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馮作文
在西北的山川河谷間行走上萬公里,郭萍為貧困孩子的“讀書夢”點燃希望之光。
●一個甜甜的吻,獻給操勞的郭萍阿姨。
她見過許多“曾無法想象的貧窮”,去過屋頂比她1.6米身高還要矮的家,也見過“不知道番茄和豆角長成什么樣子”的小女孩,還遇到過和她一樣二十幾歲、“卻看著像40多歲”的農(nóng)村少婦……
她就是“蘭州好人”郭萍,一個普通的80后石油員工,中國石油集團公司“十大道德模范”人物。她用自己柔弱的雙手為貧困學生撐起一片天空。
郭萍是蘭州石化公司化肥廠生產(chǎn)技術(shù)科的一名專區(qū)技術(shù)員,日常工作是標定裝置能耗,參與生產(chǎn)技術(shù)管理,幫助車間協(xié)調(diào)一些裝置開停事宜,修訂完善技術(shù)文件。
早在2007年工作轉(zhuǎn)正的那天,郭萍就開始了自己的助學行動。她從一家助學網(wǎng)站上看到甘肅白銀市平川區(qū)有個叫何鑫的四年級小學生,家境貧寒面臨輟學。為了“讓轉(zhuǎn)正也有點意義”,郭萍萌生了幫助何鑫上學的念頭。她查到孩子的聯(lián)系電話和地址,結(jié)成助學幫扶對子,長期資助何鑫上學。
甘肅經(jīng)濟發(fā)展相對落后,因家庭貧困而面臨失學的孩子為數(shù)不少。“如何讓更多的貧困孩子得到幫助呢?”郭萍想。
2007年9月,郭萍看到一家名為“藍天助學”的網(wǎng)站上有招募義工的公告,就發(fā)去了申請。這家網(wǎng)站是助學志愿者開辦的,專門為貧困學生提供一對一助學、物品捐贈,另外還為貧困學校幫建圖書室。
郭萍成為義工后,每天在網(wǎng)站上發(fā)布待捐助學生的信息,在服務(wù)熱線和助學QQ群上回答熱心人士的問題。助學成為郭萍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按照捐助程序,每個待捐助的貧困學生都要由信譽度高的義工與其所在學校聯(lián)系,對其家庭進行實地走訪,確保信息無誤,符合貧困標準后,方可錄入網(wǎng)站的信息庫,接受愛心人士的捐助。
郭萍和她的義工朋友們利用雙休日,對蘭州附近的榆中、平?jīng)觥幙h的貧困學生進行實地走訪。
貧困學生大多分布在偏遠山區(qū),郭萍常常早上6點多起床,帶上水和食物,先乘坐大巴車到縣城,然后換乘摩托車穿過鄉(xiāng)間小路前往山里。路途實在太遠了就得包車,還要走黃土高坡特有的“搓板路”。翻過一個又一個小山包,晴天塵土飛揚,雨天遍地泥濘。徒步走上幾個小時,嘴里是塵土的味,眼睛被黃風吹得淚流不止,腳底磨出了大泡。
郭萍東打聽西詢問,到達貧困學生家里后顧不上喘口氣,趕忙了解學生家庭經(jīng)濟狀況、填寫資料表、拍照片。每一趟來回得十幾個小時。回到家里,她還得整理資料、向助學網(wǎng)站發(fā)信息,記錄走訪心得。
每次的助學調(diào)查來回都是二三百公里的路程,粗略估算,6年來,郭萍在甘肅的山溝河谷間行走了上萬公里。
小男孩郭利東怯生生的模樣至今還留在郭萍的腦海中。那次,郭萍和另外一位義工到榆中走訪問路時,一位大媽得知她們是助學來的,就把她們領(lǐng)到了一個院子前,說:“這個娃太難了,你們也助助?!?/p>
走進院子,連“掛幾串紅辣椒、曬幾串玉米的農(nóng)家景象”也沒有。房子里間屋只有一個土炕,上面堆放著的被子和褥子也是破破爛爛的。
一個6歲的男孩怯生生地望著她們,一問才知道男孩名叫郭利東。由于家里出現(xiàn)變故,父母常年不在身邊,他和腿有殘疾且視力不好的爺爺相依為命。家里基本上沒什么經(jīng)濟來源,靠村上和鄰居們接濟生活。
這一老一小識字不多,她們問了好長時間也沒有把需要的情況弄清楚,只好先拍些照片回去。
回來后,郭萍通過榆中團縣委書記找到郭利東的班主任老師,了解了郭利東的詳細情況,整理后發(fā)送到助學網(wǎng)站上?!耙恢钡浆F(xiàn)在,郭利東都有人捐助?!惫颊f。
●蘭州石化公司青年志愿者服務(wù)隊與馬家山小學學生合影留念(第二排最左為郭萍)。
幾年下來,郭萍實地走訪了榆中、會寧、平?jīng)錾习賯€貧困學生家庭,接觸了當?shù)?0多個學校的老師和學生,深入了解了這些地區(qū)的貧困學生狀況。
最初,藍天助學網(wǎng)站上甘肅只有平?jīng)?、慶陽兩個縣的貧困學生能得到幫助,在郭萍和她的義工同伴們努力下,甘肅的榆中、白銀、天祝、會寧等6個縣的貧困學生也能得到幫助。
據(jù)估算,到目前為止,通過藍天助學網(wǎng)站,900余名貧困中小學生得到了結(jié)對捐助,助學金額達180多萬元;為貧困學校建立圖書室69個。
