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卓
(賀州市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廣西 賀州 542899)
2925例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調查分析
李金卓
(賀州市人民醫(yī)院藥劑科,廣西 賀州 542899)
目的調查分析我院Ⅰ類切口手術圍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情況,對其合理性進行評價,以提高抗菌藥物合理使用水平。方法采用回顧性調查方法,選取我院2013年出院2925例Ⅰ類切口手術患者,對其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進行分析。結果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達45.4%;涉及4大種類(頭孢菌素類、頭霉素類、林可酰胺類、青霉素類)抗菌藥物,使用頻率最高的是頭孢唑啉(57.9%)和頭孢呋辛鈉(23.9%);用藥時機合理率為92.8%,療程合理率為41%,24 h內停藥的病歷中,術前僅用一次的占77.4%??咕幬镔M用占藥品總費用的8.29%。結論我院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的比例較高,藥物選擇不當、給藥劑量偏大、給藥時間長等情況依然存在,必須進一部加強學習培訓,加強監(jiān)管,以提高醫(yī)院合理用藥水平。
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
感染是外科手術患者常見的并發(fā)癥??咕幬锸桥R床應用最廣泛的藥物之一,圍術期合理應用抗菌藥物可顯著降低外科手術后感染的風險,但不合理應用可導致各種不良后果如增加藥品不良反應、誘導細菌耐藥、增加患者經濟負擔以及治療失敗等[1]。為貫徹落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的相關規(guī)定,了解我院Ⅰ類切口手術抗菌藥物的使用情況,規(guī)范抗菌藥物的預防使用,調查分析了我院2013年Ⅰ類切口手術病歷,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我院201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出院的2925例Ⅰ類切口手術患者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情況。男1582例,女1343例,男女比例為1∶17;年齡1~75歲。平均年齡為(35.2±15.8)歲。最短住院時間5 d,最長住院時間28 d,平均住院時間(9.37±4.3) d。所有患者術前均未出現發(fā)熱、WBC升高等感染跡象。涉及普通外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骨科、心胸整形外科、眼科六個科室。所有入選的Ⅰ類切口手術病均為預防用藥;術后切口愈合及疾病轉歸情況,全部為甲級愈合;無感染發(fā)生。其中不包括術前已存在感染(白細胞總數>10.0×109/L,中性粒細胞百分比>70%,體溫≥37.5 ℃)或已經使用抗菌藥物的病歷。
1.2 方法
按我院自制的《Ⅰ類切口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調查表》進行統計、回顧性分析和評價,收集患者一般信息(住院科室或病區(qū)、住院號或病歷號、性別、年齡、入院時間、出院時間、主要診斷、住院總費用、藥品總費用、抗菌藥物總費用、術前全身有無感染);手術信息(手術名稱、切口類別、手術日期、手術出血量、手術持續(xù)時間、切口愈合情況);抗菌藥物應用信息(抗菌藥物名稱、用法用量、首劑或術中給藥時間、術前、術中或術后用藥情況、術后用藥持續(xù)時間、聯合用藥和用藥效果等)。
1.3 抗菌藥物使用合理性評價依據
根據《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圍手術期預防應用抗菌藥物指南》、《衛(wèi)生部辦公廳關于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和2013年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方案等,對圍手術期抗菌藥物使用合理性進行分析評價[2-4]。
2.1 手術名稱分布和抗菌藥物預防使用比例
調查六個科室,主要涵蓋7種手術名稱共2925例Ⅰ類切口手術病歷,抗菌藥物預防使用率為45.4%(1328/2925)。各手術抗菌藥物預防用抗菌藥物比例見表1。
表1 手術名稱分布和抗菌藥物預防使用比例
2.2 抗菌藥物種類(品種)選擇及構成比
常用的抗菌藥物種類主要有頭孢菌素類、林可酰胺類、頭霉素類、青霉素類、喹諾酮類五類,主要有10個具體品種,其中一代頭孢類抗菌藥物頭孢唑啉使用頻率最高,有533例次,占57.9%;其次為二代頭孢菌素頭孢呋辛(占23.9%)??咕幬锸褂梅N類及構成比見表2。
表2 預防性使用抗菌藥物前10位品種及構成比
2.3 給藥時機和使用療程統計
在預防用抗菌藥物的1328份病歷中,有1201份病歷能在術前0.5~2 h內給藥,用藥時間合理率為92.8%;24 h內停藥的病歷有544份,占41.0%。見表3。
2.4 具體用量用法情況及有關經濟指標
在預防用抗菌藥物的Ⅰ類切口手術病歷中,均用靜脈滴注給藥途徑,個別同時序貫口服給藥。預防感染但單次給藥劑量較大,等同于治療劑量。有65份病歷聯合用抗菌藥物,占預防用藥的4.9%。2925份病歷住院藥品總費用為12648431.2元,抗菌藥物費用為1049197.5元,抗菌藥物費用占藥品總費用的8.29%。
表3 給藥時機和使用療程統計結果
本次調查顯示,2925例Ⅰ類切口手術患者中,1597例未使用抗菌藥物,術后并無繼發(fā)切口感染,痊愈出院,表明Ⅰ類切口手術一般不需常規(guī)預防使用抗菌藥物的現實意義。
3.1 圍手術期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重要性
外科手術預防用藥目的:預防手術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潔-污染或污染手術后手術部位感染及術后可能發(fā)生的全身性感染[8]。預防手術感染,包括切口感染和手術所涉及的器官和腔隙感染,但不包括與手術無直接關系、術后可能發(fā)生的全身性感染??咕幬镌趪中g期的正確應用能夠明顯降低手術切口部位的感染,感染不僅要考慮合理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而且還應與其他環(huán)節(jié)有關,如果過度使用抗菌藥,不僅不能夠控制手術部位的感染,還會導致人體菌群平衡失調,增加細菌在體內的耐藥性,更增加了患者的感染風險[9]。
