǒng)一的問題 。如“初”,由“衣字旁”和“刀”合成,意為裁剪衣料。裁剪是做衣服的開始,這就是“初”的本意,引申為“開始”。“采”是用手去摘樹上的果實。
二、教給學生字理識字的方法,逐步形成識字能力
識字教學首先是要完成教材要求完成的識字任務,逐步達到《語文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最終讓學生形成獨立的字理識字能力?!墩Z文課程標準》對識字教學中提出了這樣的理念,“將兒童熟識的語言因素作為主要材料,同時充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學生識字方法,力求識用結合”。學生如果掌握了識字的方法,就能獨立識字和閱讀了。
(一)部件識字,歸類記字形
漢字的字形構成點就是一個整體,需要運用綜合思維識記它。同時字形整體又總是由若干筆畫或簡單部件構成,這就需要運用分析的方法記住它。部件識字就是按漢字的部位名稱來分析字形,它有三種方法:第一,部首加熟字法;第二,形旁表意法,如與樹木有關的字,如椅、梅、桌、柜、桃等。與手的動作有關的字,如拉、提、挑、推等。這樣的形聲字很多,知道偏旁的意思,再看看聲旁,就大體知道這個字的讀音和含義了;第三,數筆畫法(多用于獨體字)。教學中,可以提問學生哪些字是我們學過的字加部首組成的,哪些字是獨體字等,然后把這些字分別歸類,再利用部件識字法分類記字形,便于學生的掌握和理解。這樣學生才會運用這些方法字理識記其它漢字。
(二)添減筆畫法識字法
漢字有許多形近字,很多字添筆畫或減筆畫后就成了新的字。如“木”字加一橫就是“本”字;“ 自”字減一撇就是“目”字;“目”減一橫就是“日”字等等。
(三)比一比、認一認,比較識字
利用漢字字形相似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的有意注意,通過比較分析記住字形也是一種靈活的識字教學方法。如教“力、由、午、子”時,就可以提問學生這些字和哪些字很像,用之與“刀、田、牛、了”比一比,認一認的方法便能記住字形。
(四)加換部首識字法
如教學“青、睛、清、蜻”。學生開始學“青”時,讓學生掌握讀音“qīng”是表聲。再教學“睛、清、晴”時,加部首或換部首說說怎樣識記生字。“睛”跟眼睛有關,部首是目字?!扒濉备嘘P,部首是三點水。“晴”跟太陽有關,部首是日字。
(五)直觀識字法
識字時應盡可能采用直觀手段,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直觀手段包括實物、語言、動作等。如教“奶”字時,可以利用活動生字卡片來演示字的書寫筆順,有利于學生記住字形,書寫時不易出錯。教“筆”字時,可向學生出示毛筆,觀察筆桿是竹子做的,所以是竹字頭;筆尖用毛做成,所以下面是個毛字。 例如學習“抬、拉、踢、跳、蹲”等表示動作的字,可以通過動作演示,讓學生領會其義。學習“滅”字可以通過小實驗來識記字形,理解字義。這樣識字,直觀形象又記憶深刻 。
(六)結合語言環(huán)境識字
漢字有一字多音、一字多義的特點,只是孤立地辨認識字,就不能準確把握字的音、形、義。因此,應把相同的字、詞、句結合起來,在語言環(huán)境中識字。如教“長”字,讓學生分辨它在“成長”和“長城”中的讀音、字義,可以很好地把握“長”字的音和義。
(七)合并成字識字法
漢字中有許多字是由兩個不同的獨體字或三個相同的獨體字組成。如“田”和“力”合成“男”字;“小”和“土”合成“塵”字;三“人”是“眾”字;三“木”是“森”字。
(八)圖畫識字法
漢字中有一部分字是象形字,在教學這些字時,可以利用畫圖的方式加深學生的記憶。如教學“人、口、手”等字,教師就在黑板上分別畫一個人、一張嘴、一只手,用直觀教學來加深學生對漢字的理解和記憶。
識字的方法多種多樣,字理識字教學法只是其中之一。不管采用哪種方法教學,都要讓學生掌握識字的要領,讓學生學會識字,提高識字能力,提高學生審美情趣,為他們終身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