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元
一位哲人說過: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這句話不僅對于身處歷史事件中心的人有用,對于與人緊密相關的事物也是難以例外。記得一年之前的2013年4月15日,全球黃金市場掀起了一波驚濤駭浪,現(xiàn)貨黃金價格開盤1478 . 2 4美元/盎司,最低下探至1350.20美元/盎司,最終收于1359.20美元/盎司,單日暴跌近120美元/盎司,創(chuàng)下2008年以來黃金市場單日暴跌的新紀錄,令全球黃金投資者至今談之色變。
無獨有偶,一年之后的2 014年4月15日,國際黃金市場上再度迎來了新一波暴風驟雨,黃金價格在一日之內(nèi),快速跌破10日、20日、30日、60日4條均線,一度大跌逾2%,至每盎司1290美元下方,創(chuàng)去年12月19日以來最大單日跌幅。同時,紐約黃金期貨市場也因價格暴跌,一度觸動交易所熔斷機制,停止交易逾10秒。在如今烏克蘭局勢牽動全球投資者心臟之際,本應具備避險功能的黃金價格突如其來的暴跌,把全球黃金投資者的頭都給打懵了。大家不禁在問:黃金價格何以在此時逆天下跌?
的確,單單從近期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來看,黃金價格不存在下跌的誘因。但是,如果我們剝開黃金“洋蔥”的心,就會發(fā)現(xiàn),黃金價格的下跌并非市場錯殺,而是有著實質性的因素。而在這些實質性要素之中,“中國大媽”的袖手旁觀與強勢美元政策的回歸起到了絕對性作用。
還記得去年4 .15黃金價格暴跌之后,“中國大媽”在全球掀起了一場搶購黃金的大運動,用外媒的標題來說,就是“中國大媽”像搬白菜一樣把黃金搬回家。數(shù)據(jù)顯示,2013年中國黃金消費量達到了超紀錄的1187噸。這個龐大數(shù)字的背后,“中國大媽”功不可沒。不過,隨著去年黃金價格的逐步下跌,在去年4.15之后搶購黃金的“中國大媽”被深度被套,使得“中國大媽”買入黃金的激情消退。國內(nèi)一家著名的黃金賣場的營業(yè)經(jīng)理告訴記者,今年4月上旬黃金銷售量還不及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這個最為明顯的事實表明,經(jīng)歷了去年的黃金搶購大戰(zhàn)之后,如今“中國大媽”搶金的勢頭已經(jīng)大不如前。世界黃金協(xié)會預測稱,在2013年中國黃金需求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之后,中國在2014年的黃金需求將有可能出現(xiàn)盤整,成長停滯。
就在“中國大媽”面對黃金價格暴跌該出手時不出手之際,遠隔萬里之外的美聯(lián)儲主席耶倫4月15日在亞特蘭大聯(lián)儲金融會議上通過視頻稱,美聯(lián)儲正考慮額外措施,以應對短期批發(fā)融資市場殘留的金融穩(wěn)定性風險。這個調整令市場人士倍感失望。與此同時,伴隨著QE政策的逐步退出,強勢美元政策的回歸已經(jīng)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近來人民幣的貶值,不過是對強勢美元政策回歸的一種正常反應。
連續(xù)2年,在4月15日這個同樣的日子,全球黃金市場遭遇到了無法預料的暴跌,難道說4月15日是每年一度的“黃金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