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脊柱骨折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100例,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0例。對照組自入院到出院按照傳統的護理流程進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入院時即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觀察。結果 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脊柱骨折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顯著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增強患者滿意度,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于脊柱骨折患者的盡快康復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脊柱骨折;應用
脊柱是內臟的保護結構和全身的支柱,有吸收震蕩、平衡和負重的作用,脊柱骨折比較常見,脊柱骨折主要的發(fā)患者群為男性青壯年,主要是由于間接的外力造成的,從高處跌落時由于足或臀部著地對胸腰段產生了沖擊性的外力向上作用造成了骨折,其中最常見的是胸腰段脊柱骨折。 脊柱骨折能夠并發(fā)神經損傷,嚴重的會導致截癱甚至對生命造成極大威脅,治療不當會留下慢性腰痛等并發(fā)癥。 脊柱骨折患者在術前會伴尿路感染、截癱或呼吸道感染等[1],因此患者的病情較復雜,給予及時有效的護理措施, 能夠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
臨床護理路徑(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 是一種新的護理工作模式,是針對某種疾病圍手術期制定出的具有順序性、時間性和最適當的醫(yī)療護理服務計劃,臨床護理路徑貫穿患者入院至出院每1d的治療、護理,包括預見性護理在內,同時作為一種護理管理辦法,在減少患者住院日、提高患者滿意度的同時,能夠增強護理人員專業(yè)水平,提高整體素質,規(guī)范診療行為。我院對收治的脊柱骨折患者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取得較為滿意的臨床效果,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2013年1月~2014年2月收治 100 例脊柱骨折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男 68 例,女32 例,年齡 22~65歲。 所有患者都經過 CT 檢查確診為脊柱骨折, 其中腰椎骨折患者 86 例, 下胸段脊柱骨折的患者 14例,所有患者都進行脊柱骨折的切開復位內固定術進行治療。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臨床護理,觀察組在此基礎上給予臨床護理路徑。臨床護理路徑成員應由科主任、主治醫(yī)師、護士長、護理組長及責任護士等組成。制訂個體化臨床護理路徑方案,至少包括醫(yī)療措施、檢查、化驗、評估、治療、活動、護理、飲食、監(jiān)測、出院計劃、治療及護理結果等內容,每項內容均有相應治療及護理計劃,并根據患者病情實際需要進行補充、修改,逐漸完善內容。以上各項內容均制成臨床護理路徑手冊,由患者保管,由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每日護理操作、記錄。
制定臨床路徑分為以下階段:①準備階段:成立臨床路徑小組,由普外科專家、臨床醫(yī)師、責任護士及麻醉科醫(yī)師組成;②)制定階段:依據患者情況制定符合個性化的菜單式醫(yī)囑, 導入醫(yī)護工作站,供臨床嚴格執(zhí)行,自第1 d辦理入院進入路徑到術后出院完成路徑,均有計劃的宣教、檢查、治療及護理;③實施階段:組織醫(yī)護人員培訓、考核,全面掌握路徑流程,患者病情有特殊變化時在護理欄內及時記錄,分析相關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進行干預;④評價改進階段:臨床路徑實施后定期進行總結,并將路徑實施前后各項數據進行比較,分析變異因素,使路徑不斷完善,更加符合臨床實際,方便患者。
1.3評價標準采用HADS(住院患者焦慮及抑郁評分表)對觀察組和對照組的焦慮和抑郁情況進行評分,并對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進行調查。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for Windows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滿意率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表2。
3討論
脊柱骨折是臨床上病情較重的損傷,脊柱骨折能夠并發(fā)神經損傷,嚴重者會導致截癱甚至對生命造成極大威脅,治療不當會留下慢性腰痛等并發(fā)癥?;颊呓邮苤委熐皶嬖诳謶趾徒箲]的心理,以消極的心態(tài)對待治療[2]。因此護理人員要給予患者較全面細致的護理,與患者建立良好的關系,讓患者增加對疾病的了解以及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在疾病發(fā)生后要迅速制定治療方案的同時要配合治療制定同步的護理方案,根據個案不同,制定有針對性的整體護理計劃,并及時有效的實施到臨床,積極治療促進患者的康復。
臨床路徑是一種全新的、規(guī)范化的單病種質量效益型管理模式,最早由美國波士頓新英格蘭醫(yī)療中心提出,是旨在提高醫(yī)療、護理質量的工作表,其內容包括自患者入院到出院期間需進行的檢查、化驗、醫(yī)生和護士的說明、圍術期所進行的處置、術后飲食指導、出院指導等大量信息,涉及的相關人員除醫(yī)生和護士外,還有營養(yǎng)師、藥劑師、護理助手及患者本人等,以計劃表的形式并輔以形象的圖標使應用者對診療計劃一目了然。臨床路徑是臨床護理工作的時刻表,以患者住院時間為序,按護理程序的思路,以工作流程表的形式把臨床護理內容細化到患者住院的每一天,使患者自入院到出院均能得到由醫(yī)生、護士、檢驗師、藥劑師等多學科協作組成的醫(yī)療團隊提供的特定的診斷或手術,做最適當和最佳流程的照護。
脊柱骨折患者的康復過程十分漫長而艱難,患者在生理及心理等方面都飽受煎熬。護理人員要針對患者在調整自身心理方面的要求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患者的病情穩(wěn)定和好轉之后,疼痛等癥狀也會相應減輕,這時候在康復指導和鍛煉方法上的需求會增加。護理人員要根據康復階段并發(fā)癥多發(fā)、易發(fā)的特點對患者做好心理方面的干預和分析,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幫助患者建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
綜上所述,對脊柱骨折患者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可以顯著減輕患者的心理負擔,增強患者滿意度,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對于脊柱骨折患者的盡快康復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王春鳳.58例脊柱骨折患者圍手術期護理體會[J].中國當代醫(yī)藥, 2009,9(4):92-93.
[2]肖秋雙,劉俊英.脊柱骨折患者圍手術期的護理[J].當代護士(專科版),2010,4(1):81-82.
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