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建平
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中的基礎,幼兒教育不同于小學教育,幼兒教育對開啟幼兒的思維,引導他們健康成長大有幫助。幼兒正處在人生的起始階段,一點一滴都會影響他們的成長。
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兒童語言是在個性與環(huán)境相互作用中,尤其是在與人們語言交往實踐中發(fā)展起來的。”幼兒正處于學習使用語言的最佳時期,講故事是幼兒學習語言的一種好方法。通過老師講故事,可以拉近幼兒和老師的情感,促進幼兒的智力發(fā)展,學到語言表達、動作模仿、情感交流、內(nèi)容感染、品質(zhì)形成等方面的知識,還能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品德。
講故事教學可以按以下步驟進行。
一、精心準備故事
為了讓故事教學作用最大化,讓孩子們愛聽愛學,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我把從雜志上、磁帶中、網(wǎng)絡上找到的故事保存在電腦上或手機上,一有時間就聽一聽,從中選擇更適合幼兒們聽的故事。
為了更好地吸引小朋友,讓每個孩子都能聽懂故事,閑暇之余,我就練習講給自己聽,反復揣摩怎樣講效果會更好。爭取把故事講得通俗易懂、生動形象、又耐人尋味。
二、繪聲繪色講故事
講故事之前,利用猜謎語、提問題或看圖片等方式,引起孩子的興趣,再自然引出故事,這樣孩子們更容易被吸引。講故事時,為了滿足內(nèi)容和感情的需要,還要借助動作、姿態(tài)、表情等輔助手段,講演結(jié)合,繪聲繪色,使故事生動有趣。老師要目視著孩子,注意他們的反應,根據(jù)故事的內(nèi)容,聲調(diào)抑揚頓挫,還要有喜怒哀樂的變化,眼神和手勢都要恰如其分。
例如,講《龜兔賽跑》時,兔子仰著頭蹦著出場,說話時用爽快、干脆的語調(diào),聲音尖一點,節(jié)奏較快。幼兒一聽,噢,這就是驕傲自大的兔子。烏龜出場左右晃身,頭進行伸縮,說話時頭稍低,用低沉、有力、緩慢的語速,表現(xiàn)烏龜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的動態(tài)和謙遜和藹的品格。不同的語音語調(diào),豐富的神態(tài)表情,夸張的動作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讓幼兒有如身臨其境的感覺。為了防止孩子分散注意力,要讓幼兒參與進來,或聽、或看、或說、或思考,這樣才能達到活動的目標。巧問問題造成短時的懸念,如“小河邊熱鬧起來了,發(fā)生了什么事?”“龜兔賽跑的比賽最后是誰勝利了?”再次引起孩子的興趣,讓他們重新集中注意力來聽故事。
感情是講好故事的關(guān)鍵,感情充沛鮮明,感染力就越大。講故事時要用真摯強烈的感情去感染幼兒,激起他們感情上的共鳴,孩子的情緒就會與故事融為一體。
三、利用先進的教學手段,幫助幼兒熟悉、分析故事
選擇好故事,還要對故事進行分析,以準確地掌握故事的中心思想,確定教育目的,理解消化故事與表達感受穿插進行。
運用多媒體手段能較好的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nèi)容。多媒體為故事配上生動形象的聲音和動畫,使幼兒在特定的情境中,不僅能獲得大量生動、形象、具體的表象,而且能受到特定氣氛的感染,活躍了幼兒的思維,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例如,中班故事《毛毛蟲變蝴蝶》,孩子們對于蝴蝶的成長過程難以理解,為了幫助小朋友理解蝴蝶的生長過程,我找到相應的視頻,將毛毛蟲變蝴蝶的過程完整展現(xiàn),生動直觀的圖片,就好象在講述一個動聽的童話,逐步引導幼兒對蝴蝶蛻變過程的理解,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提升了對科學的興趣。
多媒體在活動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使復雜、陌生、難理解的內(nèi)容變得更為直觀、淺顯、具有動感,使幼兒易于理解和把握。讓幼兒完全理解故事內(nèi)容,不是簡單的事,對于故事中那些抽象的內(nèi)容或較難懂的字詞,老師應耐心地解釋,使問題具體化、明白化。只有當幼兒真正理解故事內(nèi)容時,才會心有所感,從中學到知識。
四、鼓勵幼兒學講故事,從中受到感染教育
活潑好動是幼兒的天性,愛模仿、愛表演更是他們的興趣所在。平時要注意引導孩子觀察周圍環(huán)境,引導幼兒學習發(fā)展語言,注重語言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
例如,給幼兒講《春天》的故事之前,先告訴幼兒:“春天到了,天氣、大樹、花草、小動物們,都會有變化,當你看到這些變化時,春天就來到了?!敝v完故事后問他們:“除了故事里說到的春雨、春雷,還會有哪些表現(xiàn)呢?”有的孩子說“大樹綠了、小草長出來了”,還有的說“燕子來了”……還可以讓幼兒聽樂器的聲音、小動物的聲音,聽后去想象、模仿,說說這些聲音好像在說什么等等。久而久之,孩子不僅表達能力越來越強,而且表達方式也逐漸豐富,嘴巴變得更靈活,用詞也準確了。
人們都希望聽到別人的肯定和贊揚,小孩子們更不例外。教學中,要表揚大膽發(fā)言的小朋友,獎勵他們小紅花或精美漂亮的小禮物,激發(fā)孩子們的表現(xiàn)欲望,讓每個孩子都爭著講故事、答問題。為了避免孩子在講故事時產(chǎn)生尷尬,可以選擇表達能力較強的小朋友先表演,表達能力稍差的小朋友兩個或幾個一起表演,鼓勵他們積極嘗試,讓每個孩子都能獲得自信心和滿足感。孩子復述故事時,要求他們戴上一些卡通頭飾及相關(guān)的道具,或作出相應的動作、表情等。那些聲音響亮、講述完整的小朋友優(yōu)先得到獎品,以增強幼兒表演的興趣。待幼兒都熟悉了故事后,鼓勵他們大膽想象,盡可能地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去演繹各自的版本。
教學中,要注意給每個幼兒“講”的機會,創(chuàng)設“說”的環(huán)境,采用幫一幫、推一推的方法,謹慎指導,循序漸進地幫助孩子提高講述能力。
通過講故事,激發(fā)了孩子們的表現(xiàn)欲望,就連平時不愛說話的孩子,在語言表達方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故事是一個蘊含著豐富資源的寶藏,只要能多給幼兒講故事的機會,提供自由表達的舞臺,就能讓幼兒充分展示自我,提高語言表達能力。只要我們能打破傳統(tǒng)教學的束縛,認真地探索教學技巧,采用適合幼兒發(fā)展的教育方法,與多種活動相結(jié)合,就能發(fā)揮故事教學的巨大潛能,充分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性、主動性,讓他們獲取無限的能量,為以后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