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憲俊
(江蘇省儀征市張集小學,江蘇 揚州 211423)
農(nóng)村小學業(yè)余田徑訓練隊縣市比賽成績不理想的成因及解決策略
吳憲俊
(江蘇省儀征市張集小學,江蘇 揚州 211423)
許多農(nóng)村小學受場地設施、生源質量、教師素質等因素影響,在縣市運動會中難以取得較好的成績。農(nóng)村小學地處鄉(xiāng)村,器材設施落后,生源人數(shù)少,學生體質偏弱,這些因素制約了良好成績的取得。在儀征市近幾年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中,農(nóng)村小學成績極不理想,前8名中鮮見農(nóng)村小學身影,甚至還有學校在田徑比賽中一分未得。2011年,筆者從原張集中學調入張集小學,接手學校業(yè)余訓練隊工作。在2011年前,張集小學參加市運動會最好成績是全市第8名,接手后,筆者合理利用學校場地設施,精心選材,科學訓練,連續(xù)3年學校田徑隊參加儀征市中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均位列三甲?;仡欉@樣的一段歷程,結合周邊農(nóng)村小學的現(xiàn)狀,筆者發(fā)現(xiàn)農(nóng)村小學學生運動水平不高,參加市縣級比賽成績不理想存在一些共性的因素,通過對這些因素的克服,能有效提升學生運動水平,為農(nóng)村小學的田徑業(yè)余訓練開拓新的天地。
1.1 影響學生運動水平的生理因素
1.1.1 選材不重視 朽木不可雕,好材才能出好料。小學生由于運動技能的缺失,先天基礎往往決定比賽的高低。如何選出好的苗子是作為一名教練必須掌握的技巧,農(nóng)村小學教師在選材時經(jīng)常會有以下兩個顯著特點:突擊性、歸類性。
突擊性主要表現(xiàn)在選材的時間點上,因為運動會比賽在即,臨時入班,挑選隊員,緊急訓練。歸類性主要表現(xiàn)在:身高高的可以跳高、體重大的可以投擲,腿長的可以跑步。這種選材方式有一定的科學依據(jù),但與運動員實際運動水平的高低并不成正相關。
1.1.2 訓練時間的不足 玉不琢不成器,訓練時間充足是中小學業(yè)余田徑訓練成績提高的重要條件。在任張集中學田徑運動隊教練期間,我們的運動員均為原張集小學學生。通過對這些選手研究發(fā)現(xiàn),他們中不乏身體素質較好的選手,卻無法在市縣級比賽中無法發(fā)揮出應有的水平。通過觀察表明,他們成績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運動技巧缺乏,技術粗糙,與其教練聯(lián)系,發(fā)現(xiàn)這些運動員在每次參加比賽前只有一個月左右的組隊、訓練時間,所有的技能均在在這一個月中掌握,因此很多技術似是而非。他們中很多選手,連鉛球的握球動作、壘球的出手角度、跳高的助跑、過竿動作均存在一定的問題。
更為嚴重的是,由于訓練長期性、強度均得不到保證,因此在一個月內,學生的運動強度遠超學生的生理負荷,出現(xiàn)傷痛現(xiàn)象在所難免,但由于技術動作掌握不全,必須勤加練習,帶傷訓練現(xiàn)象屢見不鮮,傷情也隨著訓練逐層加深。加之,很多教練認為要保持狀態(tài),在賽前仍然堅持大量的訓練,因此在比賽過程中,臂膀酸疼、跟踺疼痛的運動員大有人在,這些傷情不僅僅影響著學生運動水平的發(fā)揮,更影響著學生的未來。
1.2 影響學生運動水平的心理因素
1.2.1 場地器材差異 隨著四配套工程的開展,農(nóng)村小學有了像點樣的田徑場,有了一定規(guī)模的田徑器材,但這些場地、器材、設施與比賽時的不一樣,對參賽成績也有很大的影響。在前幾年的市田徑運動會上,就出現(xiàn)過小姑娘被發(fā)令槍嚇哭的事情。
正規(guī)比賽中,比賽場地是塑膠跑道,彈性大,跑鞋與煤渣跑道上的感覺完全不同,特別在跳高、跳遠這些項目上,由于訓練時的步點與比賽時的步點不一致,導致踏板不準,影響了比賽成績的事例多不勝數(shù)。
1.2.2 比賽中的學生心理的調節(jié)
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說明學生心理因素對運動的影響巨大,小學生的由于心理不成熟,極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巨大場地的空曠感、與其他選手對比后的自卑感,均可能制約學生的發(fā)揮。
1.3 影響學生運動水平的其他因素 后勤工作作為運動員參賽的重要保障工作,往往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著學生的成績。
