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宇
第一次意識到女兒有了小小的“私心”,是她3歲的時候。那天是她的生日,我給她買了一個大大的蛋糕,蛋糕做得漂亮精致,是卡通圖案的小馬拉車,漂亮得讓大家都不忍心吃,最后還是我,握住女兒拿水果刀的小手,把蛋糕切成了幾份。吃蛋糕的時候,我和她的爸爸破天荒每人吃了一小塊,想不到這次可惹了大禍,女兒先是吃驚地看著我和她的爸爸,繼而生氣落淚,不依不饒,又哭又鬧,終于鬧騰夠了,不再理睬我們,最后躲到她的小房間里不出來,蛋糕也沒吃一口,弄得我和她爸爸面面相覷,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事情,但我隱隱地猜到,可能是因為我們吃了她的奶油蛋糕,這個孩子有了小小的“私心”。
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我和她爸爸連忙召開了緊急家庭會議,商討解決辦法,我們一致認為,愛孩子只應(yīng)該愛她八分,留下兩分給自己。以后再吃東西的時候,我們基本上是和她分食,哪怕不喜歡的東西,也吃一點。孩子送的禮物,歡歡喜喜地收下,順便向她致謝!開始,女兒看到我和她分享零食,自然很吃驚,很不習(xí)慣,甚至用各種方式表達她的不滿和抗拒,可是久而久之,也就習(xí)慣了。
對于孩子的成長,有一種說法是“三分寒,七分暖”,不言而喻,衣服不可穿得太多,否則容易出汗生病。“三分餓,七分飽”也是如此,飯吃得太多,不會加速孩子的成長,只會適得其反。這些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關(guān)注了孩子成長過程中物質(zhì)方面的需要,更不可忽視孩子精神層面的需要。只給孩子八分愛,留下兩分給自己,過分的溺愛,只能使孩子變得自私任性,眼睛里只有自己。精神缺氧,會造就出一個人格欠缺的孩子。
一次,有個朋友去越南旅行,回來后送給我一只碩大的芒果,我隨手放在客廳的餐桌上。女兒從幼兒園回來,看見后,一把抱在懷里,用小鼻子嗅嗅說,真香??!我以為她又犯了老毛病,誰知她只是把玩了一會兒,然后說,我想吃芒果,咱倆一起吃吧!她又歪著頭看我,我還想留一份給爸爸,不知道你同意嗎?這次該輪到我吃驚了,看著女兒天真爛漫的笑臉,我的眼睛濕潤了,女兒長大了,懂事了,心里開始有了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