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超聲檢查是當前產科臨床的重要檢測手段的原理主要是通過聲波來成像來對產婦腹中胎兒的健康與否進行檢查。作為一種影像學檢查手段,超聲檢查也有著一定的適應性和存在不足之處。超聲檢查中存在的不足主要是因為在聲波人體內部的傳播、吸收、反射等因素造成的。
關鍵詞:超聲檢查;產婦;妊娠
1前言
超聲是一種利用聲波反射成像原理來對產婦腹中胎兒的健康發(fā)育實行檢查的一種新型影像學檢測手段。超聲的頻率一般都在兆赫以上,是人耳能識別聲音頻率的一千倍?,F(xiàn)階段,在超聲檢查中,為了避免超聲檢查技術上存在的缺陷,做好超聲檢查在產科中的合理應用非常必要。
2產科超聲檢查
將超聲檢查用于產婦妊娠期應該持著不同的目的和任務。妊娠早期是胚胎在產婦腹中由單細胞演變成為初具人形的一段時期;妊娠中期是胎兒自身發(fā)育產生臟器官和一些組織器官的完善過程時期;妊娠晚期是胎兒進一步成熟并面臨出生迎接新環(huán)境的一段時間。
2.1妊娠早期
2.1.1妊娠早期的超聲檢查在妊娠早期進行產婦妊娠檢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確定胚胎發(fā)育是否正常,并同時對妊娠的確定與否、對妊娠的部位和停經時間以及超聲孕周估計是否相同。通常超聲檢查的部位是妊娠囊、卵黃囊、胚芽結構[1]。
在科學技術不斷革新的今天,超聲檢查技術的不斷進步,尤其是超聲探頭技術的引進均使得超聲檢測所成像的分辨能力大大提高。但是,在妊娠初期進行超聲檢查時,針對妊娠囊中存在真假妊娠囊以及小囊性結構難以鑒別的問題要格外注意,只是單純檢查妊娠囊是否存在并不能說明及肯定是宮內妊娠,在該問題上,如果在妊娠囊的內部存在有卵黃囊的情況基本可以確定。在妊娠初期,基本上妊娠8w胎兒即可完成初具人形的發(fā)育,因此在超聲檢查時,可以對胚胎的頭極和尾極進行區(qū)分;在4w之后,即妊娠12w時,胎兒的自我發(fā)育已經可以檢查到解剖結構,但這個時候對解剖結構的超聲檢查還是難以確定。
2.1.2妊娠早期使用超聲檢測對孕齡進行預測以及胚胎的發(fā)育進行評估在妊娠早期可以通過超聲檢查妊娠囊的大小、胚胎的頭臀長進行孕婦孕周的大致確定,其中,采用胚胎的頭臀長進行孕周的確定較為準確,基本上誤差不會超過10d。在妊娠10w之后可以通過測量胚胎頸項部的透明層厚度(即NT測量)對染色體是否異常進行預測,但頸項部的透明層厚度(即NT測量)也只是檢測染色體是否存在異常的檢查,并不能直接反應胎兒的發(fā)育正常與否。在妊娠12w之后,胎兒的各種臟器官逐步形成,這時利用超聲檢測可以觀察到胎兒的顱骨、肢體、脊柱等大型結構的存在,但妊娠12w時尚難對這些結構進行細微的觀察。
2.2妊娠的中晚期超聲檢查
2.2.1妊娠中期超聲檢測在妊娠12w之后,即可對胎兒的生產進行監(jiān)測,由于是胎兒的臟器官、各種組織器官的檢查。隨著孕周的不斷增加,胎兒的發(fā)育依然逐步成熟,并逐步變大,這個時候采用超聲檢測可以對胎兒的生長進行監(jiān)測,可以對胎兒的生長情況做進一步的了解。這個時候的超聲檢查主要就是為了檢測胎兒是否發(fā)育正常,檢測的主要部位是胎兒的頭圍、腹徑、股骨或肱骨(檢測胎兒是否存在肢體短小、畸形等情況)[2]。
2.2.2胎兒系統(tǒng)的超聲檢查對胎兒系統(tǒng)的超聲檢查主要是進行胎兒的大畸形篩選。根據(jù)我國衛(wèi)生部在2003年頒布的《產前診斷技術管理辦法》中的規(guī)定:除發(fā)現(xiàn)胎兒存在無腦畸形、腦膜腦膨出、心內膜墊缺損或者胸腹部缺損。肢體短小等畸形問題外,正常孕婦須在16~24w進行超聲系統(tǒng)的全面性檢查。胎兒系統(tǒng)的超聲檢測對于發(fā)現(xiàn)胎兒是否存在畸形有著非常高的準確定,是對胎兒進行臟器官和組織大體結構缺失與否的重要手段。對于胎兒的容積器官或組織的發(fā)育異常超聲診斷需要進行多次的檢測,在進行連續(xù)觀察之后通過動態(tài)觀察容積或大小變化,間接進行判斷;臟器或組織發(fā)育不良或過度的診斷同樣需要多次超聲檢查方可做出診斷[3]。
2.2.3針對性胎兒超聲檢查主要針對超聲系統(tǒng)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需要上級醫(yī)院或上級醫(yī)師會診、需要動態(tài)觀察的超聲指標、胎兒心臟超聲檢查等情況。
2.2.4胎兒附屬物的超聲觀察包括胎盤位置、成熟度評價和羊水量測定。
2.3超聲檢查途徑
2.3.1經腹部超聲檢查作為婦產科超聲檢查的常規(guī)手段,適用于所有產科。優(yōu)點為適應范圍大,發(fā)生交叉感染或醫(yī)源性感染的概率??;不足處為分辨力低,需要膀胱充盈。
2.3.2經陰道(腔內)超聲檢查為婦產科特有的檢查手段,不需要膀胱充盈,圖像分辨力明顯提高,適應微小或早期病灶的檢查。但腔內檢查有增加交叉或醫(yī)源性感染的機會。
3結論
綜上所述,對超聲檢查人員和超聲醫(yī)師進行檢查技術上的培訓,并在日常工作中嚴格規(guī)范檢查步驟和操作流程,逐步標準化超聲術語和報告,在通過和臨床醫(yī)生、產婦的有效溝通的基礎上,減少超聲檢測的誤差。
參考文獻:
[1]劉勇, 湯正端,余曉琴.產前超聲胎兒畸形篩查及產后超聲隨訪的應用研究[J].中國醫(yī)藥科學,2011.13.
[2]葛琴,石紅.超聲檢查在先天畸形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01.
[3]張儒秀,石俊.超聲在產前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醫(yī)藥,2008.17.編輯/許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