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志春
當前的教育重視分數(shù)而忽視了能力;重視智育而忽視了德育。學生在枯燥的題海里廝殺,教師在繁重的批改中鏖戰(zhàn)。久而久之,學生厭學;教師厭教。我們捫心自問,我們的教育將向何處發(fā)展?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曾說過:“教育的唯一工作與全部工作可以總結(jié)在這一概念之中——道德?!苯逃母揪驮谟趫猿值掠刃械慕逃l(fā)展戰(zhàn)略。走進學校,看到的是彬彬有禮的學生,朝氣蓬勃的學生,健康向上的學生,樂學善思的學生。我們在贊嘆之余不禁發(fā)問:是什么力量在影響著學生?
一、做文明學生
走進學校聽不到學生說臟話,學生見到客人彬彬有禮,落落大方。這并不是學生在生硬的去做,而是做的自然,這是養(yǎng)成的習慣。習慣決定命運。
學生做好身邊的小事。見到師長問好,別人的幫助心懷感激,認真做好值日工作,甚至擦黑板時都輕輕的擦,以免灰塵太大。走廊的誠信超市無人賣貨,學生看標價買物品,錢放到箱里。學生在樓道里輕聲慢步,自然成排。廁所里見不到學生吸煙,學生已養(yǎng)成文明上廁所的習慣。
習慣的養(yǎng)成決非一朝一夕,而關(guān)鍵在于堅持,在于教師的引導,在于學校的工作方法。學生舉止文明得體,不僅關(guān)乎校風,而且也影響著學生的一生的發(fā)展。
二、做有志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十分重要的是,關(guān)于祖國的豪言壯語和崇高理想在我們學生的意識中不要變成響亮的然而是空洞的辭藻,不要使它們由于一再重復而變得黯然失色、平淡無奇。讓孩子們不要去空談崇高的理想,讓這些理想存在于幼小心靈的熱情激蕩之中,存在于激奮的情感和行動之中,存在于愛和恨、忠誠和不妥協(xié)的精神之中?!?/p>
學生之所以朝氣蓬勃,關(guān)鍵在于他們有理想,有抱負。他們每天都進行精神充電,讀感人的故事,讀勵志的故事,寫出自己的感悟,看似簡單的環(huán)節(jié),而天天堅持去做,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會熱情激蕩,精神振奮。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藝術(shù)的本質(zhì)不在于傳授的本領(lǐng),而在于喚醒、激勵、鼓舞。”學生的內(nèi)心充滿著上進的激情,需要教師喚醒、激勵、點燃。只要有了動力,還有什么做不到呢?
三、做強健學生
生命在于運動。擁有強健的身體,才能更好的學習工作。
走進學校,學生做操整齊有力,精神抖擻。在平時的訓練中,嚴格要求,訓練到位,才能達到如此的標準。學生每學期都要進行步行20公里訓練,學校給每名學生發(fā)放一瓶礦泉水,兩個面包。路線的選擇也不是平坦的柏油大道,而是崎嶇艱險的崇山峻嶺。此項活動既鍛煉了學生的身體,又磨練了學生的意志。
我們時常感嘆學生的體質(zhì)太差,而我們又何嘗不是在侵占著學生的活動時間,更是不敢去搞親近大自然的戶外活動,前怕狼,后怕虎,總擔心安全問題,溫室里的幼苗又怎能禁得住風吹雨打?
四、做樂學的學生
興趣是成功的先導。學生只要樂意去做一件事,就會想方設(shè)法去做好。
走進學校,看到的是小組合作探究學習。學生課上展示激情洋溢,課上兵教兵,學生求知欲強烈,教師適時點撥引導,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這樣的課堂才是尊重學生的表現(xiàn)。
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要想完成高效課堂,就要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小組合作學習,學生互幫互助,各小組競爭評比,學生樂于參與,在輕松快樂中學習,效率又怎能不高?
學校對學生的評價機制就是評星晉級。只要學生做好每一件小事就可以加星。學生目標明確,晉級后就可以成為學校的形象大使,帶著父母走紅地毯,校長親自接見,合影留念,并頒發(fā)獎學金。這對學生來說是無上光榮,家長也無比自豪。用積極向上大的環(huán)境帶動個體的向上精神,學校和家庭教育緊密結(jié)合,同樣也帶動了社會的教育影響,學生面對的是越來越上進的教育環(huán)境,這樣的教育能沒有成果嗎?
學無止境,教無定法。不單單是針對教育學生的教育者,對于長期投入教育管理的領(lǐng)導更應這樣,從上到下,群策群力,不斷實踐不斷完善,從實踐中不斷摸索、修正、完善。我認為世上沒有一層不變的教育模式,只有適合每個學生的教育才算是好的教育。經(jīng)驗啟示我們:只要我們把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在潛移默化中教育學生,學生舉止文明,志向遠大,身體強健,樂學善思,學生就會大有發(fā)展,國家就大有希望。
教育的完成要靠教育工作者。我作為一名教育者義不容辭要擔負起自己的責任。我堅信——教師是我光榮的選擇!我懂得:我的肩頭從此負有多少生命的重托!走上這個神圣的崗位,我的每時每刻都在傳承文明的薪火,我的一言一行都應成為下一代的楷模,我知道:學生對我很重要,我對學生很重要。因此,對放棄責任的誘惑,我必須拒絕;對違背良知的利益,我必須割舍。為孩子們付出所有,是我最高的準則。即使面對誤解和委屈,我仍將恪守崇高的職業(yè)道德。用智慧去開啟智慧,用愛心托起愛心,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為他們構(gòu)筑邁向成功的基座。我要始終具備與職業(yè)相稱的能力,以終身學習完善和超越自我。忠誠教育事業(yè),是我莊嚴的承諾!“天空不留下鳥的痕跡,但我已飛過?!敝灰遗?,我奮斗,心中想著學生,扎扎實實地工作,我相信,我既然選擇了教育,我就要注定為教育事業(yè)奉獻終生,我會堅守這一不變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