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向濤 許 追 歐 都 許丹丹 楊 莉 齊亞銀 (新疆石河子大學動物科技學院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H9亞型屬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主要侵害雞的呼吸系統(tǒng),如果肉禽飼養(yǎng)場發(fā)生本病,易繼發(fā)大腸桿菌病等疾病,造成較高的死淘率。目前國內禽流感H9亞型屬于非強制性免疫范圍,為了防止禽流感H9亞型病毒感染帶來嚴重的經(jīng)濟損失,免疫控制是最經(jīng)濟、最有效的措施。商品代肉雞飼養(yǎng)周期短,短期內疫苗免疫的次數(shù)和種類較多,制定合理有效的免疫程序非常重要。本研究擬檢測本地區(qū)規(guī)模肉雞場其H9亞型抗體效價,抗體進行跟蹤監(jiān)測,以期找出免疫抗體的消長規(guī)律和確定最佳的免疫時間,為制訂的免疫程序提供試驗依據(jù)。
1%雞紅細胞液,新城疫-H9禽流感二聯(lián)苗,H9亞型A I V診斷抗原,阿氏液,PBS液。
U型或V型微量反應板、微量移液器、槍頭。
用注射器吸取阿氏液約1mL,取至少2只SPF雞,采血約2~4mL,與阿氏液混合,放入裝10mL阿氏液的離心管中混勻。
將離心管中的血液經(jīng)1500~1800r/min離心8min,棄上清液,沉淀物加入pH 7.2,0.01mol/LPBS液,輕輕混合,再經(jīng)1500~1800 r/min離心8分鐘,用吸管移去上清液及沉淀紅細胞上層的白細胞薄膜,第三次洗滌,輕輕混合后,再經(jīng)1500~1800 r/min離心10分鐘,棄去上清液,準確觀察刻度離心管中紅細胞體積(mL),加入9倍體積(mL)的PBS,用吸管反復吹吸使PBS與紅細胞混合均勻。取混合均勻的10%雞紅細胞懸液1m L,加入9m LPBS,混合均勻即可。
從4個實驗基地,隨機各選取一棟雞舍,分別對7、14、21、28日齡及出欄的商品雞群采取翅下靜脈采血,每棟抽血樣30份,共采血樣600份,對血樣分離血清共480份,分離的血清置-20℃保存待檢。這些基地的雞群,在1日齡時進行H9亞型禽流感滅活疫苗免疫。
1.5.1 血凝實驗
(1)取96孔反應板1塊置于水平實驗臺上在第1排1~12孔內加入25μL生理鹽水。
(2)在第1孔內加入H9亞型A I V診斷抗原25μL混勻后吸出25μL加入第2孔內再混勻后吸出25μL加入第3孔內,依此類推至第11孔時棄掉25μL,第12孔不加作對照孔。
(3)在1~12孔均加入25μL1%的雞紅細胞懸液。
(4)震蕩后室溫下放置30min后依次觀察結果。
1.5.2 血凝抑制實驗
(1)配置4單位抗原。
(2)在1~12孔內加入25μL生理鹽水。
(3)在第1孔內加入H9亞型AIV抗血清25μL,混勻后吸出25μL加入第2孔內,再混勻后吸出25μL加入第3孔內,依此類推至第11孔時棄掉25μL,第12孔不加血清作為抗原對照孔。
(4)在1~10孔內均加入H9亞型流感病毒4單位抗原25μL,第11孔加入SPF雞血清做陰性對照孔,第12孔加生理鹽水25μL作空白對照孔。震蕩后室溫靜止作用5min。
(5)在1~12孔內均加入1%雞紅細胞懸液25μL震蕩,室溫下放30min后依次觀察結果。
1.5.3 結果判定依據(jù)
