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靜
摘要:目的:探討絕經后陰道出血的相關性病因。方法:對326例生理性絕經1年以上陰道出血患者進臨床及病理分析。結果:308例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中,生殖器炎癥176例(占57.14%),功能性子宮出血66例(占21.43%),惡性腫瘤32例(占10.35%),其它良性病變34例(占11.07%)。結論:引起絕經后陰道出血最多的原因是生殖器炎癥,對發(fā)病年齡越大,絕經時間越長的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更應警惕其惡性腫瘤的發(fā)生。
關鍵詞:絕經;陰道出血;生殖器炎癥;功能性子宮出血;惡性腫瘤
Cause of disease analysis of Postmenopausal vaginal bleeding
Hou Jing
Gynecological,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sha city, Hunan 410000, China
【Aac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ause correlation of the post-menopausal raginal bleeding. Methods 308 cases of physiological menopause vaginal bleeding were more than 1 year in patients with clinical and pathological analysis. Results 308 cases of vaginal bleeding in post-menopausal patients, 176 cases of genital inflammation (accounting for 57.14%), 66 cases of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accounting for 21.43%), 32 cases of malignant neoplasms (accounting for 10.35%), 34 cases of other benign lesions (accounting for 11.07%). Conclusion The cause of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due to the largest number of genital inflammation, age of onset, the longer the post-menopausal bleeding patients should be alert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malignant tumor.
【Key words】 Menopause; Vaginal bleeding; Genital inflammation; 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Malignant.
【中圖分類號】R27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8-0086-01
絕經后陰道出血(PMB)是指閉經1年以上發(fā)生的陰道出血[1],是老年婦女生殖器疾病常見的癥狀之一,也是婦科惡性腫瘤的常見癥狀,是絕經婦女就診的主要原因,隨著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婦女的壽命延長,老年隊伍越來越龐大,絕經后陰道出血的病例日益增多,其病因變得復雜是,可分為婦科炎癥、內分泌變化以及腫瘤引起[2]。為探討絕經后陰道出血的原因,本文對308例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進臨床分析,現(xiàn)將分析結果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和診斷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婦產科門診及住院診治的308例患者,年齡43~78歲,平均年齡56.8歲,絕經時間1~32年。
1.2 臨床表現(xiàn) 絕經后陰道出血,或者出現(xiàn)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出血量多少不等,或者是陰道血性分泌物,或者伴有下腹脹痛、腰骶部酸痛、外陰搔癢、灼痛、白帶增多、有異味等癥狀。同時伴有其它合并癥(如高血壓、糖尿病等)都占10.06%(31/308)。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進行常規(guī)婦科檢查,選擇進行陰道分泌物涂片、宮頸刮片、盆腔B超、陰道鏡、宮頸活體組織病檢,以超聲、分段性診斷性刮宮、陰道分泌物涂片及病理檢查結果確診。
2 結果
2.1 病理檢查結果 見表1。
從表中可知,生殖器炎癥居第一位,占到57.14%,惡性腫瘤的比例也相當高。
2.2 患者絕經后年限與病理類型的關系 絕經后陰道出血多數發(fā)生在5年內,需惡性腫瘤病變的發(fā)病率隨著絕經年限的延長而增加,宮頸病變絕經年限約平均為13.8年,子宮內膜癌為5.9年,絕經后20年以后,宮頸癌的比率明顯高于子宮內膜癌,分別為40.95%和13.68%。
3 討論