休息是否充足與體能的儲備、居住生活環(huán)境是否衛(wèi)生與學生臨場比賽時的體質,管理是否規(guī)范、生活的舒適度均影響學生的運動狀態(tài)。
2.1 精選精練,跨過人才關
2.1.1 選材要從低年級開始,建立優(yōu)苗檔案 選材的目的就是將那些先天運動素質高的學生選拔出來,參加體育訓練。臨時抱佛腳既然不可取,那么小學業(yè)余訓練的選材要從低年級開始,并建立相關檔案。
低年級的學生大多未經(jīng)訓練,身體條件、機能水平直接反映了遺傳素質的高低。
通過體育課、大課間活動、體質健康測試,在低年級學生中進行選拔,再對選拔出來的學生家長的身體形態(tài)進行了解,建立優(yōu)苗檔案,確定運動員及參訓項目,經(jīng)過訓練,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1.2 結合田徑興趣小組活動,長效展開訓練 眾所周知,業(yè)余訓練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必須在訓練中保證足夠的訓練量和適宜的負荷,才能提高運動員的成績。
為了保證足夠的訓練時間,我們利用學校大課間、社團活動、鄉(xiāng)村少年宮設立了參賽項目的校級田徑興趣小組,對重點學生進行訓練,確保每周都有2~3次的相關訓練,提高了他們的體能,掌握基本技術。賽前再通過1個多月的強化訓練,進一步提高訓練成績,在縣市比賽中取得名次。
2.1.3 合理的運動負荷,預防運動損傷 運動損傷是影響比賽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為了保證訓練成績的提高,比賽名次、獎牌的獲得,必須做好運動損傷的預防。
造成小學生運動損傷的主要原因有準備活動不充分、運動負荷過大、場地器材不安全等。在每次訓練課中,教師要根據(jù)不同項目、季節(jié)變化等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認真檢查場地器材,合理安排運動負荷,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抓核心技術,避免運動損傷的發(fā)生。
同時,我們在賽前兩三天左右,停止高強度的訓練任務,轉為調整性訓練,使學生在比賽過程中,擁有更好的生理狀態(tài)。
2.2 積極適應,跨過心理關
2.2.1 借地訓練,提升心理適應力 農(nóng)村小學一般沒有正規(guī)的訓練比賽場地,參賽前一天的場地適應往往會使學生陷入更緊張的心態(tài)中。
為了能做好場地、器材適應工作,2011、2012年,筆者組織學生在比賽前一周左右就組織學生赴儀征市體育場感受賽場狀態(tài),適應場地,并在回來后進行積極調整。2013年,我們在賽前2周赴剛建成塑膠操場的新集小學進行場地適應性訓練,同時與新集小學運動員進行了預比賽。
從心理學看,心理適應有一個接受過程,這個過程并不長,雖然農(nóng)村小學不可能提供正式比賽的環(huán)境,但在賽前幾天的適應,給予學生心理緩沖的時間,在正式比賽過程中,學生往往能表現(xiàn)得比較放松。
2.2.2 保障后勤,提升比賽沖擊力 要想學生很好地參加比賽,必須讓學生有足夠的休息,保證良好的體能和積極的心態(tài)。
農(nóng)村小學距離市區(qū)較遠,參加縣市比賽時更多地采取“安營扎寨”的方式。因此,在后勤保障中就要注意以下幾點:(1)住宿環(huán)境正規(guī)、干凈、安靜,飲食衛(wèi)生安全;(2)住宿地點盡量安排距離比賽場地較近的正規(guī)賓館、旅社,不因交通衛(wèi)生問題影響了運動員參賽;(3)做好管理工作,由于小學生生活自理能力較差,特別是女生運動員,比賽住宿期間要安排女教師隨同照應。
2.2.3 積極疏導、提升心理耐受力 比賽前夜,學生較興奮,極易產(chǎn)生休息不足的現(xiàn)象。因此,適當?shù)匾龑W生進行適應的娛樂活動,如逛公園、散步、做小游戲,均可以使學生放松情緒,在休息時進行嚴格的監(jiān)管,可以確保第二天學生有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
比賽過程中,有比賽的及時休息,組織無比賽項目的學生為他們加油、鼓勁,利用集體凝聚力,促使學生超常發(fā)揮。
比賽后,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成績,及時總結過程中的不足,也有利于今后比賽的開展。
G807.2
A
1674-151X(2014)05-027-02
2014-03-24
吳憲?。?979~),中教一級,本科。研究方向:中小學體育教學與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