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海平
(廣東電網梅州大埔供電局 廣東 梅州 514200)
本論文使用的儀器為全站儀或光學經緯儀(J2),需要鋼尺、塔尺、木樁、鐵釘、柱線等配合使用。
案例 A是終端、B是耐張塔,C、D直線塔, A、B之間有一障礙物阻礙不能通視, 現(xiàn)需復測AB的長度并檢查B的轉角。
方法:用經緯儀導線測量,設坐標系,然后用測量數據推算出坐標,再反算出長度和轉角。
步驟:
資料:觀測檔距674.8米,導線弧垂f=25.7米,兩直線塔高差15米,兩座塔的呼稱高都是30米。
方法及步驟:
1.判斷兩掛點的高差是否影響導線弧垂觀測值。(15/674.8)<0.1,不影響導線弧垂觀測值。(注:設兩掛點的高差為△h,兩檔距為l,tanβ=△h/1,當0.1<tanβ<0.25時,調整弧垂fm=f/cosβ。)
2.以中間A相導線為例,安放經緯儀于鐵塔中央,量出塔基到儀器的高差1.1米,則b=30-1.1=28.9米。
3. 照準塔A相掛點,讀出豎直角α=8712,計算出A相掛點比儀器高高出674.8*tan(90-8712)=33.0米。
4.計算:現(xiàn)已知b、f的情況下直接根據弧垂計算公式a1/2+b1/2=2f1/2求出a=22.56。
5.計算觀測角β:tanβ=(33.0-22.56)/674.8 則β=8906(注:已為儀器折算讀數)。
6.豎直角調至β值,觀察導線提升至切線位置。其它由此類推。
鐵塔受兩側導線及鐵塔中心線雷線張力共同的作用,順線方向受力基本平衡,除終端塔外,一般不考慮導線的順線方向傾斜,而主要考慮鐵塔的左右受力變形的幅度即內傾量;規(guī)范規(guī)定在鐵塔預傾的情況下,不出現(xiàn)內傾為之合格。鐵塔內傾測量通常選取塔體的中垂直軸線上作為觀測點觀測,但往往受到地形地貌的限制。下面介紹一下測量方法。
1.單避雷線鐵塔內傾測量。
單避雷線鐵塔的頂部為近似針狀的鋼板結構,經緯儀能輕易找到其中線,利用在不同的兩個垂直平面相交其交線垂直水平面的特點,
測出鐵塔的頂部在塔基平面的投影就能很快判定內傾值。
步驟:1.在鐵塔的塔基外圍內找個合適的位置安放經緯儀,儀器對準塔頂(中心位置),塔基平面上根據經緯儀的指揮用2根小鐵釬作出塔頂的投影線并用柱線相連;2.在鐵塔的塔基外圍內另找個合適的位置安放經緯儀,用同樣的方法找到投影線的交點即塔頂的投影;3.利用鐵塔的四個基礎或底座找到鐵塔中心線位置; 4.判斷內傾情況,投影點離左邊近就偏左,否則偏右;偏離值為投影點到鐵塔中心線的距離的一半。(注:兩個垂直平面的夾角一般要大于30°)。
2.雙避雷線鐵塔內傾測量。
雙避雷線鐵塔內傾測量可參考單避雷線鐵塔內傾測量方法,利用塔身結構如頂部螺栓、塔頂端角鋼兩端等測出其投影即可判斷。在此不再贅述。
線路交叉跨越的測量方法一般的方法和步驟如下:找到線路交叉跨越點并在下方立尺,經緯儀安放在大約線路交叉跨越線的中線的垂直線上,讀尺,折算出水平距離,然后對準上、下導(地)線,分別讀出垂直角,然后計算:△H=L*(tanαtanβ)。
但在實際操作中,時常遇到交叉跨越點落在水塘或其它人很難到達的地方這就有必要用其它方法。
首先假定一個三角形,第一個點A為交叉跨越點的投影,第二個點B為上方交叉跨越線的投影線上的儀器觀測點,第三個點C為下方交叉跨越線的投影線上的儀器觀測點。
方法及步驟:
1:安放經緯儀于B點,對準上方交叉跨越線調至重合并歸零,量儀高、做標記,對下方導線讀豎直角,對C測水平角、長度、高差。
2:同樣,安放經緯儀于C點,對準上方交叉跨越線調至重合并歸零,量儀高做標記,對上方導線讀豎直角,對B測長度,高差。見表
儀器位置 儀高 豎直角 水平角 長度 高差B站 1.3 7920 6020 92米 -3.1米C站 1.3 7725 5010 92米 0.5米
根據上述條件和利用正弦定理推算出AC= 85.3米,AB=75.4米。
設C站高程為0米,則上方交叉跨越線高程為1.3+85.3*tan(90 -7725)=20.3米,下方交叉跨越線高程為0.5+1.3+75.4*tan(90 -7920)=16米,交叉跨越線距離為4.3米。本例是上下線分別為110V、10V線路,故合符規(guī)范。
把技術、技能、規(guī)范三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是職業(yè)線路測量人員必備的素質。 用光學經緯儀測量工作量大,同時特別在測量長度時要注重其精度要求?,F(xiàn)在測量普遍使用全站儀,換算簡單,速度快,精度高,盡量在測量中推廣應用。
[1]《架空送電線路施工手冊》中國電力出版社 2002
[2]《送電線路》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