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條件及社會環(huán)境的不斷改善,我國居民的預期壽命極大地得到提高,逐漸步入老年化社會。老年人均有不同程度的骨質(zhì)疏松[1],髖部是骨質(zhì)疏松的好發(fā)部位,流行病學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老年髖部骨折的發(fā)生率達1/1000左右,同時老年人往往合并心腦血管疾病,肺部疾病,糖尿病等其他系統(tǒng)性疾病,整體護理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難度,需要綜合考慮。我院骨傷科護理組于2009~2014年對58例老年髖部骨折手術后的患者進行整體護理,針對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特點,健康狀態(tài),進行全面評估,并制定實施詳細的有針對性的護理計劃,現(xiàn)將整體護理體會淺談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組58例,男,21例,女,37例;股骨粗隆間骨折32例,股骨頸骨折26例;車禍傷7例,自己跌倒43例,其他傷8例;空心螺釘內(nèi)固定11例,人工雙極股骨頭置換15例,近端股骨鎖定鋼板內(nèi)固定23例,PFN近端股骨髓內(nèi)釘9例,并存的內(nèi)科疾病有高血壓,糖尿病,腦梗塞后遺癥,慢性支氣管炎及肺氣腫肺心病,前列腺增生癥,肝腎功能不全等。
1.2方法股骨粗隆間骨折采用近端股骨鎖定鋼板內(nèi)固定和PFN近端股骨髓內(nèi)釘治療。股骨頸骨折采用閉合復位空心螺釘內(nèi)固定及人工雙極股骨頭置換手術治療。
2護理
2.1??谱o理
2.1.1體位及翻身與手術室常規(guī)交接患者后,取平臥位,全麻患者需要去枕平臥并把頭偏向一側,防止患者低血壓等嘔吐引起窒息,清醒后再取舒適體位。同時患肢保持外展中立位,丁字鞋。術后患肢抬高20~25°,促進下肢靜脈回流。避免患肢受壓,尤其是腘窩要避免受壓,避免過度屈髖。有條件者可以讓患者臥氣墊床。雙下肢活動受限時的體位護理,該類患者體位護理比較困難,患者配合艱難,最易發(fā)生褥瘡,骨突處可墊海棉圈。不能自行翻身的隔2h協(xié)助翻身,并用50%紅花酒精按摩受壓部位,促進血液循環(huán)。我們采用移動患者身體重心及配合軀干托起法,做法是備一長枕(1m),將枕理為坡形,后把患者一側略抬高,將坡形低的一側放在大腿根部、臀部、軀干的一側,坡枕高的一側向外,使患者身體重心向?qū)绕?,同樣方?~2h后換至對側,一個回合后需2人分別站在患者的兩側,將患者軀干部托起,以臀部離開床面為度,使骶尾部及背部解除壓迫并通風透氣片刻,這樣周而復始即可達到預防褥瘡的目的。單側下肢活動受限的護理方法是在患肢制動的情況下,指導患者屈曲健側膝關節(jié),以健側下肢足底及雙側上臂的手掌或肘部為支點,支撐起下段軀干,使臀部離開床面,護理人員酌情給與協(xié)助,每1~2h1次,并對骶尾部及受壓處進行按摩,此法簡便易行。
2.1.2確保引流通暢,記錄引流量術后髖關節(jié)置換患者關節(jié)腔內(nèi)置引流管外接負壓器,要確保引流通暢,若引流量超過300ml要及時反饋,并注意觀察引流液顏色,性質(zhì),同時要保證負壓器處于切口低位避免引流液污染切口內(nèi)。
2.1.3早期功能鍛煉老年股骨頸骨折[2]術后只要能夠忍受疼痛就可以開始完全負重,粗隆間骨折術后要盡早負重,但IV型是例外。我們護理組一般于術后麻醉消失后即指導患者早期積極活動,主動活動踝關節(jié)及膝關節(jié),適度活動髖關節(jié),主要是主動肌肉收縮活動,預防靜脈血栓。同時配合被動肌肉按摩,協(xié)助翻身和關節(jié)屈曲等也是預防血栓的主要措施之一。功能鍛煉過程中避免患肢內(nèi)收及外旋,否則易導致斷端移位,不利于骨折愈合。主動行股四頭肌肉及小腿肌肉的等長收縮,協(xié)助床上坐起,逐漸由被動活動過渡到主動鍛煉。
