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煒
“副省級城市的級別更多的含義是工資、福利待遇,而非職務,只是在對外交流任命的時候,中央和省里不承認罷了,但絲毫不影響其待遇和地位?!蹦掣笔〖壋鞘行l(wèi)生系統(tǒng)一名官員表示。
不是所有省會都是副省級城市,也不是所有副省級城市都是省會。
截至目前,我國共有15個副省級城市,包括10個省會城市和5個非省會的計劃單列市。最引人注意的是,這些城市的一把手不僅是所屬省份黨委常委,其中2/3還是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有人說,副省級城市的級別優(yōu)勢對干部成長而言,關鍵是看使用和交流情況。
四大班子正職均為中央管理干部
按1994年中組部所發(fā)通知,副省級城市四大班子領導職務列入《中共中央管理的干部職務名稱表》,其職務任免由省委報中共中央審批。同時,其他市委常委、四大班子副職、兩院正職的任免也要報中組部備案。該規(guī)定特別提出,市委組織部部長的職務任免須事先征得中組部同意。
東北是副省級城市密度最高的地區(qū),3個省有4個副省級城市,而中部、西南、西北均只有一個。其中哈爾濱市面積最大,是面積最小的廈門市的31倍。值得注意的是,廈門也是各省里面唯一一個比所在省省會城市級別高的城市。如福建省會福州市除了市委書記是副省級外,其他市級領導正職仍為廳級,而廈門市長的級別則為實實在在的副省級。
與一般地級市相比較,國務院等主管部門將副省級市視為省一級計劃單位,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規(guī)劃上,副省級市政府已經擁有了相當于省級政府的職權。
既然15個副省級城市的正副領導級別已經非常明了,即正職副省,副職正廳,那其他部門官員的級別呢?
“副局級干部”有點“亂”
按照國辦發(fā)[1993]85號通知,副省級城市的市直工作部門為副廳級,內設機構為處級。市轄區(qū)及其工作部門的級別,可比照市直機關相對應的關系確定;市轄縣和代管的縣級市的級別仍為處級,其工作部門仍為科級干部。
現實中,卻并非完全是這樣。東部一副省級城市編辦官員告訴廉政瞭望,副省級市的級別階梯中,比其他地方真正多出的其實是“副局級”這個級別,居于正局(副廳)和正處之間。
原廣州市委書記張廣寧曾在全國“兩會”上“抱怨”過:“由于法律地位的缺失,導致副省級城市地位頗為尷尬。中編辦有關文件對副省級城市地位有較為明確的規(guī)定,但在憲法、地方組織法等法律文件當中卻沒有明確規(guī)定,從而造成許多問題。如《國家公務員法》出臺后,副省級城市公務員隊伍中的副局級待遇如何確定就是一個例子?!?/p>
前述官員解釋:“按理說,我們的副區(qū)長(市局副局長)該正處級,而區(qū)政府下屬部門正職(市局處長)也是正處級,但兩個職務之間又有隸屬關系,難以實行層級化管理。一般情況下,區(qū)長(市級局長)在副省級城市叫正局級,而副區(qū)長(市級副局長)則稱副局級,這樣就把層次區(qū)分了出來。在名義上,副局級要比正處級高,工資上按正處級執(zhí)行,但職務工資要高一檔,并且是市管干部?!?/p>
據濟南市委黨史研究室網站上的一篇文章介紹,1987年,山東省委已發(fā)出正式文件恢復濟南市享受計劃單列市(副省級)的工資級別,但鑒于有人對這個事情有意見,山東省委為求穩(wěn)定,將濟南正處級干部的工資下降一個檔次。時任濟南市委書記賀國強則向省委提出、并經省委同意此事暫緩執(zhí)行,待與中央第三次調查組的調查結果一并辦理。最終,恢復濟南市副省級規(guī)格的問題圓滿解決。
在現實中,由于副省級城市經濟實力雄厚,地位重要,一般來說副局級參照副廳級,正局級參照省的正廳級,副市級參照副省級,正市級則按照副省級。以退休待遇為例,和副省級退休一樣,有的地方副市級退休干部享有專車和秘書,而省的正廳級則沒有這個待遇。
“副省級城市的級別更多的含義是工資、福利待遇,而非職務。只是在對外交流任命的時候,中央和省里不承認罷了,但絲毫不影響其待遇和地位。”某副省級城市衛(wèi)生系統(tǒng)一名官員表示,“但我們在做全國匯總的公務員年報的時候,副局級嚴格按照正處級上報,正局級按照副廳級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