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東偉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商丘 476005)
居民家庭用藥情況的調查與分析
陳東偉
(河南省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河南 商丘 476005)
目的對居民家庭用藥情況進行調查,為更好的促進居民安全、合理、規(guī)范用藥。方法從近幾年在我院門診進行健康體檢的四個單位中隨機抽選出1500名體檢者,對其在2010年1月至6月期間日常用藥情況進行調查,并采用順位及構成比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結果顯示,在存儲和購買藥物過程中存在問題的占57.9%,根據(jù)醫(yī)師處方購買藥品的僅占42.1%,而不知道濫用抗菌藥物后果者竟高達68.9%。結論由此可知,居民藥學知識匱乏導致的不合理用藥現(xiàn)象非常嚴重。衛(wèi)生部門應予以高度重視。可通過多途徑、全方位做好居民安全用藥的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居民的藥學知識,提高居民的用藥安全意識,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居民的用藥安全。
居民;用藥安全;調查;分析
近年來,隨著醫(yī)患矛盾相對突出,居民家庭用藥越來越普遍,安全用藥關系到每一位人民群眾的健康問題。居民家庭用藥過程中普遍存在嚴重的問題,使治療難以達到滿意療效,造成患者病情加重、醫(yī)療資源浪費,這使居民在家庭用藥工作面臨新的挑戰(zhàn)[1]。我們通過調查研究了解到居民家庭用藥的情況,并針對這些情況進行了分析,建議可經(jīng)過多種途徑、多種方式來加強居民在家庭安全、合理、規(guī)范的用藥,報道如下。
1.1 調查對象
調查對象為近幾年來都在我院體檢門診體檢的4個單位(包括商丘市工商銀行、商丘市第四高中、商丘市地稅局、商丘師范學院)的一部分職工,共計1500位體檢者。
1.2 調查方法
自行設計問卷調查表,對體檢者逐項詢問、填寫、當場回收。共發(fā)放問卷1500份,收回問卷1500份,經(jīng)去除無效問卷285份后,各樣本形成共1215份數(shù)據(jù),所有調查資料采用統(tǒng)計學處理。
1.3 調查內容
包括一般情況(姓名、年齡、民族、文化程度等);家中常用藥品儲存、購買情況;對藥品的認識和使用情況;對藥品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藥物與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的常識的了解等。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調查資料以百分數(shù)描述,采用順位及構成比法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的1215位體檢者中,男826位(占68%),女389位(占32%),年齡23~89歲,(平均年齡43.5歲)。文化程度較高,大專和本科以上者共714位(占59%),高中或中專501位(占41%)。
2.2 家中常用藥品種類儲存情況
見表1。
表1 居民家中常用藥品種類儲存情況
2.3 藥品儲存放置的情況
其中有907位體檢者,不能按說明書規(guī)定的條件儲存而是隨意放置;308位體檢者將藥品放置在家庭的藥箱中。更為嚴重的是1215位體檢者,均無定期檢查藥物有無過期的習慣。
2.4 對抗菌藥物認識及使用情況
1215位體檢者在過去1年中沒有使用過抗菌藥物者僅有3例(占0.02%);使用過1種抗菌藥物者275例(占22.6%);使用過2種抗菌藥物者901例(占74.2%);而36例(占0.03%)使用過3種及以上抗菌藥物。在1215位體檢者中,837位(占68.9%)體檢者認為抗菌藥物越新、價格越高療效也就越好,治療疾病時應首選。而僅有378位(占31.1%)體檢者認為抗菌藥物應對癥就好,不必看價格。
2.5 體檢者購藥情況
見表2。
表2 體檢者購藥情況
2.6 體檢者用藥過程中常見的錯誤用藥習慣
見表3。
表3 體檢者錯誤用藥習慣情況
3.1 家庭常用藥品種類儲存情況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家庭都儲存有藥品,藥品種類多主要為常見病及慢性病用藥,符合目前家庭自我用藥情況,也與國內調查資料二者相符。
建議:家庭儲備藥品的種類不宜過多,應以常用、應急、實用為主。但病情較重時,不要擅自用藥,應及時到醫(yī)院請醫(yī)師診治,以免延誤。
3.2 藥品儲存情況
首先藥品應嚴格按照說明書規(guī)定的儲存條件放置,否則會引起藥物潮解、霉變、開裂等,而影響藥效。對一些特殊藥品如:胰島素、干擾素、丙種球蛋白、微生物制劑等特殊藥品應放在2~8 ℃的冰箱冷藏室內保存,但不得冷凍,否則容易降低藥物的功效,甚至發(fā)生變質。也有一些不宜放入冰箱中保存,如:外用乳膏、糖漿制劑。乳膏如保存溫度過低可引起基質分層,影響其均勻性與藥效。其次應養(yǎng)成定期清理過期藥品的習慣。最后藥品儲存中應注意內服藥和外服藥應分別放置。
建議:藥品放置應嚴格按照說明書規(guī)定的儲存條件放置,一般應放在避光、干燥、陰涼、兒童不易觸及的地方,這樣可以防止兒童誤拿誤食導致意外,也可降低因放置不當而引起的藥效降低。
3.3 抗菌藥物使用情況
