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體英,河南省雜文學會副會長,現(xiàn)任商丘市雜文學會榮譽會長,原《商丘日報》總編輯。
2013年深秋時節(jié),河南省雜文學會洛陽筆會期間,參訪被尊稱為中國佛教“釋源”、“祖庭”之白馬寺。如入梵境佛國,歡喜心、怡暢心、凈信心、無著心油然而生,頓感迷云開而性天獨朗,妄塵盡而心地廓通。
常運慈心拔有情,度盡無邊苦眾生。距今1946年的東漢永平十年(公元67年),漢明帝派使者羽林郎中秦景、博士弟子王尊等十三人去西域,訪求佛道。三年后,他們同兩位印度高僧迦葉摩騰和竺法蘭回到都城洛陽,并用白馬馱回一批經書、佛像。漢明帝喜不自勝,便下詔在洛陽建造了中國第一座佛寺——白馬寺,以安置印度高僧,儲藏彌足珍貴的佛像、經書,并開展傳經布道、弘法利生。從此,法音普及無邊界,宣揚戒定精進門,佛法在東土迅速傳播,漢朝上下,官民共修,并普及至東北亞、東南亞各國,其大喜大舍救含識之智慧功德,受到無與倫比的尊敬和膜拜。
愿我得佛清凈心,法音普及無邊界。極具包容性的中國文化,自白馬寺佛光初照,便迅速澤被華夏,更廣泛影響世界,可見白馬寺的功德是多么不同凡響。英國著名社會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湯恩比,因佛學在中國廣為推崇而感嘆中華文化博大寬廣的包容性。自白馬寺在中國首弘佛法,其對中國思想、文化影響全面而且深遠。佛學是究竟圓滿的智慧,對于世界、人生有著獨特的視覺、觀點,是一種開悟、解脫的高深智慧。白馬寺之殊勝功德正在于首開先河,給東方大眾提供了獨特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讓人們獲得心靈的修養(yǎng)和解脫。
白馬寺作為中國佛教“祖庭”、“釋源”對傳播佛法、惠利群生的重大貢獻,從古至今,可以說有美皆備,萬善同歸、三根普被,凡圣齊收。特別是新中國建立后,中國共產黨人對白馬寺亦護持有加,改革開放后更紹隆空前。據(jù)近年來中共黨史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與佛教》一書披露,毛澤東作為一位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和無產階級革命家,在為黨和國家制定正確的宗教政策的同時,對佛教文化情有獨鐘。據(jù)身邊工作人員介紹,毛澤東曾多次談到白馬寺,遺憾自己未能前往??釔圩x書的毛澤東,外出時給工作人員列的必帶書單中有以白馬寺最初的經典譯印的《金剛經》《涅槃經》、《法華經》、《心經》等。1953年6月,毛澤東在接見當時的中國佛教協(xié)會副會長兼秘書長趙樸初時,談及白馬寺等一批著名佛教寺院,并幽默地說:“說是趙樸初,非是趙樸初,是名趙樸初”。若非熟讀《金剛經》,對其中“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之經典名句義諦盡釋,是不可能出此妙語的。1955年3月8日,毛澤東與西藏宗教領袖達賴喇嘛談話時,提及佛教在洛陽白馬寺首傳中國內地、普及東方,話鋒一轉說:“我們再把眼光放大,要把中國、把世界搞好,佛教教義有這個思想。佛教創(chuàng)始人釋迦牟尼主張普渡眾生,為了免除眾生的痛苦,他不當王子,創(chuàng)立佛教。因此,信佛教的人與我們共產黨人合作,在為眾生即人民群眾解除壓迫的痛苦這一點上是共同的”。
參訪白馬寺,還聽洛陽的一名退休干部講到周恩來總理大力保護、支持白馬寺的佳話:十年浩劫初期,“破四舊”、“立四新”之風狂掃神州,白馬寺亦不能幸免,諸多佛像、經書被砸毀、焚燒。周總理得知后嚴令保護國寶,才慶幸保留了一部分。時隔幾年,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提出要到中國佛教“祖庭”白馬寺參訪,周總理深知白馬寺已被破壞的慘不忍睹,但也不能不讓國王去,便親批??钭ゾo整修,并指示從故宮博物院選出多尊國寶級佛像,派武裝押運人員,用卡車連夜運到白馬寺,一切布置停當,西哈努克國王卻因故未能成行,而珍貴的佛寶卻永久駐留白馬寺。如今的白馬寺,在原有建筑規(guī)模極為雄偉、宏大肅穆,布局嚴整、形色特殊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前幾年溫家寶總理與印度辛格總理簽約,由印度援建的大型佛殿建筑群,以及泰國建造的泰式佛宮建筑群,其博大宏偉、金碧輝煌、容色光耀,在國內絕無僅有。中國古典佛寺建筑與外國風格佛寺相映生輝,但見佛殿巍巍,佛像端嚴,明耀顯赫,云聚寶鎖,飾諸寶柱,金珠鈴鐸,周匝條間,互相映飾,一切莊嚴,隨應而現(xiàn),在國內外可說是絕無僅有。走進白馬寺,真?zhèn)€是:
感得廣大清凈居,
內心清靜絕塵勞。
慈心作善棄妄虛,
永離惡趣摒憂惱。
智慧明達昧無余,
杜眾惡源示正道。
積功累德馨馥郁,
舉念馳情悉善好。
責任編輯 谷 西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