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秀洋,石 潔,胡元會
高血壓前期是指收縮壓(SBP)在120 mmHg~139 mmHg和(或)舒張壓(DBP)在80mmHg~89mmHg,即從正常血壓到確診高血壓的過渡階段[1]。這一概念由美國高血壓預防、診斷、評價與治療聯(lián)合委員會的第7次報告(JNC7)于2003年首次提出。JNC7之所以提出高血壓前期這一分類,即是因為認識到高血壓前期和心血管疾病的關系,這一分類的提出也表明降低普通人群血壓水平并預防高血壓進一步發(fā)展的必要性。高血壓前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且目前缺乏有效干預高血壓前期的方案。本研究根據(jù)中醫(yī)理論,提出使用中藥降壓茶干預高血壓前期患者的設想,采用中藥降壓茶治療肝經(jīng)郁熱證高血壓前期患者,觀察中醫(yī)證候療效及高血壓前期的轉歸,尋找中醫(yī)藥干預高血壓前期的方向,為中醫(yī)“治未病”提供依據(jù),為防止高血壓前期人群進展為高血壓病或出現(xiàn)心腦血管事件做出有益的探索。
1.1 一般資料 2008年11月—2010年12月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心內(nèi)科門診部符合肝經(jīng)郁熱證高血壓前期診斷的患者150例,男79例,女71例,年齡35歲~68歲(46.7歲±10.6歲)。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業(yè)標準·中醫(yī)證候診斷標準》肝經(jīng)郁熱證診斷標準:脅肋脹痛,急躁易怒,口干口苦,頭目脹痛,失眠多夢,耳暴鳴暴聾,舌紅苔黃,脈弦數(shù)。排除合并有心、腦、肝、腎和造血系統(tǒng)等嚴重原發(fā)疾病,精神病患者,過敏體質或對本藥過敏者。
1.2 方法
1.2.1 血壓監(jiān)測 測量患者血壓時要求病人在安靜的房間靜息5min后開始測量;至少測量兩次,間隔1min~5min重復測量,取2次讀數(shù)的平均值。如果SBP或DBP的2次讀數(shù)相差5 mmHg(1mmHg=0.133kPa)以上,應再次測量,取3次讀數(shù)的平均值。
1.2.2 分組及治療方法 采用隨機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生活方式干預組(干預組)及治療組(生活方式干預+中藥降壓茶組),觀察中醫(yī)證候療效、高血壓前期的轉歸及中藥降壓茶的安全性等。中藥降壓茶是由江陰天江藥業(yè)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免煎劑:野菊花10g,鉤藤10g,決明子10g。每次1袋,每天2次。生活方式干預包括:①合理膳食??刂颇芰康臄z入,提倡吃復合糖類及蔗糖;限制脂肪的攝入;適量攝入蛋白質;多吃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品;限制鹽的攝入量;多吃新鮮蔬菜、水果;適當增加海產(chǎn)品攝入。②適量運動。建議患者做有氧運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騎自行車和游泳等。③戒煙限酒。④心理平衡。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培養(yǎng)對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的良好適應能力,避免情緒激動及過度緊張、焦慮,遇事要冷靜、沉著;當有較大的精神壓力時應設法釋放,向朋友、親人傾吐或鼓勵參加輕松愉快的業(yè)余活動,將精神傾注于音樂或寄情于花卉之中,使自己生活在最佳境界中,從而維持穩(wěn)定的血壓。
1.3 療效判定標準
1.3.1 臨床轉歸標準 各組肝經(jīng)郁熱證高血壓前期患者3個月后臨床轉歸分為3種情況:進展為高血壓?。蝗蕴幱诟哐獕呵捌?;達到理想血壓水平(<120/80mmHg)。
1.3.2 中醫(yī)證候療效 顯效:主次癥基本或完全消失,治療后證候積分為0 或減少≥70%;有效:治療后證候積分減少≥30%,<70%;無效:治療后證候積分減少不足30%;加重:治療后證候積分超過治療前積分。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1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shù)資料用卡方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3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3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3組一般資料比較
2.2 3組患者證候療效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干預組及治療組顯效率、有效率及總有效率均明顯升高,無效和加重比例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干預組比較,治療組顯效率、總有效率明顯升高,無效比例明顯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3組證候療效比較 例(%)
2.3 3組患者臨床轉歸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干預組及治療組進展為高血壓的比例明顯降低,達到理想血壓的比例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干預組比較,治療組進展為高血壓的比例有下降趨勢,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達到理想血壓的比例明顯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3組臨床轉歸比較 例(%)
2.4 安全性觀察 3組患者療后均未發(fā)現(xiàn)明顯不良反應。
