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水平一短跑教材育人價值的幾點策略
草根爭鳴
主持團隊: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專項重點資助課題《小學體育學科育人價值挖掘及教學行為轉換的研究》課題組
主持人:張勇衛(wèi)
成 員:吳愛軍 曹 波 姜慶軍 王 杰歐園明 張 奎 陳 晨
嘉賓主持:王渺一 錢 亢
研討話題:短跑教材育人價值的挖掘策略
本期草根爭鳴主持團隊正在主持研討
研討網(wǎng)址:h t t p://b b s.s p o r t s.e d u.c n/v i e w t h r e a d. php?tid=5967&extra=page%3D1
本文從認知、技術、情感、評價等方面就水平一學段短跑教材育人價值的挖掘談以下策略:
水平一的學生由于自認知能力較弱,對一項事物的關注度保持時間較短,但學生的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大。因此,特別需要教師運用多種方法引導學生學習,建立學習常規(guī),養(yǎng)成良好的觀察、傾聽的習慣。如,短跑比賽的視頻短片、掛圖展示、優(yōu)秀生展示,尤其是教師的正確動作示范,不斷加深學生對短跑動作的概念,進行“熏陶”教育,使之形成對短跑動作正確的表象,為學生接下來的短跑學習建立了良好的認知基礎。
水平一的學生更多的是良好習慣的培養(yǎng),短跑技術的學習不要急于求成,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耐心、遵循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技能學習的規(guī)律,逐步教授動作技巧,循序漸進。如,在教授一年級的快速跑擺臂動作時,目標是:學生在跑動中能做到大小臂之間形成90o夾角、兩臂自然擺動,前擺高度接近于鼻子的高度,后擺手距離與腰部大約一拳距離。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正確的擺臂動作干預效果并不明顯。通常的做法是在快速跑之前先把擺臂動作要領強調一下,然后原地擺臂練習,孩子們練習得很認真,動作也很標準,但當學生們真正快跑時,之前原地練習時的正確擺臂動作幾乎全沒了。于是,教師可采用以下教學:在講解示范快速跑擺臂的動作要領之后,先讓學生原地進行擺臂練習(通常學生都能做到位),再適當提高難度進行原地高抬腿走的擺臂練習(這時部分學生已經(jīng)開始有些不協(xié)調了),再提高難度進行行進間高抬腿走的擺臂練習(此時很多學生做不到位了),再過渡到中速跑的擺臂練習。這一系列的過程都需要教師不斷的示范和鼓勵,這樣由易到難、層層遞進的練習方法不僅符合技能學習的規(guī)律,還讓學生們能有不斷挑戰(zhàn)自我的樂趣。當進行完這樣的學練以后,絕大多數(shù)學生不規(guī)范的擺臂動作都能明顯得到改善。
水平一的學生肌肉發(fā)育不成熟,身體協(xié)調性較差,對于技術動作的接受能力有限,此時激發(fā)學生對快速跑學習的興趣是關鍵。因此,游戲化的設計是低年級體育教育教學的主要策略。如,將直線跑練習設計為“看誰跑成一條線”游戲;將擺臂練習設計為“聞一聞花香”(讓學生模仿聞花朵的動作);將途中跑保持軀干正直的練習設計為“胸前貼報紙跑”等,讓學生主動思考,自我改進動作。所以應該盡可能多地將短跑的技術動作巧妙地運用到游戲化的設計來進行學練。再如,在水平一不同姿勢的起跑教學中,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進行聽各種信號快速反應的小游戲。練習前明確規(guī)定各種信號動作,如,聽口令、哨聲、拍手等信號迅速做出蹲下、跳起、向前一步等快速反應動作。再組織學生們聽口令起跑,啟發(fā)學生利用站、坐、跪、背向站立等不同姿勢的起跑進行練習。整堂課學生們都樂此不疲地進行著游戲,為學生以后的短跑學習培養(yǎng)了良好的情感基礎。
速度素質受遺傳因素的影響非常大,有些學生很努力的按照教師教的方法來做,但由于個人發(fā)育水平、肌肉力量、爆發(fā)力等差異,使得這些學生還是跑不過那些上課并不認真學練但基礎素質較好的學生。因此,水平一的學生如果只是單一地用快慢來進行評價,短跑教材的育人價值很難充分體現(xiàn),只會讓速度慢的學生自暴自棄,削弱對快速跑技能學習的熱情,技能發(fā)展的價值更是無從談起。如果教師在水平一階段就采用對快速跑多元的評價體系,多從正面進行激勵,學生學習的熱情會更高,效果會更好。如,在短跑教學中評選擺臂好的學生為“擺臂小標兵”,反應快的學生為“起跑小精靈”,速度快的學生為“小小閃電俠”等,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學會自我評價和正確的評價他人。在快速跑的考核中既要有速度成績也要有技評成績,這樣的設置能夠吸引學生關注短跑的技術動作,使得水平一的學生在剛剛接觸短跑課時,就知道短跑課不僅是跑跑跳跳、流汗的課,還能實實在在地學到技術、學到本領。
——王杰(江蘇省常州市局前街小學,213003)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