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兵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qū)人民醫(yī)院 骨科,貴州 遵義 563000)
經傷椎椎弓根植骨結合椎弓根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
杜 兵
(貴州省遵義市紅花崗區(qū)人民醫(yī)院 骨科,貴州 遵義 563000)
目的探討經傷椎椎弓根植骨結合椎弓根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效果。方法篩選我院收治的胸腰椎骨折8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觀察組采用經傷椎椎弓根植骨內固定法治療胸腰椎骨折;對照組采用單純經后路椎弓根釘內固定方法治療。分析兩組患者術前術后,出院后隨訪的椎體高度、脊椎活動能力、Cobb角的矯正及臨床癥狀的改善情況,確定治療總有效率。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脊椎活動能力、椎體高度變化情況、后突角的矯正情況等較對照組具有明顯優(yōu)勢,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觀察組治療后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經傷椎椎弓根植骨結合椎弓根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具有重建效果好、穩(wěn)定性高、術后功能恢復性較好,并發(fā)癥較低。
經傷椎椎弓根植骨;椎弓根釘內固定;胸腰椎骨折
胸腰椎骨折是較為常見的脊柱骨折,通常是由外力造成胸腰椎連續(xù)性的破壞骨折,其主要致傷因素是高能性損傷,例如車禍、高處墜落,擠壓傷等[1-2]。臨床上通常采取經后路椎弓根釘內固定的方法治療胸腰椎骨折,本文就經傷椎椎弓根植骨結合椎弓根釘內固定與單純經后路椎弓根釘內固定治療方法進行討論,探討其治療胸腰椎骨折的臨床效果,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篩選我院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胸腰椎骨折患者84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入院后經臨床癥狀檢查、X線影像檢查確診為胸腰椎骨折。其中男性患者53例,女性患者31例,年齡在26~68歲,平均年齡為(32.3±2.1)歲,病程時間為2~26 h,平均病程為(4.3± 0.5)h。其中患者胸腰椎骨折部位T11處11例,T12處25例,L1處26例,L2處10例,L3處3例,L4處6例。隨機將所有患者分成兩組,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各42例,使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程、胸腰椎骨折部位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實驗數(shù)據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患者一經確診收治入院后,立即對其進行檢查后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行經傷椎椎弓根植骨結合椎弓根釘內固定手術,患者全麻麻醉后,安置其手術體位,在C形臂透視介入下對傷椎進行定位,以傷椎為中心后正中切口,常規(guī)剝離雙側骶棘肌,暴露傷椎及其上下各一椎體的椎板及關節(jié)突,使用后路脊柱釘棒系統(tǒng),在骨折椎體上下相鄰椎體植入椎弓根螺釘,C形臂透視證實椎弓根螺釘位置滿意,術前無脊髓及神經損傷者直接行傷椎復位。對于合并脊髓或神經損傷者,須行傷椎椎板切除減壓,經此沖壓或摘除后壁骨折塊,平整后壁。然后采用武漢德骼拜爾公司生產的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粒經傷椎椎弓根孔運用推入棒進行填塞壓實植骨,再次X線觀察,效果滿意后置引流管并關閉創(chuàng)口;對照組未行傷椎植骨患者手術方案的麻醉、體位、內固定方法均與觀察組相同。術后12個月進行隨訪復查,統(tǒng)計治療結果。
1.3 效果評價標準[3]
患者植骨愈合良好,骨折無移位,脊柱活動能力正常,胸腰椎骨折病狀消失記為顯效;患者植骨骨折愈合較好,脊柱功能性和神經有所改善,胸腰椎骨折病狀緩解記為有效;患者骨折移位,植骨不合,脊柱活動能力障礙記為無效??傆行?顯效率+有效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對實驗中采集到的數(shù)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手術前后后椎體高度壓縮率、Cobb角度,及12個月后的復查結果:于術后進行椎體高度壓縮率、Cobb角度的術前術后比較,并與12個月后的復查數(shù)據比較,結果情況見表1。通過表1的計算可知,觀察組手術后椎體高度壓縮率、Cobb角度較對照組具有明顯優(yōu)勢,且復發(fā)率較低,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總有效率的比較:治療后12個月對患者的治療后總有效率的計算,結果情況見表2。通過表2對比可知,觀察組的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胸腰椎骨折多為高能性損傷,常見于車禍、高處墜落、嚴重擠壓傷等,多伴有其他部位特別是脊背部韌帶、軟組織的損傷,導致韌帶對脊柱的牽拉失調,加重病情,使傷椎部位畸形病情加重,對傷椎處神經根的損傷加大[4]。并且由于脊柱的多向性、旋轉、扭曲運動,其功能性較為復雜,神經損傷的功能性恢復較為困難,給臨床上治療胸腰椎骨折帶來困難和挑戰(zhàn),傳統(tǒng)的經后路椎弓根釘棒系統(tǒng)內固定是治療胸腰椎骨折的常用方案,本次實驗旨在探討經傷椎椎弓根植骨結合釘棒系統(tǒng)內固定在治療胸腰椎骨折上的臨床效果。
表1 兩組患者術后脊椎指標的比較情況
表2 兩組患者總有效率的比較[n(%)]
采用經傷椎椎弓根植骨結合椎弓根釘內固定方法進行手術,可恢復患者脊柱的穩(wěn)定性,維持傷椎部位的三維支撐和固定,脊柱骨折前期的穩(wěn)定性來自器械的內固定,起到短期固定作用,為骨折愈合提供條件,永久的固定必須是脊柱自身力量-傷椎的自然愈合,經傷椎椎弓根植骨能有效充填傷椎的骨缺損,利于維持傷椎的高度,減少內固定器械的應力,可以恢復傷椎前中柱的穩(wěn)定性促進融和固定,避免形成“蛋殼樣椎體”。早期的固定和支撐能夠重建脊柱自身生物力學穩(wěn)定性。而當患者進行直立行走或正常生理活動時,易發(fā)生傷椎移位、斷釘,Cobb角度增大等情況,導致治療效果不佳。因此在進行椎弓根釘內固定時經傷椎椎弓根植骨融合,可有效緩解螺釘承重壓力,有效重建傷椎的穩(wěn)定性,恢復椎體的正常高度和Cobb角度,無繼發(fā)性傷椎移位、脊髓神經功能性喪失等[5]。
通過此次實驗,可確定經傷椎椎弓根植骨結合椎弓根釘內固定術應用在治療胸腰椎骨折患者,具有堅強固定、重建生物力學穩(wěn)定性、術后復發(fā)率低、脊髓神經功能恢復較好減少內固定失效發(fā)生的優(yōu)點,具有臨床推廣的價值。
[1] 李方財,陳其昕,陳維善,等.經皮椎弓根螺釘內固定結合椎體內植骨治療胸腰椎骨折[J] .中華骨科雜志,2011,31(10):1066-1071.
[2] 王洪偉,李長青,周躍.微創(chuàng)后路椎弓根螺釘技術治療胸腰椎骨折研究進展[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21(2):137-140.
[3] 陸孟旭,熊波.經皮椎弓根螺釘技術治療胸腰椎骨折[J] .吉林醫(yī)學,2012,33(2):344-346.
[4] 勞克誠,張斌,盧廷勝,等.后路環(huán)形減壓傷椎植骨內固定治療胸腰椎爆裂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11,26(7):613-614.
[5] 呂夫新,黃勇,張強,等.椎弓根定結合傷椎固定治療胸腰椎爆裂性骨折[J].中國骨與關節(jié)損傷雜志,2008,23(1):46-47.
R683.2
B
1671-8194(2014)23-019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