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靜
[摘 要]在高師聲樂教學中,聲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影響學生學習聲樂有三大因素。本文以歌曲《黃河漁娘》為例,通過對《黃河漁娘》的具體分析,能夠更好地使讀者了解其中的含義,給在校學生提出一些學習上的建議,以提高聲樂學習的效率及演唱的水平。
[關鍵詞]聲樂演唱 技巧 完整分析 興奮的歌唱 黃河漁娘
[中圖分類號] J61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3437(2014)07-0074-03
聲樂是抽象藝術。要想熟練地掌握聲樂技術,不僅要嚴格遵循它的發(fā)展規(guī)律,還應該充分了解與之相關的其他因素,如:歌唱過程中的演唱技巧、作品的完整分析、思維想象記憶、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等。筆者通過結合自身演唱情況而歸納總結出三大因素,即演唱技巧、作品的完整分析、興奮的歌唱狀態(tài)。
在音樂本科生演唱環(huán)節(jié)中,聲樂發(fā)聲的三要素,以及氣息位置等一直是被教師強調(diào)的問題,然而那些被忽視的問題卻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聲樂演唱者在演唱時的效果。筆者認為這些因素應引起聲樂教師和學生的重視,它們都是聲樂教學和演唱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演唱技巧因素——以《黃河漁娘》為例
演唱一首聲樂作品的成功與否,其藝術表現(xiàn)需要多方面因素的綜合和科學演唱。完成的聲樂作品想要達到成功完滿的效果,聲樂演唱技巧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因素,下面筆者以聲樂作品《黃河漁娘》為例,闡述其在演唱技巧方面需要注意的問題。
(一) 換氣方法和呼吸的支持是歌唱的基本保證
在聲樂演唱中,導致氣息不足的主要原因有:(1)氣息過于僵硬,好像吸得很飽,但肺部的肺泡沒有充分張開,只是上部的較小部分吸入空氣。吸氣越僵硬氣息越不夠用,如此形成惡性循環(huán)。(2)歌唱時沒有連續(xù)性,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由于演唱者腔體與器官不穩(wěn)定,聲帶不能有效擋氣而造成氣息不足。(3)起音的動作過大過猛,以胸部肌肉推氣,橫膈膜失控,腔體的動作不到位,聲帶閉合不好,造成吸入肺部的氣息在起音的瞬間就損失殆盡。因此,演唱者在吸氣時一定要放松,起音要小心,動作盡量減小,字與字、音與音之間盡量保持連貫。
連貫、持久的呼吸是演唱《黃河漁娘》必須要注意的?!饵S河漁娘》作品結構宏大,唱腔激越,情感充沛,風格明顯,是既能展現(xiàn)演唱者唱功又能突出地方色彩的大型聲樂作品,想唱好這首聲樂作品就要知道怎樣用氣和換氣,氣息源源不斷地支持為演唱這首歌提供必要的前提條件。由于這首聲樂作品連句很多,所以怎樣換氣才能恰到好處也是值得考慮的地方,以譜子為例:
歌唱中注意氣息與發(fā)聲的協(xié)調(diào),氣息是發(fā)生的動力,氣足則聲亮,氣停則聲止,歌唱中氣多聲少,容易造成聲音虛空、缺乏色彩等弊端;而氣少聲多則容易使發(fā)聲器官出現(xiàn)緊、癟、撐,聲音發(fā)干的現(xiàn)象,所以氣息問題絕對是聲樂演唱中的一個不能忽視的要素。
(二) 字正腔圓是聲樂藝術的審美標準
漢語是世界各國語言體系中較復雜、難掌握的一種語言,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無論是它的方塊文字還是復雜多變的發(fā)音轍韻,都體現(xiàn)出中華民族特有的審美取向和藝術特點。歌曲是由歌詞和旋律組成的,歌詞是由詞組連綴組成的,詞組又是由一個個字組成的,那么,要掌握好這首歌曲就必須從一個個字入手。