以完全抑制4HAU抗原的最高血清稀釋倍數(shù)判為該血清的H I效價。當陽性對照血清的H I效價與已知效價誤差不超過1個滴度,陰性對照血清效價不高于1log2時,試驗方可成立。被檢血清H I效價≤3log2判為陰性;=4log2判為可疑;≥5log2判為陽性。
用EXCEL軟件進行原始數(shù)據(jù)處理,用SPSS11.5對試驗數(shù)據(jù)進行方差分析。求效價平均值、離散度。
通過試驗測定肉仔雞的母源抗體滴度在7日齡時相對不高但整齊均勻,7日齡的效價主要集中在4~6log2之間,通過計算1~4基地的離散度對比可知,抗體效價整體比較集中,平均值為5 l o g2(見表1)。
14日齡肉仔雞的母源抗體較7日齡時下降很多,在2log2左右,平均值為2.1log2,表明1~14之間肉仔母源抗體下降速度較快,并且抗體效價較低,離散度比較高,表明各個雞群的機體差異較大(見表2)。
表1 7日齡抗體效價
表2 14日齡抗體效價
表3 21日齡抗體效價
表4 28日齡抗體效價
表5 出欄時抗體效價
同7日齡和14日齡相比,21日齡的雞群抗體效價已經(jīng)處在一個較低的水平,在此階段以及前后幾天,雞群對H9亞型流感病毒處于易感期(見表3)。
同21日齡相比,此日齡的抗體滴度明顯升高,表明免疫后集體已經(jīng)開始產生免疫應答,從離散度上看,離散度較21日齡小,4log2以下的比例相對較多(見表4)。
此階段,抗體滴度已經(jīng)處于一個相對高的水平,基本處于7log2水平,從離散度水平可知,抗體效價整體比較高且集中。說明雞群整體免疫效果理想,但仍有個別雞群抗體效價較低。其原因可能是部分雞群機體體質差,個別漏免,或免疫失敗,同時與雞群所處環(huán)境差異有關(見表5)。
表6 白羽肉雞養(yǎng)殖場的免疫程序
由圖1可知,該免疫程序合理,但整體水平較好,現(xiàn)有的免疫程序產生的抗體可以滿足生產需求。
實驗結果表明,對肉仔雞而言,抗體水平一般在5~7天H I抗體平均水平為4~5 l o g2,在14天左右H I水平平均在2 l o g2,42天左右H I水平平均在6~8 l o g2之間,且分布在0~10之間,均勻度較差,肉仔雞在20天前有母源抗體的存在可以一定程度上抵抗外來病毒的感染,在20~28天母抗體降至最低(平均H I在1~2 l o g2左右),所以此階段為危險期。根據(jù)試驗和飼養(yǎng)實踐總結,對肉仔雞而言,重點應落實一個“防”字,本著一個“早發(fā)現(xiàn)早治”的原則,在預防方面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做好工作。
圖1 不同日齡H9亞型禽流感抗體效價
(1)做好場區(qū)清理、凈化和隔離工作,確保場區(qū)內無H9亞型禽流感病毒的存在,確保所有進場的車輛、人員、物品都是安全的,確保攜有病毒的人員和物品與雞群徹底隔開。
(2)做好各項免疫,確保雞群有較好的抗病力。
(3)做好藥物的預防工作,制訂合理的投藥計劃,有計劃有目的用藥,制訂適合肉雞的藥物預防計劃,藥品可以自主選擇,把握好用藥時間和階段。
(4)加強飼養(yǎng)管理,減少雞群各種應激。
對本地區(qū)規(guī)?;唐反子鹑怆u養(yǎng)殖場11日齡免疫前后雞群的H9亞型禽流感H I抗體的消長規(guī)律進行調查可知:H9亞型H I抗體滴度在11日齡前離散度較小,抗體滴度趨于集中,均勻度較好,11日齡免疫后個體H9亞型H I抗體滴度均勻度較差,尤其在21日齡時,這可能與IBD等免疫對H9免疫有一定的影響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