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斌
開學了,中小學校園里,不少同學正在嘰嘰喳喳地互“曬”出游成果,無形間也刮起了虛榮攀比之風。如今,很多孩子不比成績好壞,而是比誰的爸爸厲害、誰的書包高檔、誰家的車子豪華……這一現(xiàn)象引起了學校的注意,據(jù)了解不少中小學正嘗試一些新舉措,淡化校園虛榮攀比之風。
攀比之風刮進中小學
當讀六年級的芊芊想和同學們說說寒假里全家去香港旅游的感受時,身邊同學的出國游讓她開不了口?!拔野謰寧胰チ巳毡究囱?、“我去了歐洲十國游”……芊芊說,班里很多同學寒假都會出國見世面,有的參加出國游學,有的和父母一起到國外游玩?!巴瑢W們都去國外旅游了,就我僅去了香港?!迸畠旱谋г?,讓芊芊媽很苦惱。
丫丫就讀于一知名民辦初中,身邊同學大多家境不錯。有一次放學時,丫丫爸把車停在了學校正門旁邊。見到爸爸的車后,丫丫迅速小跑起來,一下鉆進車里就要求爸爸快點離開。丫丫爸一臉納悶,“著什么急呢?”“你的QQ車檔次太低,同學都笑我是QQ妹,下次停遠一點?!毖狙竞苷降馗职终f。
孩子愛攀比,父母有責任
“孩子本身物質(zhì)概念不強,攀比習性大多受父母影響?!蹦承W班主任陸甜樂老師說,他觀察過個別愛攀比的學生,其實背后多是受父母的影響。因為這些父母談話比較物質(zhì)化,喜歡在孩子面前談論車子、房子、名牌衣服之類的。
某小學的洋洋媽認為,孩子就是我們的影子,說孩子物質(zhì),我們自己又何嘗不是這樣,經(jīng)常有意無意間給孩子灌輸物質(zhì)概念,“你給我好好讀書,長大了給我買好車別墅”、“你們班長的老爸是老板,家里有好幾套房呢”、“張三今天一身名牌,得花好幾千吧”……
學生從一張白紙到愛慕虛榮,該反思的是整個社會。網(wǎng)友“雙寶爸”認為,如今從網(wǎng)絡上的“炫富女”“高富帥”,到父母之間的虛榮攀比,虛榮心泛濫,一些“炫富”的反面典型,甚至成為未成年人爭相模仿的“牛人”。
將虛榮心轉換為進取心
虛榮心和攀比心,這個孩子成長中無法繞過的問題,老師們又會如何引導呢?一名中學老師介紹,攀比風氣在中學校園里比較普遍,比如有的家長喜歡把好車開到學校校門旁,有些低端車就停得遠遠的;有些家境好的學生穿戴名牌,看不起家境普通的學生。
為此,一些學校在孩子吃、穿方面盡量標準化,比如,學校要求學生統(tǒng)一穿校服,每個住校生的伙食是一樣的,學生不能帶手機、MP3進學校,不提倡學生使用名牌書包、自行車等。出于安全和避免攀比的考慮,家長開車接送孩子的,不能將車開到學校正門旁。
廣西南寧師范大學附小副校長曾東玲說,過去郊游時,她發(fā)現(xiàn)不少同學都喜歡帶很多零食,一大包的零食開封后,吃不完就扔進垃圾桶。為了改變這一現(xiàn)狀,他們學校主張學生郊游“帶合適的零食”,把過去“看誰帶的多”的比較,轉換為現(xiàn)在的“看誰不浪費”。
“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把攀比轉換為學習動力。”廣西南寧天桃實驗學校小學部副校長覃鴻認為,他們發(fā)現(xiàn)學生攀比時,一般會找學生交流,讓孩子明白自己是一名學生,而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應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上,引導孩子在學習、勞動、品德方面與同學展開競賽,而不是在物質(zhì)上盲目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