漢語中的字音除了是用聲母和韻母組成之外,還有一個鮮明的特點,就是有聲調(diào)。在《樂府傳聲》中的“辯四音決”中寫道“平聲平道莫低昂,上聲高呼猛力強,去聲分明直遠送,入聲短促急收藏”,在現(xiàn)代漢語中有五種聲調(diào)成為五聲,即陰平、陽平、上聲、去聲、輕聲。真正掌握到了聲、韻、調(diào)三個方面,才可能達到“以字行腔、字正腔圓”的藝術境界?!皾h字字音的結構,分為字頭、字腹、字尾,我們要求“字頭咬準要有力”,也就是聲母五音要掌握好;“字腹延長不變形”,也就是韻母的韻腹四呼狀態(tài)要好;“字尾收聲歸到位”,也就是韻母的韻尾要收聲歸韻,這就是傳統(tǒng)的“十三轍”?!笆H”是根據(jù)漢字的字腹過渡到字尾發(fā)音相同或相近的韻母分類組合形式,它可分為無韻尾類型和有韻尾類型;發(fā)音部可分為“直喉、劍唇、展輔、抵腭、穿鼻”等具體收聲方法。[1]以歌曲《黃河漁娘》為例來加以分析:
在歌曲演唱中,清晰的咬字、吐字、歸韻收聲,是歌曲演唱語言處理的基礎,有了這一基礎才可能更好地完成歌詞這一部分內(nèi)容,但是要達到聲情并茂、爐火純青的境界,還要結合旋律來處理歌曲中的字、詞、句。
在演唱《黃河漁娘》中,筆者發(fā)現(xiàn)經(jīng)常有以下幾種字音發(fā)聲不準確的問題,以譜子為例:
在第一段第一句“不知道哪一天”中的“天”字和第二段第一句“說不清那多少年”中的“年”字,咬字一定要清楚,也就是所謂的字正腔圓,“突出延長字腹不僅要保持口形的準確,同時還要發(fā)揮主要母音的共鳴作用,這樣就要在韻母上加強氣息的支持,根據(jù)歌曲感情的表達的需要調(diào)節(jié)共鳴腔的空間。如有些在母音i、u、v與舌尖前、后母音-i,口腔空間小,影響共鳴,適當擴展其口腔空間是允許的,但不能影響詞義,或造成‘音包字的現(xiàn)象。”[2]
連貫、持久的呼吸支持是歌唱的基本保證,字正腔圓是聲樂藝術的審美標準,聲樂技術技巧的應用,恰當?shù)厥褂弥w語言達到形神統(tǒng)一、聲情并茂是聲樂作品的最高標準。
二、作品的完整分析因素——以《黃河漁娘》為例
在聲樂演唱中,大部分學生對所要學習演唱的作品僅僅做到了對節(jié)奏和音準的把握,之后就沉迷于對聲音的反復練習中,對作品很少進行深一層的挖掘,哪怕是簡單的分析都懶于去做,這勢必影響對作品的深入理解。事實上,聲樂作品的分析對聲樂教學和演唱是非常重要的。
在拿到一首聲樂作品的譜子時,我們不應馬上就學唱,而應全面地把這首作品分析一下,分析的過程包括:歌曲創(chuàng)作的背景,所要表達的含義,曲子的旋律,歌詞的含義。以歌曲《黃河漁娘》為例:
(一)歌曲寫作的背景
《黃河漁娘》是徐沛東老師近些年來創(chuàng)作的一首頗具影響力的聲樂作品,作品結構宏大,唱腔激越,情感充沛,風格明顯,是近些年少有的既能展現(xiàn)演唱者唱功又能突出地方色彩的大型聲樂作品。作者在這首作品中充分地展示了濃厚的民族音樂積累和高超的旋律寫作技法。
了解完歌曲的寫作背景后,對我們演唱時把握歌曲的情緒變化、地方性風格上有很大的幫助。
(二)所要表達的思想
黃河,母親之河,中華民族的一個永恒的話題,她有5500千米婉轉矯健的身軀,她有奔騰時的威嚴,她有磅礴的中華情懷,她更有五千年中華說不盡的故事和傳說,黃河漁娘,一個普通的女性恰恰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黃河的柔情與細膩。生活在黃河邊上的漁娘是艱苦的,同時也是剛毅的,正如黃河是偉大的,同時也是柔情的一樣,漁娘就是黃河柔情一面的寫照。
了解到這些,在演唱時不僅要唱出黃河的氣勢,更主要的是要唱出漁娘的細膩和剛毅。
(三)歌曲的旋律
1.曲調(diào)高亢激越。這一點體現(xiàn)出黃河水畔特殊的地理環(huán)境和文化背景造就了其激情豪爽的性格。以下的一句歌詞體現(xiàn)得淋漓盡致:
方框內(nèi)就是有著濃郁的地方性特點的部分,旋律大幅度起伏使得旋律十分豐滿。
2.旋律起伏大,大跳眾多。
在這個唱段中,雖然是慢板,旋律起伏大,音域高達十二度,大跳達四個之多。
(四)歌詞的分析
歌詞被譽為可唱的詩化語言,它作為創(chuàng)造聲樂藝術美的文學語言基礎,具有含蓄意蘊美、回旋反復美、節(jié)奏律動美、抑揚錯落美等審美特征。
聲樂藝術指的是通過人體自身發(fā)出的聲音所形成的音調(diào)與語言相結合的藝術。聲樂美的創(chuàng)造,是以它對語言的美化程度及其感染力來體現(xiàn)的。無論是詞的撰寫,還是曲的譜就、歌的唱成,都始終貫穿著語言的因素與作用。如果說語言是人類表情達意的基本工具,那么歌詞就是這個工具發(fā)展的高層次的結果了。
就具體的一首作品而言,歌唱語言的把握就體現(xiàn)在對該歌詞的處理上,體現(xiàn)在對該歌曲詞曲關系的處理上,體現(xiàn)在用科學的發(fā)聲方法來演繹歌曲的詞曲關系上。生動清新的語言,鮮明清晰的咬字吐字是概括和表達歌曲思想內(nèi)容、刻畫人物性格特征、塑造動人的藝術形象、深化音樂主題的一個極其重要的因素。
