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軒
(天津城建大學體育部,天津 300384)
天津城建大學2009-2011年度學生體質測試的動態(tài)分析及對策研究
魏玉軒
(天津城建大學體育部,天津 300384)
采用文獻資料、數據統(tǒng)計、體質測試等方法對天津城建大學2009-2011年度男、女學生總計11 456人體質測試的結果進行縱向對比、分析,旨在揭示天津城建大學學生體質的動態(tài)變化。研究表明了學生在體質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并針對結果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1.1 研究對象
本文抽取天津城建大學在校男、女學生11 456人,其中男生6 738人、女生5 718人。其測試的指標和方法完全一致。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根據本文研究的需要,通過查閱相關專著較全面地了解目前國內學生體質測試的現狀,為論文提供一定的科學依據。
1.2.2 數據統(tǒng)計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和SPSS18.0 軟件對學生體質測試所得的數據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并對測試數據進行方差分析。
1.2.3 體質測試法 根據《標準》的有關要求,選取的體質測試項目:BMI指數、肺活量、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測試儀器:采用天津市教委統(tǒng)一指定的產品并隨堂測試。
對學校3年體質評價得分的對比發(fā)現(圖1、圖2):及格以上比例的學生處在天津市及格以上學生平均水平(75%~90%)區(qū)間之內。男、女不及格的學生逐年減少,但測試剛及格的學生占比重較大,測試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較少。男女學生體質總體成績一般。女生的測試成績低于男生,這可能與平時女生較少參與體育運動有關。
2.1 身體形態(tài)指標測試的動態(tài)分析
2.1.1 身高 統(tǒng)計結果顯示,男生身高趨勢平穩(wěn),沒有明顯變化。其中2010年和2011年男生身高平均值最高,2009-2011年女生身高有遞增趨勢,2011年女生身高平均值最高。經檢驗未見顯著性差異。
2.1.2 體重 統(tǒng)計結果顯示,2011年男生體重平均值最高為73kg,2010年最低為66kg,2011年較之前兩年有增長。女生體重呈明顯上升趨勢,經檢驗差異均不具有顯著性。
2.1.3 身高標準體重 身高標準體重可以反映出學生是正常體重,輕體重或肥胖。結果顯示,2009—2011年,男女生正常體重的百分比均呈現上升趨勢,2010年男生正常體重比率最高,2011年女生正常體重比率最高。然而男生的超重與肥胖比例明顯高于女生,2009年男生超重與肥胖比例比女生高出10個百分點,2009年大學女生的肥胖和超重比例最高。
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提出了中國成人的肥胖標準:成人身體密度指數的正常范圍為18.5≦BMI<24,<18.5為營養(yǎng)不良,≧24為超重或肥胖[1]。統(tǒng)計顯示,天津城建大學學生肥胖問題依然存在,輕體重者占比重也較大,肥胖因素是影響學生體質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全體教育工作者仍需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改善體質健康狀況。
2.2 身體機能指標測試水平的動態(tài)分析
統(tǒng)計顯示,男、女學生肺活量水平優(yōu)秀和良好的比重較低,成績一般。2011年男女生肺活量水平比2009年顯著性下降。說明男女生在2011年身體機能比前兩年要差。女生肺活量水平要比男生低,肺活量水平能夠充分反映人體呼吸和有氧代謝的功能,這可能說明由于進入大三以后學生課業(yè)負擔加重,學生課外鍛煉減少導致了身體機能的下降。因此學生在日常學習中仍要加強耐力項目的鍛煉,以更進一步提高呼吸系統(tǒng)的功能,提高身體素質。
2.3 身體素質指標測試水平的動態(tài)分析
2.3.1 坐位體前屈 柔韌素質與健康的關系極為密切,柔韌性的提高,可增強身體的協(xié)調能力,更好地發(fā)揮力量、速度等素質。通過坐位體前屈測試能夠反映人體的柔韌性水平[2]。
2009-2011年學生柔韌項目的測試成績隨著年齡增長愈來愈差。女生的柔韌性好于男生。通過體育鍛煉能夠提高關節(jié)的靈活性,當人們缺乏體育鍛煉體質下降時會首先體現在柔韌性的下降。因此,學校和學生自身也該積極加強身體柔韌素質方面的體育鍛煉。
2.3.2 立定跳遠 立定跳遠是測試爆發(fā)力的項目,可以反映肌肉的力量情況。立定跳遠取決于力量和速度的結合,所以立定跳遠的測試一直被廣泛使用[3]。結果顯示,男生2009年立定跳遠平均成績最好(243.5cm),2010年平均成績最差(225.7cm)。2009年女生立定跳遠平均成績最好(198.8cm),2011年立定跳遠平均成績最差(168.2cm)。3年來,學生立定跳遠成績下降幅度較為明顯,經經驗,具有顯著性差異。
3.1 結 論
天津城建大學學生體質測試結果表明,學生測試結果整體良好,成績不及格學生逐年下降,但縱向對比整體結果卻令人堪憂。
身體形態(tài)方面:男女學生的身高沒有明顯變化,但體重卻逐年增加。肥胖的問題依然存在,女生的BMI指數不及格的人數明顯高于男生。身體機能方面,男女學生的肺活量指數呈逐年下降趨勢,說明學生的耐力水平較差。女生的肺活量指數較男生有很大差距,平時應注意鍛煉。身體素質方面,2011年較之2009年男女生的力量素質均明顯下降且女生下降較大。優(yōu)秀和良好比例的學生占比重較小,學生的身體素質一般,學生的體質健康問題刻不容緩。
3.2 建 議
3.2.1 深入研究,完善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制度 體質測試是一項系統(tǒng)工作。首先從測試保障方面,學校有關部門(學生處、教務、后勤等)應互相配合、齊抓共管,從宣傳、保障方面為體質測試提供制度保障。其次。體質測試人員應繼續(xù)深入研究《標準》加強相關理論學習并通過培訓全面提高測試技術,使測試流程更科學,測試結果更準確。學校還應加大資金和測試器材的投入,全面保障體質測試之完成。
3.2.2 深化體育課改革,加強體育課運動的負荷 大學體育課實行選課制度,某些項目如太極拳、乒乓球、健美操等,除了技能的掌握,學生身體所承載的運動負荷較小,運動量不大。達不到鍛煉身體的效果。在此類項目實操過程中,體育教師應適當增加學生體能訓練的內容,對于體質測試不及格的學生應當給予特別“關照”,在課外體育鍛煉中給予恰當指導。并且完善課外體育鍛煉的監(jiān)管體系。
3.2.3 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測試與評價體系 體質測試實施的最終目的在于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而目前測試只停留在發(fā)現問題的層面。在此基礎上,應當針對測試中發(fā)現的問題,做出評價,并制定相應的運動處方給予學生。構建測試—評價—反饋—再測試的閉環(huán)式機制。以此來完善大學生體質測試機制,最終達到有效提高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目的。
[1]李琛.武漢高校學生體質現狀的調查與研究[D].武漢:武漢體育學院,2006.
[2]王正倫,孫飆,戴劍松.大學生體質與體力活動的相關分析和研究[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6,40(12):68-70.
[3]《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委員會.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解讀[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G807.0
A
1674-151X(2014)05-123-02
2014-03-30
魏玉軒(1985~ ),助教,碩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