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小夏
進藏已有幾天,但卓瑪打來電話說,山谷里仍然在下雨,去了可能也看不到南迦巴瓦峰,建議我們再等等。
卓瑪家在林芝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一個叫索松的村子里。索松村是峽谷里能觀看南迦巴瓦雪峰的幾個村子中位置最好的一個。南迦巴瓦峰海拔7782米,被《國家地理雜志》評為“中國最美十大名山”之首。卓瑪?shù)母赣H吉美大叔經(jīng)營了一家家庭旅館,因為地理位置好和待客淳樸,在驢友中漸漸有了些名氣。
對峽谷雪山的向往在胸中堆積太久,遂決定,不管什么天氣都要出發(fā)前往雅魯藏布江大峽谷了。
林芝位于西藏自治區(qū)東南部,平均海拔只有二千八九百米,是西藏地區(qū)海拔最低的地方。尼洋河在這里流瀉300公里,再匯入滔滔雅魯藏布江。這些雪山瓊漿經(jīng)過高山草甸,流向山谷,使林芝一帶花紅草綠,被稱為西藏的“小江南”。許多害怕有高原反應(yīng)的游人,會選擇先到林芝適應(yīng)幾天,再去往拉薩等海拔較高的地方。即便是西藏本地人,也視林芝為天然大氧吧,是度假、休整的好地方。
古時的林芝被稱為工布。意大利德西迪利西神父的《西藏傳教旅行記》記述了自己1712~1733間在西藏的見聞,書中這樣描述工布地區(qū):“西藏向南上升到緯度26度甚至25度的時候,是羅若、澤日、上工布和下工布地區(qū),和叫珞巴的南方人(即不丹人)交鄰?!痹谒P下,工布是一個非常美麗的地區(qū),河岸陡峭,江水浩蕩,松柏密布。
從八一鎮(zhèn)出發(fā)的客運車一路行來,雅魯藏布江一直如影隨形。這條公路是通向峽谷的唯一公路,對于生活在這一帶的藏民,可以說是唯一生活補給線。一路上,不時有藏民上下,有的中途下車到路邊采買進山水果,有的甚至下車回家取貨。中途等候,花費不少時間,司機雖有些著急,但態(tài)度依舊極好,很是體諒老鄉(xiāng)的不易。就這樣,到派鎮(zhèn)兩小時的路程,走了3個多小時。
派鎮(zhèn)坐落在進大峽谷的入口處,離我們的目的地索松村還有10公里的山路。吉美大叔早已在路口等候多時。吉美大叔也就四十開外,黝黑的膚色和自來卷的頭發(fā),證實是我們要找的藏族東家。
大叔的小“面的”在高高的山梁上盤旋,向大峽谷深處進發(fā)。前方只見天空不見路,土路布滿碎石。車子像在亂石上滾動,仿佛油門踩重些,就會沖下山谷。
雅魯藏布大峽谷長504.6公里,平均深度2268米,最深處達6009米,堪稱世界第一大峽谷(美國科羅拉多大峽谷長446公里,最深處1829米)。整個峽谷地區(qū)冰川、絕壁、陡坡、泥石流和巨浪滔天的大河交錯在一起,環(huán)境十分惡劣,許多地區(qū)至今仍無人涉足。由于擁有雅魯藏布江大拐彎、中國最美的雪山南迦巴瓦峰,素有“藏地秘境”之稱。
大峽谷里,沿雅江兩岸,分布著五個自然村。傍晚,到達了臨近雅魯藏布江大拐彎處的索松村。眼前的景象,與德西迪利西神父書中所描述的極其吻合。
在這里,河水沒有了阻擋,肆意流淌。由于水汽豐沛,四周植被青翠欲滴,高高的山崗和寬闊的河岸上,生長著大片枝型蒼勁的老桃樹,紅藍色房頂?shù)牟厥侥疚蔹c綴其中,美如仙境。峽谷里的藏式民居多為寬大的兩層木結(jié)構(gòu)樓房,窗戶上都畫有藏家特有的色彩鮮艷的圖案,與自然渾然天成。
吉美大叔家的小院坐落在幾百米高的山崖上,山下是雅魯藏布江。從樓上客房窗戶能看到遠方的多雄拉山,翻過多雄拉山,一路下坡,可以到達西藏最后一個通公路的縣——墨脫縣。
