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瑾怡
班里有個男孩子叫壯壯,看上去壯壯實實的,精力特別旺盛,午睡時從來不好好睡覺,平時也非常鬧騰,對同伴時不時有攻擊性行為。一次,孩子們玩戶外游戲,只見有幾個孩子在大型玩具的底層(有1.3米高)玩。一會兒,我聽到了月月的聲音:“不好了!不好了!”我心里一驚,蹲下身看到壯壯躺在地上一動不動,月月在他的身旁跪坐著。我正要鉆進去看個究竟,看到月月的表情像是在游戲,再看壯壯正瞇著眼睛笑呢!于是,我不動聲色地退到一旁進行觀察。月月的喊叫聲吸引了另外的孩子,臻臻和琪琪也鉆到了大型玩具底層,進入游戲情境,哼哼呀呀起來,臻臻模仿月月說:“不好了,壯壯死了。嗚嗚……”幾個孩子都跪在壯壯身邊哭喊,壯壯卻始終微笑著閉著眼睛一動不動??磥砗⒆觽冋谕妗八廊恕钡挠螒?。我便小聲說:“啊呀,是不是生病了?快給壯壯治病吧!”聽了我說的話,大家手忙腳亂地給壯壯治病,又摸又揉的。游戲持續(xù)了近十分鐘,壯壯始終沒有起身也沒睜開眼睛。壯壯今天的表現(xiàn)引發(fā)了我的思考,壯壯平時午睡那么吵鬧,怎么勸說都沒有用,今天為什么可以做到長時間不動?壯壯平時很霸道,今天怎么任由同伴七手八腳地對他又揉又摸,還始終保持微笑?我突然閃現(xiàn)一個念頭:他喜歡被包圍、被關(guān)愛的感覺,這次游戲給了他這樣的感受,所以他堅持扮演著某個角色。我回憶起以往他參與游戲的狀況,其實,在很多次游戲中他都在尋找這樣的感受,都在發(fā)出這樣的信號,而我們卻忽視了他的這些行為表現(xiàn)。比如,在娃娃家,壯壯扮演娃娃的角色呼喊著:“媽媽,我餓!”“媽媽”一邊安慰著壯壯一邊把“食物”端給壯壯,壯壯假裝吃著,然后滿足地笑著。每次在這個時候,壯壯就變成了溫和的孩子,不再大喊大叫,不再兇巴巴?;貞泬褖言谟螒蛑械狞c點滴滴,我豁然開朗了。壯壯表現(xiàn)出的強悍、霸道恰恰是他內(nèi)心缺乏安全感的表現(xiàn)。壯壯在游戲中扮演弱者,接納同伴的幫助,感受同伴的關(guān)懷,享受被同伴圍繞的幸福,他渴求更多的關(guān)愛、鼓勵、肯定。
第二天午睡前,我將壯壯摟在懷里,輕聲地給他講《月亮精靈》的故事?!霸铝辆`在夜晚飛到了城市里……它飛到了凡凡家的窗前,看到凡凡正在折小船,凡凡一邊折一邊說,我要把小紙船送給壯壯。”當我提及壯壯兩字時,壯壯在我的懷里微微一笑,然后我繼續(xù)講道:“因為壯壯這幾天在幼兒園里不再大喊大叫了,他會輕輕地說話安靜地睡覺了?!眽褖验]上了眼睛,“小精靈又飛到了妮妮家的窗口,它發(fā)現(xiàn)妮妮正在做蛋糕呢,妮妮一邊做一邊說,我要把蛋糕送給壯壯?!眽褖验]著眼睛,一動也不動,等我講述到“第三個窗口”時,壯壯已經(jīng)睡著了。
孩子有百種語言,有百種表現(xiàn)方式,然而我們在解讀孩子行為的路途上常常會走入誤區(qū),有時我們對孩子的行為的看法過于表面,有時我們對孩子的行為背后的原因關(guān)注不夠,有時我們因為孩子的行為給他們貼了標簽。壯壯的改變,讓我明白教師要用敏感的心去觀察發(fā)現(xiàn),用溫潤的愛去體察感悟。理解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接納孩子的情緒表達,探尋孩子行為背后的緣由,這才是兒童研究者應(yīng)有的態(tài)度。當我們真正讀懂兒童、理解兒童的時候,我們才會自覺地利用一切可能的教育因素去促進孩子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