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世林
摘 要:對既有建筑物進行加固處理是一種常見方法,對于原結構有科學利用和再次開發(fā)的功能,有降低對環(huán)境和生產(chǎn)影響的實際效果。本研究根據(jù)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的實際,強調了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的原則,分析了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中常見的注漿、擴大基礎、坑式托換、樹根樁等方法的應用要點,希望對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技術的使用和完善有所幫助。
關鍵詞: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注漿加固;坑式托換;樹根樁
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是一種費用節(jié)省、環(huán)境污染少、影響范圍小的工程,應該在強化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技術使用原則的基礎上,以注漿、擴大基礎、坑式托換、樹根樁等方法的應用為手段,提升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技術的應用水平,形成新時期符合技術和發(fā)展情況的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技術,在發(fā)揮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技術優(yōu)勢的前提下,完成建筑和設計的目標。
1 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技術應用的原則
1.1 挖掘潛力原則
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的主旨是重復挖掘基礎的最大潛力,應該在建筑基礎良好,地質條件優(yōu)越的地方盡量發(fā)揮基礎的各種潛力,也可以通過擠密、壓密的方式使地基承載能力迅速地提高,還可以通過地基深和寬的修正達到提升承載能力的目的。
1.2 做好科學計算原則
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的設計過程中要做好對各種情況的預期,要做好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的計算,設計時要盡量做到設計資料的完整,要重點開展對地基承載能力、上部結構荷載的計算,同時要針對結構和荷載的變化要有預期,做好必要的調整和加強,真正實現(xiàn)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工作的科學性和合理性。
1.3 優(yōu)化剛度原則
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就是對墻體剛度的提高,可以通過縱橫兩個方式提高墻體剛度,進而達到既有建筑物基礎墻體工作能力的加強,實現(xiàn)降低不均勻沉降和避免結構問題的產(chǎn)生。
1.4 優(yōu)化結構原則
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的主要措施是優(yōu)化基礎的結構,通過結構的優(yōu)化使既有建筑物基礎得到加固的效果。當建筑物基礎出現(xiàn)抗滑能力不足時,可以增設防滑趾;當基礎出現(xiàn)不牢固趨勢時應該通過設置剛性地坪的方式提升基礎的剛性;當基礎出現(xiàn)水平剪力過大時,可以通過設置地基梁的方式分解水平剪力。
1.5 整體性原則
要從地基的整體性去考慮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的問題,應該著眼于建筑結構和建筑地基的相互作用,將地基整合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可以用加強既有建筑物基礎上部的方法彌補地基出現(xiàn)的問題;可以用淺層地下的操作替代復雜性操作,實現(xiàn)基礎的整體性加固。
2 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技術的種類
2.1 注漿加固法
注漿加固法是對基礎加注補強漿進行基礎加固的方法,注漿加固法主要適用基礎有裂縫的情況,注漿加固法應用時要注意漿液的配制,一般可用水灰比為0.5±0.1的素水泥灰漿進行加固,也可以使用環(huán)氧樹脂作為加固劑。注漿加固法的施工方式為:在基礎裂縫處鉆孔,一般采用單獨基礎每邊不少于兩孔的方式,對條形基礎可沿基礎縱向每1.5m~2.0m布置鉆孔,并不少于兩排。注漿管直徑約25mm,與水平面的傾角不小于30°,以利于流動。鉆孔直徑約28mm并較注漿管大2mm~3mm??拙?.5m~1.0m,注漿壓力可取0.1MPa~0.3MPa,要注意注漿加固時注漿范圍的確定,避免出現(xiàn)注漿遺漏或重疊。
2.2 基礎底面積擴大法
當?shù)鼗蚧A底面積不足時,可用混凝土套或擴大基底面積。素混凝土套的臺階高寬比應符合地基基礎規(guī)范的要求。沿高度方向應設置錨固筋以加強老部分連接和抗剪。鋼筋混凝土套亦須在新舊混凝土間設錨筋、錨栓或灌環(huán)氧。條形基礎加寬時可沿縱向分段進行,分段長度為1.5m~2m。擴大的寬度部分底面應不低于原有基底。
2.3 坑式托換法
先在室外貼近基礎處分批、分段間隔開挖長約1.2m,寬0.9m,深度比已有基礎底面深1.5m的施工豎坑,豎坑壁必要時應加支護。在豎坑中間已有基礎底面下橫向開挖基坑,基坑深度達到設計深度,寬度一般與原基礎相同。然后澆混凝土并在距原基底8cm處停止?jié)仓B(yǎng)護1d,再用有速凝劑與膨脹劑的早強干水泥漿填入空隙并搗實。
2.4 樹根樁法
樹根樁法主要采用鋼筋混凝土樁體的方式就對基礎進行加固,由于水泥漿體或細石混凝土呈現(xiàn)樹根樁的形狀,因此得名樹根樁法。樹根樁法的要點是內置鋼筋(籠)的形狀,要制作成垂直或傾斜的小直徑的鋼筋混凝土樁體,要講求多條樁的配合,已達到將負荷有效分散的作用。在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施工場地受限,操作不靈活的地方樹根樁法有著良好的適應性,樹根樁法施工時振動小,既不會對既有建筑物的穩(wěn)定帶來影響,也不會對土層帶來液化的危害,樹根樁法適用于淤泥、填土、砂層、巖層等各種土層。所以廣泛應用于既有建筑物增層改造和糾偏時的地基加固、地下構筑物的穿越和邊坡上建筑物的整體穩(wěn)定處理。
2.5 室內靜壓樁法
室內靜壓樁法是樁式托換法的一種,是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中較為常見的施工技術。樁式托換法具有適用性強(適用于各類土層)、技術成熟、受力明確、質量可靠等優(yōu)點,是目前既有建筑物地基基礎加固工程中應用較廣泛的方法,不僅適用于原天然地基的基礎托換,也適用于樁基礎的承載力加固。一般而言,樁式托換法指的是用剛度較大的鋼筋混凝土樁作為基礎來托換既有建筑物,但也有將半剛性樁、柔性樁加固歸到樁式托換法一類的。
3 結語
綜上所述,要發(fā)揮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技術的優(yōu)勢應該從相關要點出發(fā),堅持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技術應用的原則,做好注漿加固、擴大基礎、坑式托換、樹根樁等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基本技術的應用,形成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技術更好應用的方向,更好地完成既有建筑物基礎加固任務。
參考文獻
[1] 葉華鋒.淺析如何對既有建筑物進行基礎加固[J].中小企業(yè)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09(04).
[2] 陳愛新,劉長青.既有建筑物加固修繕勘察與地基基礎加固方案選擇[J].工程勘察.2010(04).
[3] 張偉杰,丁浪平.注漿技術在某冶煉廠地基基礎加固中的應用[J].采礦技術.2010(02).
[4] 胡德春.樹根樁及灌漿加固技術在紫蘭壩水電站GIS樓基礎加固中的應用[J].大壩與安全.2010(01).
[5] 李樹兵.對鋼筋混凝土結構加固技術的研究[J].河北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