大叔指著前方大片云團告訴我們,南迦巴瓦峰就在白云的后面,接下來就要看我們的運氣如何了。七八月正值雨季,雪峰多被云霧籠罩。一位從河南來的攝影師已經(jīng)在大叔家等待了5天,仍然沒有能看到雪山的影子。但我們卻不以為意,進山前的浮躁一掃而空,覺得哪怕是見不到南迦巴瓦峰也可以無憾了。
與大峽谷里的其他幾個村子一樣,索松村是工布藏族的家園。
工布人,即生活在“凹里”的人。由于常年生活在山谷里,相對于其他地區(qū)的藏族人,工布人服飾簡單,喜歡穿一種無領(lǐng)的咖色毛料長袍,因為溫差大的緣故,即使是夏天也適合。大叔的愛人尼瑪多數(shù)時間里都穿著工布服裝。
索松村有30戶人家,開家庭旅館的僅有幾戶,大叔家算是開業(yè)較早的。大叔沒有進過學(xué)校讀書,但這幾年搞旅游,漢語漸漸地好起來。在這樣邊遠的藏區(qū),一口流利的普通話為他帶來了不少生意。
第二天清晨,山谷里霧氣蒸騰。吉美大叔和尼瑪阿姨在院子里忙著曬青稞,打青稞粉。南迦巴瓦峰依然沒有露崢嶸的跡象。
“僅是轉(zhuǎn)眼,漫卷的云煙就遮蓋了它,欲再看時,卻只見天空流云如織,云下群山含羞?!边@是《中國國家地理》為南迦巴瓦入選最美山峰寫下的評語。
“南迦巴瓦”,藏語意為“直刺藍天的戰(zhàn)矛”。在藏區(qū),充滿了關(guān)于南迦巴瓦峰的各種傳說。因其主峰高聳入云,相傳天上眾神時常降臨其上聚會和煨桑(指燒松柏枝祈福)。高壓空氣造成的旗云,就是眾神燃起的桑煙。藏人相信,山頂上還有神宮和通天之路。因此,居住在峽谷地區(qū)的藏人對這座陡峭險峻的山峰都無比敬畏。
由于雅魯藏布大峽谷地區(qū)地質(zhì)構(gòu)造復(fù)雜、板塊運動強烈,南迦巴瓦峰一帶山壁聳立,地震、雪崩不斷,攀登難度極大,很長時間以來,它成為海拔在7000米以上未被人類征服的最后一座處女峰。
1984年,中國登山隊沖擊南迦巴瓦峰,由于天氣極其惡劣,不得不在4000米處放棄,行動以失敗告終。
當(dāng)時,年僅19歲的吉美大叔作為登山挑夫,參與了整個過程。說起這段經(jīng)歷,大叔很是自豪。他說,當(dāng)時挑夫一天只有300元的收入,而且沒有氧氣設(shè)備,條件艱苦。但他年輕時一直羨慕村里被選上去當(dāng)兵的人,那次被選上當(dāng)挑夫,在他看來和當(dāng)兵一樣光榮。
1992年10月,中日聯(lián)合登山隊登頂成功,終于結(jié)束了南迦巴瓦不可征服的歷史。
這天,臨近中午,陽光越來越好,云團也漸漸變薄,南迦巴瓦主峰開始忽隱忽現(xiàn)。最后,白云終于將大幕打開,巨大的山體展現(xiàn)在眼前。大家為得到神山的眷顧而無比激動,甚至有點相信,這是前幾天在巴松措的寺廟里祈福顯靈了。
離開前,吉美大叔帶大家來到村前一塊叫“魔鬼頭”的高地。這是他常來的地方,可以近距離觀看南迦巴瓦,傾聽山崖下的雅魯藏布江的轟鳴。整個下午,峽谷天氣都很好。我們靜靜地呼吸著山谷里清澈而神秘的空氣。
大叔說,等過了農(nóng)忙時節(jié),就可以去轉(zhuǎn)山了。開春,峽谷里桃花盛開,是一年中最美的時刻。河南來的攝影師已經(jīng)和大叔約好,要再次到大叔家小住,拍攝桃花盛開時節(jié)的雪山。
1.可在客運站外乘坐中巴從八一鎮(zhèn)到達派鎮(zhèn),每天發(fā)車的時間為9:30和14:30,票價為60元/人。
2.三四月是桃花怒放季節(jié),七八月為雨季,10月是觀看南迦巴瓦最佳時機,可拍到日照金山的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