郭萍捐助的4個貧困學生都上高中了,家都在榆中縣。梁海燕上四年級時,郭萍就對她開始了捐助。梁海燕是獨生女,母親務(wù)農(nóng),父親外出打工。她平時住在學校,很少回家。因為從學校到家里坐車需要3元錢,梁海燕想省下這些錢。2013年1月郭萍見到她時,很難相信這個已經(jīng)16歲、身高一米五幾的姑娘體重居然只有33公斤?!耙豢淳褪菭I養(yǎng)不良導致的?!绷汉Q嗌闲W時,郭萍每學期都給她寄300元,上高中時每學期寄500元。
“姐姐,最近爸爸在工地受傷了,在醫(yī)院截掉了手,我該怎么辦?”2013年5月,梁海燕用父親手機給郭萍發(fā)來了短信。
“堅強起來,好好學習,你爸才會欣慰一點!”除了發(fā)短信外,郭萍還找機會專程到榆中看望了梁海燕,給她帶去了衣物和一個漂亮的蝴蝶結(jié),鼓勵她打扮漂亮點,樂觀地學習和生活。
“姐姐,在最近的考試中,我考了全班第6名,是全年級的第38名,我好高興啊!我的幾個好朋友湊錢給我買了一罐奶茶,可好喝了。這是我第一次喝這種奶茶?!?013年11月下旬,郭萍收到了梁海燕寫來的一封信。
郭萍捐助的另一個學生呂文亮今年上高一了,至今沒見過面,只從網(wǎng)站上見過照片,是一個義工朋友介紹的。呂文亮的母親去世了,還有一個上大學的姐姐,全家的生活就靠當民辦老師的父親每月200元的工資收入。
“給學校捐個三角板吧!”2008年兒童節(jié),郭萍和4個熱愛助學的朋友到榆中縣清水驛峴平小學走訪時,學校的一位老師說。因為這個小學的老師給學生上數(shù)學課時,是用凳子腿在黑板上畫圖形。學校想舉行升國旗儀式,可連一面國旗也沒有?;貋砗?,郭萍和4個朋友湊了8000元錢,買了三角板、國旗等寄給了清水驛峴平小學。
2009年,郭萍送給自己的結(jié)婚禮物,是給甘肅會寧縣侯川中心小學捐建一間圖書室。
書全是她親自挑的,有1000多冊,包括數(shù)學、地理、歷史、文學等。買書的錢是她工作兩年來攢下的。去年,80后的郭萍榮升為母親,想著“將來還可以為兒子捐一間”。
郭萍是蘭州石化化肥廠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除了工資外,沒有其他收入。她的兒子一歲多,正是花錢的時候,好在父母時常給她一些接濟。
抽屜里放著100多封郭萍曾經(jīng)幫助過的學生來信。閑暇的時候,郭萍會捧著看,心里暖暖的。
有些人不理解郭萍做的這些事情,一些冷言冷語不時傳入耳中。
意大利人馬克30萬元助學金落空的事也讓郭萍難以釋懷。一個叫馬克的意大利人在網(wǎng)上發(fā)了一條消息,聲稱愿意為貧困學生捐助資金,希望有人幫助實施。郭萍與馬克的翻譯取得了聯(lián)系。經(jīng)過商量,馬克愿意出資30萬元幫助貧困學生,但他要親自考察一下學生的實際情況。郭萍雇了車,拉著馬克及翻譯前往貧困學生家。
連續(xù)奔波10多個小時后,雇來的司機忍受不了礦泉水加大餅的飲食和高強度的徒步行走,破口大罵一頓后開著車揚長而去,把郭萍他們?nèi)釉诹饲安恢搴蟛恢甑穆愤叄R克的行李和相機也被拉走了。盡管事后費了好大勁把行李和相機找回來了,但馬克的資助計劃胎死腹中了。
“30萬元啊,可以資助上百個高中生3年!”說到這件事,郭萍很痛心。
雖然有人不理解,可父母是郭萍忠實的支持者。“給家里生活困難的孩子一些幫助,讓娃娃們都能上學,是積善??!”郭萍母親說。
單位也是郭萍的堅實后盾?!?0后的郭萍能關(guān)心那些與自己毫無關(guān)系的貧困學生,充分體現(xiàn)出新一代中國石油人關(guān)注社會、幫助他人的優(yōu)秀品質(zhì),這是社會需要的正能量!”蘭州石化化肥廠生產(chǎn)技術(shù)科副科長張勇說。
郭萍在蘭州石化丙烯酸廠工作時,廠里專門騰出一間房子,讓她放捐來的衣物、文具、圖書,還派車幫她運送捐助物品。
郭萍的不少朋友、同事得知她的助學故事后,也紛紛捐款捐物,為貧困學生提供幫助。有不少人還讓郭萍介紹貧困學生,打算長期捐助。
蘭州石化公司團委開展了“每人每月兩元錢,山里孩子展笑顏”活動。4年來,公司青年員工捐助了13萬元,為甘肅舟曲、莊浪、河口等地的貧困學生建了電腦室和圖書室。
筆者見到郭萍的時候,她正在籌備行囊?!斑@個雙休日要和公司的50名志愿者到蘭州市盲聾啞學校包餃子?!碧m州市盲聾啞學校有300多個孩子,因為人多,學校一般不包餃子,吃餃子就成了孩子們的奢望?!斑@次我們打算包6000多個餃子,讓孩子們吃個夠。我們還要把公司贊助的6個大紙箱子飯盒和衣架拉過去送給孩子們?!惫颊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