調查結果顯示抗菌藥物使用不合理主要表現(xiàn)為:①對抗菌藥物應用指征不明,對一些無細菌感染征象的疾病如感冒均使用抗菌藥物,這不僅造成了浪費,而且增加了藥物對人體的不良反應。同時濫用抗菌藥物還可造成細菌生態(tài)平衡的失調,導致耐藥菌的產(chǎn)生。②聯(lián)合應用抗菌藥物太多。③起點過高的使用昂貴抗菌藥物。④服藥一兩天病情不見好轉者,便急著調換另一種,使得抗菌藥物更換頻繁。調查結果與國內其他學者報道相符[2-4]。
建議:①加強用藥知識的宣傳指導可通過電視、書刊、講座等多種形式宣傳,只有使患者本人真正認識到濫用抗菌藥物帶來的嚴重后果,才是杜絕患者自我用藥的隨意性、盲目性、無畏性的根本。②我國從2004年7月起抗菌藥物的購買必須有醫(yī)師的處方,任何人不得在藥店隨意購買[5]。但許多藥店在經(jīng)濟利益的驅使下,隨意向居民出售抗菌藥物,故政府應加大對藥店的管理力度。
3.4 錯誤用藥情況
本次調查結果高度顯示:壓碎或打開膠囊服藥的發(fā)生率高達81.2%,這種結果可能與最近的毒膠囊事件有關。針對一些控緩釋片及膠囊的藥物,壓碎或去除膠囊皮后服用,這樣會破壞藥物結構,不但達不到緩釋或控釋的目的,甚至還可能由于藥物釋放過快而產(chǎn)生嚴重不良反應。
建議:政府應在各個方面加大管理力度杜絕此類事件的發(fā)生,同時居民也應通過多種方式、多種途徑,在用藥前咨詢用藥安全,才能避免自我用藥過程中對自己的傷害。
總之,以上調查充分顯示體檢者對家庭藥品儲存和使用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用藥安全問題存在嚴重隱患;對藥品的認知存在一定的誤區(qū),對藥品使用的知識相對匱乏;應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首先政府需要承擔起應有的責任加強管理;其次醫(yī)務人員及社會相關人士應全方位、多方面、多途徑做好安全、合理、規(guī)范的用藥知識宣傳,提高人民群眾對安全、合理、規(guī)范的用藥認識,只有這樣才能保障人民群眾用藥安全。
[1] 何權灜.慢性疾病患者用藥的依從性[J].中國醫(yī)刊,1999,34(1):12.
[2] 繆曉輝.抗菌藥物臨床應用中的問題與對策[J].中華醫(yī)院管理雜志,2005,21(2):122.
[3] 濮旭萍.我院住院病人抗菌藥物應用情況分析[J].抗感染藥學, 2006,13(1):38.
[4] 李其國.2009年我院抗菌藥物用藥調查與分析[J].齊魯藥事,2011, 30(3):157-158.
[5] 楊寶峰.藥理學[M].7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380.
Survey and Analysis of Household Medication
CHEN Dong-wei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Shangqiu, Shangqiu 476005, China)
ObjectiveTo better promote the residents to safaty,rational and standardized medication.Methods1500 volunteer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rom the four units in our hospital healthy in recent years, conduct investigations on their daily medication from January 2010 to June 2010 and adopt pick and composition of the ratio method to analysis.ResultsThe results show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storage and purchase of drugs accounted for 57.9%, under a doctor’s prescription to buy drugs accounted for only 42.1% and don’t know the consequences of misuse of antimicrobial agents as high as 68.9%.ConclusionFrom this, residents irrational use of drugs by lack of pharmacy knowledge caused is very serious.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departments should attach great importance, should be multi-way and full range of improving information and education to increase the pharmacological knowledge of the ordinary residents, and improve medication safety awareness in order to protect people’s medication safety.
Residents; Drug safaty; Survey; Analysis
R969.3
B
1671-8194(2014)23-0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