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以人為本整體護理模式在骨科護理中的應用價值與方法。方法 選取患者200例,對照組100例常規(guī)護理,其余為觀察組行以人為本整體護理,對比相關指標。結果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6個月后生活能力指數分別為(70.5±14.3)分、(89.1±15.2)分高于對照組(61.2±21.5)分、(22.8±10.9)分,因家庭護理不當回院8例次低于對照組28例次,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行以人為本整體護理有助于規(guī)避治療與康復期間危險因素,提升護理質量,改善預后,促進和諧護患關系的構建。
關鍵詞:以人為本;整體護理模式;骨科護理
\"以人為本\"整體護理是指在\"人本主義\"核心思想的指導下,關注患者自身、所處環(huán)境、心理狀態(tài)、物理因素等對疾病康復的影響因素,改善臨床護理與護理管理各個環(huán)節(jié)系統(tǒng)化工作模式,以滿足患者生理、心理、社會等各個方面的需要,為患者提供個性、舒適、安全、有效的優(yōu)質護理[1]。骨科護理周期長,治療與護理質量直接影響預后,關系患者今后的生活質量,應用以人為整體護理模式,提升護理質量,有助于滿足患者院內對高效護理、心理滿足、人格與權利被尊重需要,院外康復、護理技能需要,保障高質量的治療恢復水平。某院應用以人為本整體護理模式于骨科護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某院骨科2012年1月~2013年5月收治住院患者200例,其中男123例,女77例;年齡:18~75歲,平均(40.2±6.3)歲。病情:外傷骨折124手術治療頸椎病、關節(jié)炎等疾病76例。納入標準:①年齡18~75歲;②發(fā)病前,患處骨功能正常;③住院時間≥20d。據就診順序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患者年齡、性別、病情等臨床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
1.2方法對照組:據病情安排急診或門診,住院接受治療護理,給予常規(guī)護理路徑,常規(guī)圍手術期護理,據手術情況結合醫(yī)囑給予治療護理、飲食護理、基礎生活護理與康復鍛煉、基本宣教醫(yī)囑注意事項,出院時交代醫(yī)囑與注意事項。
觀察組:應用以人為本整體化護理,過程如下:①獲取患者詳細的信息,通過交談,制定治療護理計劃,詳細分析不安全因素,了解患者需求,對影響病情的因素進行系統(tǒng)性分析;②規(guī)范護士行為,注重護士形象:統(tǒng)一著裝,樹立嚴謹認真、訓練有素的工作風貌,儀態(tài)大方、言語得體,取得患者信任,保障護理操作的順利實施;③提升護士綜合護理能力:?訩規(guī)范相關護理操作,提升護理能力技術水平,如創(chuàng)傷引流操作護理,保障基礎的治療護理滿足臨床需要;?訪培養(yǎng)護士溝通交流能力,護士應善用職業(yè)語言以增強患者治療信心,以真誠的言語、積極的態(tài)度使患者感受到被尊重、被重視,善于傾聽、觀察充分了解患者的需求以便于今后工作的開展;④個性化服務:據患者病情、需求、經濟條件、社會家庭關系等因素,制定個性化護理方案,如合并癥較多、年老體弱易并發(fā)者,積極預防并發(fā)癥,注重飲食護理,如年輕、骨折傷情較重易留下后遺癥者,增加心理輔導;⑤注重健康教育:骨科患者預后時間長,治療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危險因素較多,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與家庭護理能力直接影響預后,因家庭護理不當摔倒、繼發(fā)骨科傷患數不勝數,以人為本整體護理應注重提高患者及家屬護理能力,通過院內教學、實踐指導、一對一輔導,院外隨訪、電話指導等方式,保障治療康復期間護理質量,以改善預后。
1.3觀察指標隨訪評定患者6個月后患者Barthe生活能力指數;出院時統(tǒng)計住院時間、行患者滿意度調查。出院6個月內因家庭護理不當至醫(yī)院復查、復診例次。
1.4判定標準Barthe生活能力指數,以10項日?;顒幼鳛樽詼y內容,滿分100分,60以上者能獨立生活為良,41分~59分者為及格有一定獨立生活能力但需要他人幫助,小于40分者基本喪失生活能力[2]。
1.5統(tǒng)計學處理數據均應用SPSS18.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計數資料以數(n)與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滿意度、6個月后生活能力指數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觀察組患者出院6個月內因因家庭護理不當至醫(yī)院復查、復診8例次,對照組29例次,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3討論
骨科治療與康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影響預后的因素較多,整體性護理非常必要,以人為本應用于骨科院內整體護理,有助于提升院內護理質量,保障治療效果,人性化護理模式還強調護患交流,潛移默化提升患者及其家屬自我護理能力,保障整個治療康復期間護理質量水平。本次研究中應用以人文本整體護理觀察組,術后6個月生活能力、滿意度、6個月內因因家庭護理不當回診例次均優(yōu)于對照組,效果顯著。
參考文獻:
[1]辜向東,郁雪松.骨組織愈合潛力的實驗研究[J].激光雜志,2013,39(4):100-101.
[2]向鋒,術后早期康復鍛煉對老年股骨骨折的影響[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3,11(04):337-338.
編輯/王海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