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麗
摘要:目的:對兩種正畸粘接劑在埋伏牙矯治中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和研究,并對其臨床應用價值進行分析。方法:選擇2012年1月-2012年5月的52例埋伏牙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觀察組26例,對照組26例。觀察組患者使用GC Fuji正畸粘接劑粘接,對照組患者則使用京津釉質粘接劑粘接。2組患者在手術1個星期后需要添加力進行牽引,經過加力后,再分別對兩組患者經過2個月、6個月、12個月的正畸附件脫落率進行比較。結果: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正畸附件脫落率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經過6個月和12個月時的正畸附件脫落率都沒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只有經過2月時的正畸附件脫落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使用GC Fuji正畸粘接劑和京津釉質粘接劑治療埋伏牙都能取得有效的治療效果,雖然兩種粘結劑的長期治療效果相同,但是經過二個月時,使用GC Fuji正畸粘接劑的效果比使用京津釉質粘接劑的好,埋伏牙粘接正畸附件脫落率更低。
關鍵詞:GC Fuji正畸粘接劑;京津釉質粘接劑;埋伏牙
【中圖分類號】R246.8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4)08-0134-01
作為一種在臨床中常見的牙科疾病,埋伏牙不僅會導致患者牙列不整齊和咬合困難,而且會給患者的心理造成陰影,影響其功能[1]。針對GC Fuji正畸粘接劑和京津釉質粘接劑粘接埋伏牙的強度,本文進行了一次比較研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文選擇2012年1月-2012年5月的52例埋伏牙患者為研究對象,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觀察組26例,男性患者15例,女性患者11例,年;對照組26例男性患者14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的年齡都在10-17歲,將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和病情資料等進行對比,不具有顯著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52例患者使用CT檢查以后,發(fā)現(xiàn)其牙齒畸形都超過了短牙根,而對于那些間隙不足的患者,為了讓其埋伏牙有萌出的空間,都使用固定正畸技術幫助其牙列排齊。
1.2 方法
在手術之前,應該先用X線片對患者進行檢查,以便確定其有恒牙胚,對于那些口內阻生牙部位無骨膨隆的患者,則不僅要使用螺旋CT掃描,而且應該重建其埋伏牙冠狀面和矢狀面的三維,這樣就不但可以了解埋伏牙在頜骨內的情況,還能知道周圍牙齒和牙槽骨的關系。在進行牽引助萌術時,首先要確定埋伏牙的位置以及埋伏牙冠根方向,這就需要根據(jù)CT掃描的結果來確定,確定以后才能選擇手術的進路,為了將患者的牙冠露出來,需要將根尖設計向黏骨膜瓣,粘接正畸附件應該在患者止血以后進行,觀察組患者使用GC Fuji正畸粘接劑粘接,對照組患者則使用京津釉質粘接劑粘接。對于觀察組患者,在用GC Fuji正畸粘接劑粘接后還需用光照20秒進行固化,而對照組則在使用京津釉質粘接劑進行粘接時,應該采用標準酸蝕粘接技術。粘接好附件以后,還要在附件上掛橡皮鏈,以便將埋伏牙調整到正確的牽引方向,最后將黏骨膜瓣復位并縫合。做完手術1個星期以后對患者的埋伏牙進行封閉式牽引導萌,輕輕的使用橡皮鏈牽引其向牙弓內移動,之后每過四個星期還需要對其復查一次[2]。
1.3 觀察指標
在對患者埋伏牙治療的過程中,要記下其正畸附件脫落情況,附件在X線片確診時可能會脫落下來,不僅需要重新粘上,而且還需要記下粘接的次數(shù)。為了比較兩組正畸附件的粘接效果,應該分別記下經過2、6、12個月治療時兩組患者埋伏牙正畸附件脫落次數(shù),并分別算出其正畸附件的脫落率[3]。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在對患者的各項資料進行統(tǒng)計分析時,需要采用到SPSS13.0統(tǒng)計學軟件,用t檢驗的方法對計量資料進行檢驗。如果P<0.05,那就說明患者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4]。
2 結果
通過對兩組患者的正畸附件脫落率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只有經過2月時的正畸附件脫落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使用GC Fuji正畸粘接劑和京津釉質粘接劑治療埋伏牙的長期治療效果相同,但是經過二個月時,使用GC Fuji正畸粘接劑的效果比使用京津釉質粘接劑的好,埋伏牙粘接正畸附件脫落率更低。具體情況如表1所示。
3 結論
作為一種牙科疾病,埋伏牙經過閉合牽引助萌術導萌是可以糾正的,在正畸牽引時,應先將牙面上粘接正畸附件,這是能否成功導萌埋伏牙很關鍵的一步,然后慢慢將其牽引到正常牙弓的位置。這種方法在矯治仿照了牙齒正常萌出的過程,因此矯治以后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不僅可以還患者健康,還能讓患者獲得美觀的牙齦。但這種方法也有一個問題,一旦在粘接正畸附件或者掛橡皮鏈牽引時不夠牢固,導致牽引裝置脫落,那么就只能再做一次手術重新將牽引裝置放置上去,這樣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還會使得矯治進程延長[5]。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使用GC Fuji正畸粘接劑粘接,對照組患者則使用京津釉質粘接劑粘接,經過12個月的臨床觀察發(fā)現(xiàn)經過二個月時,使用GC Fuji正畸粘接劑的效果比使用京津釉質粘接劑的好,這可能是因為在使用京津釉質粘接劑時,對操作過程和牙面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從而導致其效果不佳。
綜上所述,使用GC Fuji正畸粘接劑和京津釉質粘接劑治療埋伏牙都能取得較為滿意的治療效果,但是經過二個月時,使用GC Fuji正畸粘接劑的效果比使用京津釉質粘接劑的好,埋伏牙粘接正畸附件脫落率更低。
參考文獻:
[1] 楊廷勇,鄧如菊.樹脂加強型玻璃離子水門汀聯(lián)合新型自酸蝕劑用于托槽的粘接[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11,13(34):6729-6732.
[2] 張俐,吳文剛.開窗助萌矯治上前牙埋伏阻生8例[J].大理學院學報,2011,4(增刊):57-61.
[3] 安志良,胡玉柱,詹 穎.上頜埋伏阻生前牙的封閉牽引導萌治療[J].現(xiàn)代口腔醫(yī)學雜志,2012,17(6):529.
[4] 楊建浩,孔衛(wèi)東.固定正畸技術矯治上頜前牙埋伏阻生 16例[J].河南醫(yī)學研究,2011,14(3):261-262.
[5] 蘇強安,陳桂軍.上頜埋伏牙的正畸牽引治療[J].海南醫(yī)學,2012,15(8):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