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霞,王瑜,林小梅,許賢照
(中國人民解放軍180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7~18歲超重肥胖人群IgG抗體檢測情況分析
于海霞,王瑜,林小梅,許賢照
(中國人民解放軍180醫(yī)院健康管理中心,福建 泉州 362000)
目的通過檢測超重肥胖的兒童青少年人群中14種食物不耐受的IgG抗體的含量,分析食物不耐受與肥胖兩者間的相關(guān)性。方法選取2010-2013年在我院健康管理中心體檢的418名7~18歲兒童青少年,按照身體和體重的測量結(jié)果分為體重正常組330例和體重異常組88例,檢測其對14種食物不耐受的IgG抗體的含量并進行比較分析。結(jié)果體重異常組中的食物不耐受陽性率高達61.4%,而體重正常組則為49.1%,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女孩的食物不耐受陽性率為63.2%,高于男性的47.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jié)論超重肥胖的兒童青少年人群中存在明顯的食物不耐受現(xiàn)象。兒童青少年進行食物不耐受檢測為預防和治療肥胖而制定的飲食方案提供參考依據(jù)。
兒童青少年;食物不耐受IgG抗體;超重肥胖
doi∶10.3969/j.issn.1003-6350.2014.19.1140
食物不耐受是由IgG抗體引起的一種復雜的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可引起所有組織發(fā)生炎癥反應,并出現(xiàn)全身各系統(tǒng)的癥狀與疾病[1]。據(jù)英國過敏協(xié)會統(tǒng)計,有高達45%的人群對某種食物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不耐受。食物不耐受可發(fā)生于各個年齡段,其中嬰兒與兒童的發(fā)生率高于成人[2]。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增長和都市化進程的加快,兒童青少年肥胖增勢迅猛,已引起社會高度重視[3]。本研究通過檢測不同體重兒童青少年血清中的食物特異性IgG抗體的含量,分析肥胖與食物不耐受的相關(guān)性,為預防和治療兒童青少年肥胖提供參考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0年1月1日至2013年1月1日來我中心體檢的418名7~18歲的兒童青少年,進行食物不耐受檢測和體重身高測量。根據(jù)體重指數(shù)(BMI)指數(shù)分為體重正常組和異常組,其中正常組330例,男性237例,女性93例,年齡為(13.0±3.8)歲。異常組88例,男性67例,女性21例,平均年齡(12.5±3.4)歲。
1.2 身高和體重測量方法身高體重測量采用由北京陸德瑞衡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身高體重儀。身高體重的數(shù)值分別精確到0.1 cm和0.1 kg。測量時要求調(diào)查對象空腹和脫鞋測量。
1.3 診斷標準超重和肥胖的評判標準根據(jù)“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shù)值分類標準”[4],體重指數(shù)(BMI)=體重(kg)/身高(m2)。
1.4 食物不耐受檢測方法使用由美國BIOMERICA公司生產(chǎn)的試劑盒,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ELISA)法檢測14種食物過敏原特異性IgG抗體。檢測步驟按照試劑盒上的說明進行操作。
1.5 IgG濃度的判定IgG測定的濃度結(jié)果可分為4級:IgG<50 U/ml為陰性,50~100 U/ml輕度敏感,100~200 U/ml為中度敏感,IgG≥200 U/ml高度敏感。
1.6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軟件對資料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計算兩組食物不耐受的檢出率并利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間14種食物不耐受檢測結(jié)果比較兩組間14種食物不耐受檢測結(jié)果分析見表1。14種食物不耐受陽性率的前三位由高到低排序依次為雞蛋(37.3%)、牛奶(14.4%)、螃蟹(8.4%)。正常組的男性女性和異常組的男性女性間的14種食物不耐受陽性率的前三名排序均一致,均是雞蛋、牛奶和螃蟹。不同性別間和不同組別間雞蛋、牛奶和螃蟹不耐受總陽性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正常組中,女性的牛奶不耐受陽性率高于男性,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5.047,P=0.025),其他不同性別間雞蛋、螃蟹不耐受陽性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異常組中,不同性別在雞蛋、牛奶和螃蟹不耐受陽性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不同性別間食物不耐受陽性率比較男性總例數(shù)為304例,其中有一種以上食物不耐受者144例(47.4%)。女性總例數(shù)為114例,其中一種以上食物不耐受者72例(63.2%)。女性食物不耐受陽性率高于男性,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8.277,P=0.004)。
2.3 兩組食物不耐受陽性率比較體重異常組的食物不耐受陽性率高于體重正常組,且兩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190,P<0.041),見表2。
表1 兩組間14種食物不耐受檢測結(jié)果[例(%)]
表2 兩組食物不耐受陽性率比較[例(%)]