高血壓是臨床常見病、多發(fā)病,是最常見和可控的心血管病危險因素。為了強調(diào)高血壓的一級預防,即把心血管疾病的防治從防發(fā)病前移到防危險因素,2003年5月21日美國高血壓預防、診斷、評價與治療聯(lián)合委員會的第7次報告提出了“高血壓前期(Prehypertension)”的概念,它是指收縮壓在120mmHg~139mmHg和(或)舒張壓在80mmHg~89mmHg,即從正常血壓到確診高血壓的過渡階段。我國在2010 年重新修訂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時,仍將血壓分為正常血壓、正常高值和高血壓三類,其中“正常高值”即等同于JNC-7提出的高血壓前期[2]。有研究顯示:處于120~139/80~89mmHg范圍內(nèi)的血壓者未來發(fā)生高血壓的危險是血壓處于更低水平者的2倍;在血壓的全程范圍,自115/75mmHg開始直至185/115mmHg,血壓每增加20/10mmHg,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就增加1倍,55 歲血壓正常者以后的25年中發(fā)生高血壓的危險率為90%。因此,如何對高血壓前期進行干預,以預防高血壓及心血管病的發(fā)生,已經(jīng)成為目前臨床研究的熱點。
對于高血壓前期人群指南推薦給予改變生活方式進行干預,對于合并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者推薦給予藥物治療,而對于無糖尿病和慢性腎臟病者是否給予藥物治療尚存在爭議。中醫(yī)藥干預高血壓前期的研究較少,目前市場上有許多保健茶,具有降壓消脂的作用,如:菊槐茶(選用菊花、槐花、綠茶等),二子茶(選用決明子、枸杞子、冰糖等),夏枯草降壓茶(選用夏枯草、車前草等),決明羅布麻茶(選用決明子、羅布麻等),具有平肝潛陽的作用,適用于肝陽上亢類患者,癥見頭痛頭暈、面紅目赤、頭重腳輕、手抖肢麻、口苦便秘等;枸杞?jīng)Q明茶(選用枸杞子、決明子、菊花、槐花),桑寄生茶(選用桑寄生、夏枯草),黃精四草湯(選用黃精、夏枯草、益母草、車前草、豨薟草等)具有滋養(yǎng)肝腎,平肝降壓的作用,適用于陰虛陽亢類患者,癥見眩暈耳鳴、視物模糊、腰腿酸軟無力、面紅口干等;山楂荷葉茶(選用生山楂、荷葉、蜂蜜等),山楂首烏茶(選用生山楂、何首烏等),菊花山楂茶(選用菊花、茶葉、山楂等),三寶茶(選用菊花、羅漢果、普洱茶等)具有降脂減肥、減輕體重的作用,有利于降低血壓。但以上多為驗方報道,缺乏設計嚴謹?shù)呐R床試驗研究。吳輝等[3]選取80例有癥狀的高血壓前期患者,在改善生活方式基礎上聯(lián)合降壓中藥調(diào)平康片進行了短期干預療效觀察,中醫(yī)癥狀積分改善明顯,癥狀明顯改善。李洪波等[4]用益氣健脾方對高血壓前期人群血壓影響因素進行干預,結果發(fā)現(xiàn),益氣健脾方對高血壓前期人群的血壓、血糖、血脂、體重均有一定的干預作用。
本研究中,中藥降壓茶由野菊花、鉤藤、決明子免煎劑各10 g(每一袋的含量)組成。其中,鉤藤性甘,微寒,歸肝、心包經(jīng),可熄風止痙,清熱平肝,主治肝經(jīng)有熱或肝陽上亢之頭痛目眩,能降低血壓,可治肝熱陽亢之高血壓??;決明子性甘、苦,微寒,歸肝、心包經(jīng),可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野菊花性辛、甘、苦,微寒,歸肝、肺經(jīng),可疏散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主治肝陽上亢頭眩及肝經(jīng)風熱目赤腫痛。三藥共奏清肝平肝、降低血壓的作用,可用于肝經(jīng)郁熱證高血壓前期患者。
現(xiàn)代研究表明,鉤藤中所含鉤藤堿、異鉤藤堿、鉤藤總堿及非生物堿均有降壓及負性心率作用,其中以異鉤藤堿作用最強,直接擴張小血管,且對多種激動劑所致血管收縮有效[5]。野菊花含有多種化學成分,具有抗炎和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在心血管系統(tǒng)能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和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性,增加氧自由基清除,增加一氧化氮濃度,保護血管內(nèi)皮、舒張血管而降低血壓[6]。決明子中所含蒽醌類化合物可清除氧自由基,降低脂質過氧化物的生成量,通過抗氧化損傷從而保護血管內(nèi)皮,增加一氧化氮分泌,從而發(fā)揮擴血管降壓作用[7]。
本課題根據(jù)中醫(yī)理論,以中醫(yī)“治未病”思想為指導,在干預生活方式基礎上加用中藥降壓茶治療肝經(jīng)郁熱證高血壓前期患者,觀察中醫(yī)證候療效及高血壓前期的轉歸,尋找中醫(yī)藥干預高血壓前期的方向。本研究發(fā)現(xiàn),中藥降壓茶結合生活方式干預能夠明顯改善肝經(jīng)郁熱證高血壓前期患者的中醫(yī)證候,能夠明顯延緩肝經(jīng)郁熱證高血壓前期患者發(fā)展為高血壓的進程,且無明顯不良反應。其作用機制可能與抗炎、抗氧化、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及交感神經(jīng)系統(tǒng)活性、增加一氧化氮濃度等有關,具體作用機制有待進一步研究。
[1] 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R,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l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 7report[J].JAMA,2003,289:2560-2572.
[2]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修訂委員會.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1,39(7):579-616.
[3] 吳輝,丁有欽.調(diào)平康聯(lián)合生活方式干預高血壓前期患者的短期療效觀察[J].湖北中醫(yī)雜志,2011,33(1):6-8.
[4] 李洪波,岳桂華,羅莎,等.益氣健脾方對高血壓前期人群血壓影響因素的干預作用[J].新中醫(yī),2011,43(2):25-26.
[5] 王盟,劉衛(wèi).鉤藤總生物堿的研究進展[J].實用醫(yī)藥雜志,2008,25(3):360-362.
[6] 張曉媛,段立華,趙丁.菊花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的研究[J].時珍國醫(yī)國藥,2008,19(7):1702-1704.
[7] 成光宇.決明子的藥理作用與臨床應用[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0,8(30):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