3.2 抗菌藥物使用率及種類存在不合理的情況
為預防術后切口感染,應針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以下簡稱金葡菌)選用藥物。應該首選抗菌譜廣、療效好、安全性高以及價格低廉的藥物。其中代表藥物即為頭孢菌素類藥物[10]。其中胸腹部、頭頸部、心血管以及四肢軟組織手術和骨科手術的主要感染細菌為葡萄球菌,這樣首選的一代頭孢(頭孢唑啉、頭孢拉定)更為合理。青霉素抗菌譜較頭孢菌素窄,耐藥嚴重,且易發(fā)生過敏反應。對青霉素過敏不宜使用頭孢菌素時,針對葡萄球菌、鏈球菌可用克林霉素,針對革蘭陰性桿菌可用氨曲南 ,大多二者聯合應用[11]。
3.3 首劑抗菌藥物給藥時機及術中追加抗菌藥物以及抗菌藥物費用情況
《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12]中規(guī)定:血清和組織內抗菌藥物有效濃度必須能夠覆蓋手術全過程。常用的頭孢菌素血清半衰期為1~2 h,因此 ,如手術延長到 3 h以上,或失血量超過1500 mL,應補充一個劑量 ,必要時還可用第3次。如果選用半衰期長達7~8 h的頭孢曲松,則無須追加劑量。預防給藥途徑都是采用靜脈給藥,因肌注、口服給藥因存在吸收上的個體差異,不能保證血液和組織的藥物濃度,不宜采用。個別二聯病歷出院帶藥序貫口服用抗菌藥物預防。而且斷續(xù)使用不合理[13]。
最佳抗菌藥物的給藥時機為術前0.5~2 h,此時給藥,能夠使手術切口完全暴露的組織中血藥濃度已經達到殺菌濃度,若手術時間較長,>3 h或失血量>1500 mL的時候,我們應考慮術中二次給藥,使抗菌藥物的有效覆蓋時間包括整個手術過程和手術結束后4 h,達到最佳預防感染效果。過早給藥會造成術中藥物濃度不足而達不到最佳預防感染的目的,而術后給藥由于錯過了細菌發(fā)生污染或定植的時間,同樣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本組資料中術前0.5~2 h給首劑藥物1201例,占90.4%,明顯高于國內報道[14],說明我院外科醫(yī)師在首劑抗菌藥物給藥時機方面做得較好。本組資料中手術時間>3 h患者31例,其中術中追加抗菌藥物31例,占2.3%,說明我院外科醫(yī)師有手術超過3 h術中追加抗菌藥物的這種用藥理念、用藥習慣,但是還未完全貫徹。
綜上所述,開展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以來,我院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工作有了很大改進,多數能夠準確選擇術前給藥時機,但是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的比例仍然較高,藥物選擇不合理、給藥劑量偏大、給藥時間長等情況依然存在,必需進一部加強學習培訓,認真貫徹落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方案、抗菌藥物臨床應用管理辦法等規(guī)定,在醫(yī)院人員的共同認真對待及努力之下,使我院抗菌藥物的臨床應用與管理趨于規(guī)范。
[1] 《應用抗菌藥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導意見》撰寫協作組.應用抗菌藥物防治外科感染的指導意見(草案)Ⅱ [J].中華外科雜志, 2003,41(7): 552-554.
[2] 李仲群,趙明聰.我院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3,19(7):96-97.
[3] 王智穎,韓潔,譚敬紅.195例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13(7):608-610.
[4] 王月.Ⅰ類切口手術圍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2013,13(8):714-716.
[5] 國家衛(wèi)計委.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辦公廳關于進一步開展全國抗菌藥物臨床應用專項整治活動的通知[S].衛(wèi)辦醫(yī)政發(fā)[2013]37號,2013.
[6] 余興群,宦娣,王哲,等.Ⅰ類切口手術圍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淮海醫(yī)藥,2013,31(5):444-446.
[7] 張燕娥,陳金萍,李秀榮.干預前后北京市石景山醫(yī)院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3,13(10):897-899.
[8] 李春蘭,袁雪.Ⅰ類切口手術72例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調查[J].中國臨床研究,2013,26(11):1246-1248.
[9] 郝偉迤,劉丹,李勝前,等.289例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實用醫(yī)院臨床雜志,2013,10(6):102-104.
[10] 束海霞.我院287例Ⅰ類切口手術圍術期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合理性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3,8(33):189-190.
[11] 史強,張易,張艷菊.360例兒童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中國藥業(yè),2013,22(24):52-53.
[12] 王惠霞,滕月鵬.臨床藥師參與臨床Ⅰ類切口手術預防性應用抗菌藥物的管理實踐與效果分析[J].中國醫(yī)院用藥評價與分析, 2013,13(12):1139-1142.
[13] 徐蕓.某三甲醫(yī)院2011-2012年抗菌藥物應用情況分析[D].合肥:安徽醫(yī)科大學,2013.
[14] 劉玲玲.我院Ⅰ類切口圍手術期預防應用抗菌藥物調查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yǎng),2013,25(2):33-34.
R978.1
B
1671-8194(2014)23-008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