本研究中,超重肥胖的兒童青少年的食物不耐受陽性率(61.4%)顯著高于正常體重的兒童青少年(49.1%),與鄭專等[5]的報道一致。這表明肥胖與食物不耐受存在一定的關(guān)系。兒童青少年的食物不耐受的總陽性率為51.7%。14種食物不耐受陽性率最高的是雞蛋和牛奶,與國內(nèi)其他報道一致[6-8]。雞蛋與牛奶是兒童青少年日常飲食中最常見的兩種食物,并且是高蛋白食物其免疫原性強,兒童和未成年人的消化系統(tǒng)功能還不完善,容易對腸道內(nèi)的異物蛋白形成IgG抗體[8]。由于女性獨特的免疫系統(tǒng)環(huán)境,女性的綜合免疫反應強于男性,女性自身免疫疾病發(fā)病率遠高于男性[9]。本文中,不同性別在不同組別間的不同食物不耐受比較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是女孩的總食物不耐受陽性率高于男孩(P<0.05),這與鄭專等[5]的研究不一致,可能與地區(qū)、年齡以及人群有關(guān)。
有研究認為食物在進入消化道后,應被消化成氨基酸、甘油和單糖水平,進而完全轉(zhuǎn)化為能量供人體使用。然而并非完全如此,某些食物因為缺乏相應的酶無法被人體消化吸收,被視為異物,導致人體免疫系統(tǒng)對這些異物產(chǎn)生過度的保護性反應,產(chǎn)生食物特異性的IgG的抗體[9-10],IgG與食物分子形成的免疫復合物是被集體當作廢物從腎臟排除,由于某些免疫復合物無法通過腎小球濾膜,導致腎小球濾過壓升高,免疫系統(tǒng)超負荷,反復不耐受的食物刺激,IgG抗體與食物分子結(jié)構(gòu)形成免疫復合物,加重免疫系統(tǒng)的負擔,可致使人體各系統(tǒng)出現(xiàn)一系列癥狀和疾病,如高血壓、肥胖、頭痛、腹脹、腹瀉和感染等[11-13]。
兒童青少年處于生長發(fā)育的階段,不管是肥胖還是食物的不耐受都會造成兒童青少年身體和心理上的傷害。導致兒童青少年肥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不可忽視的因素是行為因素,如膳食習慣、家庭環(huán)境、生活習慣等[14]。在本文中,肥胖兒童和青少年人群中存在明顯的食物不耐受現(xiàn)象,且食物不耐受和肥胖均是可逆的,臨床實踐表明,大多數(shù)人在避免不耐受的食物6個月后,癥狀減輕或消失[15]。因此檢測IgG抗體對探討肥胖的成因及指導相應的飲食治療方面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1]黃蓉,劉志強.食物不耐受與兒童相關(guān)性疾病的研究進展[J].實驗與檢驗醫(yī)學,2010,28(3)∶257-258.
[2]Saeed SA,Ali R,Ali SS,et al.A closer look at food allergy and intolerance[J].J Coll Physicians Surg Pak,2004,14(6)∶376-380.
[3]季成葉.全球?qū)W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與肥胖流行現(xiàn)狀和趨勢[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06,27(8)∶648-650.
[4]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中國學齡兒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篩查體重指數(shù)值分類標準[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4,25(2)∶97-102.
[5]鄭專,董學君,陳劍波.肥胖青年人群血清食物特異性IgG抗體檢測的臨床意義探討[J].2010,20(11)∶2864-2865.
[6]卓文廣,王昊,鄭輝.杭州市兒童7種食物不耐受情況調(diào)查分析[J].中國衛(wèi)生檢驗雜志,2009,19(10)∶202-204.
[7]武慶斌.小兒慢性消化系統(tǒng)疾病與食物原特異性IgG檢測的臨床分析[J].醫(yī)學研究雜志,2008,37(10)∶66-68.
[8]曹永艷,周小勇,李東升,等.3種慢性變應性皮膚病患者食物不耐受結(jié)果分析[J].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2008,22(12)∶731-733.
[9]Breakey J.Is food intolerance due to an inborn error of metabolism? [J].Asia Pac J Clin Nutr,2004,13(supp1)∶s175.
[10]黃春艷,邢昌盛.食物不耐受檢測與對臨床指導的分析[J].2011, 35(3)∶223-224.
[11]許雍皞,王俊普,唐發(fā)清.100例食物過敏患者食物不耐受IgG抗體檢測[J].2009,16(1)∶38-41.
[12]Fischer R,McGhee JR,Vu HL,et al.Oral and nasal sensitization promote distinct immune responses and lung reactivity in a mouse model of peanut allergy[J].Am J Pathol,2005,167(6)∶1621-1630.
[13]王燕,周靜,張毅.健康體檢人群食物不耐受情況調(diào)查及其相關(guān)因素分析[J].2013,53(36)∶78-80.
[14]陳綺文.北京市城區(qū)成年超重-肥胖相關(guān)行為因素分析[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6.
[15]Dvoneshire V,Duquette P,Dwosh E,et al.The immune system and hormones∶review and relevance to pregnancy and contraception in women with MS[J].Int MS J,2003,10(2)∶44-50.
R593
B
1003—6350(2014)19—2900—03
2014-02-12)
于海霞。E-mail:12392281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