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曉光
當前我國已進入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快車道,迫切需要具有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才。這就要求我們的教育也必須適應社會的發(fā)展,努力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美術與其他學科知識的融合,激發(fā)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發(fā)展探究精神,最大限度開發(fā)學生們的創(chuàng)造潛能。
1 中學美術教學的意義
從20世紀以來,我國的美術教育出現了多元化發(fā)展的趨勢。美術的種類不斷分化和增加,美術與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整合度越來越高。打開現行的中小學美術教材,就會發(fā)現美術課的內容在不斷地深化和外延,但在我國長久以來一直實行應試教育?!皩W好數理化,走天下也不怕”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很流行的的名言。然而像美術、音樂、體育、這些有利于人的素質全面發(fā)展的科目卻被稱為副科,而備受冷落。
學習美術成了“不務正業(yè)”的代名詞,把學好文化課視作唯一的正途?!昂⒆訉聿蛔霎嫾?,不考美術院校,學美術沒有用”這是很多孩子家長的心聲。抱有這種思想的家長們就是發(fā)現自己的孩子有美術方面的愛好和興趣,他們也大多不會給予支持的,自覺不自覺地打擊了孩子們學習美術的積極性。再就是學習美術是一種高消費,筆墨紙硯,顏料及工具等開支都很大。將來就是考上美術院校,高學費也會令諸多平民階層尤其是農村的家庭頭疼。好多有美術天賦的學生也會因經濟問題不得不放棄。學校不能正確處理美育與學生全面發(fā)展的辯證關系。片面追求升學率,只注重主科教學,把美術教學邊緣化。有些學校尤其像農村中學想開設美術課,也會因師資的缺乏和設備的短缺,而難以順利開展。
學生沒有機會親身感受美術的魅力和美育的熏陶?;诂F階段中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各種問題,中學美術界和社會各界應積極研究探索中學美術教育的規(guī)律,創(chuàng)新中學美術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積極探索拓展美術教育功能。“學生的學習活動是一個主動參與的過程”。這是一個經教學實踐反復證明了的,美術課程只有讓學生直接參與進來,讓他們獲得深刻的體驗,才能激發(fā)學生的情趣?!皾M堂灌”的教學模式,違背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扼殺了學生自我表現、自我評價的機會和欲望,不利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真切感受。只有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才會既滿足其好奇心,又能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能力和美術興趣。教學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從生活,大自然,乃至教室或學校里尋求美術的教學資源。越貼近學生生活的資源就越容易讓學生所接受,從身邊的事物和環(huán)境中感受美麗,發(fā)現美麗、創(chuàng)造美麗,甚至啟發(fā)誘導學生設計十年后家鄉(xiāng)、樓房、馬路、鄉(xiāng)村、學校的面貌……,這樣才會使學生有更多新的意想不到的探索和發(fā)現,進而燃起學生的學習激情。
通過靈活新穎的美術課教學,把繪畫、工藝和欣賞融合貫通,開發(fā)利用各種有趣的吸引學生的教學手法以開闊學生的美術視野。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興趣,擴大知識面,逐步完善學生的德、智、體、美、勞,提高中學生的綜合素質。綜上所述,隨著科學技術的突飛猛進人民生活的日新月異,人們對美育的認知和追求也在提高,美術教師應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美術能力和動手能力,科學準確地實施和推進美育工作,讓美術教育真正成為推動素質教育的有力助手,使美術教育成為啟迪學生心智、培養(yǎng)學生愛心的園地,這是美術教學的未來趨勢,更是在中學階段全面科學開展美術教育的意義之所在。
2 初中美術教育的目的
1、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氣質古人對于讀書人的定義是琴棋書畫樣樣精通,其中就包括了美術素養(yǎng)。溫文爾雅是中國古代讀書人的氣質,這種書生氣中包含了藝術氣質,是一種讀書人的氣魄與儒雅,也是讀書人的藝術氣質。
2、培養(yǎng)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同樣一幅作品對于不同人的意義也是不同的。對于達?芬奇的《蒙娜麗莎》,懂得藝術欣賞的人將之奉為瑰寶,但其對于一個完全不懂藝術的人而言不過是一張肖像畫而已。培養(yǎng)初中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對于培養(yǎng)他們真善美的人格精神、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具有積極的作用。
3 初中美術教學的方法
1、注重學生基本功的訓練創(chuàng)新是對舊的框架和常識的挑戰(zhàn),但是要想有所創(chuàng)新,就必須有扎實的基本功。一位偉大的畫家常有一些新奇的作品流傳于世,但是他們的繪畫基本功也是相當扎實的??梢哉f,創(chuàng)新并不是無中生有,而是建立在傳統(tǒng)基礎上的。如,20世紀著名畫家畢加索的作品《格爾尼卡》,大師以其新奇的近乎荒誕的筆觸來表達自己的感情,看似簡單的幾筆,卻蘊含了千錘百煉的技法。因此,在美術教育的過程中,基本功的訓練是重中之重。
2、注重專業(yè)知識的普及初中的美術教育并不是要培養(yǎng)美術大師,而是普及美術基本知識。況且,美術、音樂這種藝術,對先天的要求是極其嚴格的,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夠成為畫家或者音樂家。美術教育更多的是傳播和普及繪畫的知識和欣賞的方法,提升學生的個人涵養(yǎng)和內心修為。一個人可能無法提筆就能畫出優(yōu)秀的作品,但是看到優(yōu)秀的作品能夠懂得欣賞是十分必要的。
3、注重對于優(yōu)秀作品的賞析偉大的美術作品能夠留存到現在,必然是有其道理的。因此,在進行初中美術教學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到博物館、美術館欣賞一些優(yōu)秀的作品。在學生欣賞美術作品時,教師應該講解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的生平、繪畫技法等,這些都是提升學生藝術涵養(yǎng)的重要因素。
4、客觀評價學生的作品美術并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的藝術,學生通過美術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自身的創(chuàng)作能力,是美術教師最應該鼓勵的事情。開展創(chuàng)作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于美術的關注和興趣,而且便于教師與學生溝通交流,提高教學質量。對于學生的作品,教師應給予客觀的評價,以積極的評價為主,提升學生對于美術學習的信心。
4 結語
初中生學習一些美術知識,可以提升自身的藝術涵養(yǎng),激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在進行美術教學時,美術教師要認真總結教學經驗,切實提升初中美術教學的有效性,為中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增添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