3.1 絕經后陰道出血是一種癥候群 絕經后陰道出血或是血性白帶是婦科常見的癥狀之一,無論是患者還是醫(yī)務人員,都比較重視,它不是由單一的某種疾病引起,而是幾乎包括所有的婦科疾病。本觀察表明PMB最常見的病因是生殖器炎癥和功能性子宮出血,而生殖器炎癥是最主要的病因之一,但是并能包括所有。其次良性或惡性腫瘤也是絕經后陰道出血比較常見。因此,醫(yī)務人員要清楚絕經后陰道出血并不是單一的腫瘤病因,而對于每一位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應首先排除生殖道腫瘤,以防漏診。
3.2 絕經后陰道出血的病因分析和治療 絕經后婦女體內雌激素水平下降,致病菌容易入侵而引起炎癥。但促卵泡激素(FSH)為水平過高,過高的FSH刺激萎縮的卵巢,使卵巢皮質中的間質細胞增生,仍可分泌雌激素而直接作用于子宮內膜,使子宮內膜不同程度的增生性變化,并且絕經婦女來源于腎上腺皮質的少量雌激素,在外周脂肪組織中轉變?yōu)榇仆?,當其水平波動時易造成子宮內膜不規(guī)則出血。因此,對絕經期后陰道出血患者行女性雌激素水平監(jiān)測及激素替代治療(HRT),可以減少老年性陰道炎、宮頸炎、子宮內膜炎所導致的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對于B超提示內膜<5cm者,可暫時不做診斷性刮宮,予以保守治療,并嚴密觀察隨訪,必要時積極行診斷性刮宮以明確診斷。
3.3 絕經后陰道出血與婦科炎癥的有關原因 絕經后由于卵巢功能的衰退,陰道粘膜變薄,雌激素低落,無表層和中層細胞,史有基底層細胞,局部抵抗力差,易受損傷和感染;加之上皮細胞內糖原的消失,PH值上升,為細菌繁殖提供了適宜的環(huán)境,故易發(fā)生粘膜炎癥和毛細血管性出血,表現(xiàn)為陰道分泌物增多且呈血性。此外,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健康及壽命延長,老年性生活增加,對陰道有一定的損傷。近年來認為,應用活菌制劑、陰道益生菌類制劑可調整陰道微生態(tài)失衡,提高局部的免疫力,可預防老年性陰道炎的發(fā)生[3]。在絕經后出血的病因中宮內節(jié)育器發(fā)生錯位、嵌頓,子宮內膜受損出血。因此對絕經婦女臟及時取出宮內節(jié)育器是非常必要的。
3.4 絕經后陰道出血與卵巢內分泌功能有關 絕經后卵巢內分泌功能沒有完全終止,仍分泌少量雌激素,另外腎上腺皮質分泌雌激素,在外周脂肪組織中轉為雌酮,因而子宮內膜在雌激素長期作用下發(fā)生增生,而且由于缺乏孕激素的作用,容易發(fā)生破潰出血。內分泌原因,絕經后婦女雌激素水平低下,使子宮內膜萎縮、變薄,腺體變細,腺管易于阻塞形成腺體囊腫,致小靜脈破裂出血;內膜局部抵抗能力下降,易細菌感染使淺表毛細血管破裂出血。FSH上升,刺激萎縮的卵巢,使間質細胞增生,分泌雌激素,直接作用于子宮內膜致內膜增生及腎上腺皮質分泌雌激素在腺外組織轉化為雌酮,當激素出現(xiàn)波動即發(fā)生出血[4],理論上絕經后卵巢衰竭,子宮內膜不再有增生現(xiàn)象,但在臨床上卻多見增生及增生過長的子宮內膜及絕經后肌瘤不萎縮,可能原因是雌激素腺外轉化的持續(xù)作用,本組有8例分泌期子宮內膜[5]。
3.5 絕經后陰道出血與惡性腫瘤有關 這是因為絕經后,子宮內膜長期單一的受雌激素刺激,出現(xiàn)增生,繼而發(fā)展成癌變。引起絕經后出血的惡性腫瘤以宮頸癌和子宮內膜癌最為多見。長期的雌激素刺激是子宮內膜癌發(fā)病的潛在因素,其出血多系癌組織表面壞死或癌組織浸潤到間質所致。為了預防癌癥的發(fā)生率,建議絕經后的婦女每年進行一次婦科普查。
絕經后陰道出血的早期診斷處理建議,絕經后陰道出血是一種癥狀,以良性疾病及非器質性疾病為主,病因復雜,需要早期診斷,明確病因才能采取正確地治療措施,所以首先應全面詳細詢問病史;認真做婦科檢查,般通過內窺器檢查陰道、宮頸,結合臨床表現(xiàn),診斷陰道炎、宮頸糜爛和息肉似乎不困難,但要注意與生殖道惡性腫瘤相鑒別,絕經后婦女子宮明顯縮小,卵巢也相應萎縮,如發(fā)現(xiàn)子宮增大、飽滿、或能觸及卵巢,均屬異常情況,就做進一步的檢查以明確診斷,須強調對絕經后陰道出血病人應常規(guī)宮頸刮片行細胞學檢查,必要時行分段診刮;合理使用輔助檢查,診斷性刮宮被列為絕經后陰道出血檢查的首選項目,能明確子宮內膜的性質,尤其是在基層醫(yī)院缺乏特殊檢查條件下,診斷性刮宮做病理組織學檢查仍不失為絕經后陰道出血診斷的主要手段,但是診刮屬有創(chuàng)傷性操作,且有一定的漏診率,宮腔鏡檢查被認為是當前診斷宮內病變陽性率最高的手段之一,可以發(fā)現(xiàn)診刮所遺漏的微小病灶。對病因不明的絕經后陰道出血患者可先行陰道B超了解子宮內膜厚度,當子宮內膜厚度≤4cm時,可認為無器質性病變,不需要作診刮,對于子宮內膜厚度超過5cm的患者,要及時進行診斷性刮宮,必要時行宮腔鏡檢查[6],嚴密隨診。
參考文獻:
[1] 葛興林. 絕經后出血的研究發(fā)展.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J], 2000, 16(3): 177.
[2] 倪正君. 陰道不規(guī)則出血160例[J], 臨床醫(yī)學,2009, 29(3): 114-115.
[3] 郝敏, 高瑜. 幾種常見的陰道炎的診治進展[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5, 21(3): 178.
[4] 陶文琪, 劉伯宇. 絕經后陰道出血414例臨床與病理分析[J]. 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 2003, 16(3): 153.
[5] 秦玉潔, 烏日, 薩如蘭. 絕經后陰道出血125例分析[J]. 中國婦幼保健雜志, 2007, 22(1): 138-139.
[6] 吳鳴, 沈鏗, 朗景和. 絕經后子宮出血與子宮內膜癌的相關因素分析[J]. 中華婦產科雜志, 2005, 40(7): 487-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