歌詞中用“生在這大河上”、“長在這大河上”、“漿兒拍浪”、“魚兒滿倉”等詞無不訴說著漁娘心中的黃河情。對于黃河漁娘的生活方式也有著十分深刻的描繪,如:“日復一日,你把早和晚織進那漁網(wǎng)”、“春去秋來,你把那風和雨當成了平?!钡让枥L,都體現(xiàn)出了黃河漁娘生活的艱辛,但是又用“你卻說,你的心在那船頭朝著的方向”來描繪黃河漁娘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并沒有因為生活的困苦而泯滅掉心中的夢想,最后一句也是本首歌的點題之句,表達了黃河漁娘積極樂觀的精神狀態(tài)。
經(jīng)過分析歌詞,我們不難得出“歌曲要表達出積極向上的含義”這一結論。
三、興奮的歌唱狀態(tài)
歌唱與發(fā)聲時,歌者一定要處于興奮的狀態(tài),如不能做到這一點,無論歌唱還是發(fā)聲都將處于十分困難的狀態(tài),發(fā)出的聲音很難達到應有的共鳴、力度、振動、位置等。歌者在興奮狀態(tài)下,往往精神飽滿,信心十足,膽子大,動力強,注意力集中。從生理狀態(tài)上來看,當人處于興奮狀態(tài)時,腔體通暢,七竅出聲。從審美上來看,當人處于興奮狀態(tài)時,人的面部表情狀態(tài)也極具美感,自覺地排斥“裝腔作勢”的丑態(tài)?!皬男睦砩蟻砜矗d奮能充分調(diào)動神經(jīng)使歌唱者與發(fā)聲按著神經(jīng)系統(tǒng)進行條件反射,而把注意力從不應該緊張的器官上轉移到應該積極運動的器官上,從而使注意力在唇、齒、舌上,在面罩上,在鼻咽腔上不斷加強并能持續(xù)下去?!盵3]總之實踐證明,在歌唱過程中,興奮不僅能使歌唱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而且還能使唱音輕松自如,情感投入。所以,對學習聲樂的本科學生,教師僅僅依靠微笑的狀態(tài)來啟發(fā)學生是不夠的,還應不時地進行興奮訓練。興奮是歌唱的基本狀態(tài),是基礎。這是在學習聲樂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四、結束語
以上幾點因素是筆者在學習聲樂時對于常見的一些問題提出的一些粗淺的結論和看法,希望能對廣大音樂愛好者和聲樂學習者提供些許有價值的參考。在這里還要提醒廣大音樂愛好者和聲樂學習者,不要忽視身邊環(huán)境中的事物,科學是相通的,正確的方法往往在我們周圍,很多東西都是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鑒的,要想學好聲樂,就要做一個認真、細心的人。
[ 參 考 文 獻 ]
[1] 余篤剛.聲樂語言藝術[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171-179 .
[2] 余篤剛.聲樂語言藝術[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0:171.
[3] 郝孟榮.聲樂教學中常被忽略的幾個問題[J].青年論壇,2005(2):112-113.
[4] 薛良.歌唱與藝術[M].北京:中國文聯(lián)出版社,1998:12-98.
[5] 沈湘.聲樂教學[CD].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北京環(huán)球音像出版社,1962:23-76.
[6] 沈湘.沈湘聲樂教學藝術[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1998.
[7] 石惟正. 聲樂教學法[M]. 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96.
[8] 俞子正,田曉寶,張曉鐘. 聲樂教學論[M]. 重慶: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9] 王旭麗.中國現(xiàn)代民族聲樂的文化特征及價值[D]. 南京藝術學院,2007.
[10] 【俄羅斯】根納季·齊平.音樂活動心理學理論與實踐[M]. 北京: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2008.
[責任編輯:覃侶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