2.1.4預防性抗凝治療的護理傷后12h內(nèi)開始手術者[3],術后12~24h皮下給予常規(guī)劑量低分子肝素,延遲手術者,自入院之日開始綜合預防,術前12h停用低分子肝素。對有高出血風險的,采取足底靜脈泵或間歇充氣加壓裝置物理預防。
2.1.5預防深靜脈血栓(DVT)的護理觀察治療DVT深靜脈血栓的關鍵是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因此觀察特別重要,老年髖部骨折術后為高危患者,術后1~4d一般是深靜脈血栓的高發(fā)期[4],應該重點觀察雙下肢的腫脹程度,溫度,顏色及靜脈回流狀況,皮膚的感覺,兩側作對比觀察,結合患者的主訴,若有疑問及時匯報。
2.2并存內(nèi)科病的護理
2.2.1高血壓的護理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由于對疾病,手術的恐懼,術后疼痛的刺激,可以使患者血壓進一步升高。術后監(jiān)測血壓心率1次/h,并注意寒冷,疼痛,焦慮失眠對血壓的影響并及時處理。根據(jù)患者情況選擇適當,有效的藥物和給藥途徑控制血壓,避免血壓降低幅度過大,引起腦供血不足。
2.2.2糖尿病的護理糖尿病患有腎病,眼病,足病,腦病等系統(tǒng)并發(fā)癥,對于老年術后患者主要是影響傷口愈合,因此嚴格控制血糖是對該類患者的護理重點。術后由于手術刺激,血糖往往較高,除了嚴格按照糖尿病飲食護理外,每天監(jiān)測血糖尿糖,必要時監(jiān)測七段血糖,使空腹血糖在9mmol/L,餐后血糖維持在10mmol/L,尿糖維持在(+)以內(nèi)。
2.2.3腦梗塞后遺癥的護理合并偏癱肢體的護理非常重要,避免肢體受壓及預防褥瘡,避免足踝部下垂,按時對患肢進行被動功能鍛煉。對老年反應性精神障礙,予以藥物治療,必要時予以約束帶,防止墜床,囑家屬24h不間斷陪護。
2.2.4呼吸系統(tǒng)的護理維持適宜的空氣環(huán)境,注意病房的溫度及濕度,定期紫外線空氣消毒,減少空氣中的粉塵。老年人呼吸道清痰液的能力減退,咳嗽反射減弱,咳嗽無力,痰液不易咳出。痰液阻塞與肺部感染互為因果,指導患者正確的咳痰方法,鼓勵自行咳痰,必要時翻身叩背,痰液濃稠者予以霧化吸入稀釋痰液。
2.2.5泌尿系統(tǒng)的護理老年男性患者前列腺增生引起尿潴留,女性患者更年期后雌激素減少,尿道粘膜退變,細菌容易由尿道逆行至膀胱引起感染。本組病例術后予以保留導尿,嚴格無菌操作,多飲水,定時開放導尿管排尿,沖洗膀胱,每天清潔會陰部皮膚。
2.2.6預防消化系統(tǒng)的并發(fā)癥老年人各器官功能均減退,因病情需要使用激素治療的警惕應激性消化道出血,密切觀察腹部及大便情況,發(fā)現(xiàn)黑便及時報告醫(yī)生處理。長期臥床患者易出現(xiàn)腹脹、便秘情況,宜進食粗纖維易消化的食物,飲食有規(guī)律、定時定量,必要時可用緩瀉劑。
2.3心理護理老年髖部骨折患者在住院期間,由于創(chuàng)傷,手術等重大刺激,出現(xiàn)恐懼,多疑,行為異常,對于這類患者應該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愛護。護理操作盡量集中進行。老年骨折患者反應能力下降,術后不敢活動,擔心切口裂開,疼痛,護理人員應該及時耐心解釋和安慰,鼓勵患者的功能鍛煉,并予以指導和肯定。老年髖部骨折患者,由于擔心治療費用,拖累家庭,思想負擔重,容易焦慮抑郁情緒,護理人員應該觀察患者的情緒,理解患者的感受,做好家屬的思想工作,使患者配合治療。
3體會
老年髖部骨折近年發(fā)病率提高,治療方法在不斷地改進,護理技術也需要不斷地更新。隨著醫(yī)學模式從傳統(tǒng)生物醫(yī)學模式向生物-心理-社會醫(yī)學模式轉(zhuǎn)變,筆者認為,老年髖部骨折術后整體護理在整個康復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護理不當可能導致傷口感染,內(nèi)固定松動,靜脈栓塞等并發(fā)癥。嚴格按照骨傷科護理常規(guī),耐心做好基礎護理,心理護理,加強醫(yī)護合作,取得患者家屬配合,結合老年患者的心理生理特點,有針對性地預防和控制術后并發(fā)癥,可有效降低手術風險,盡快恢復肢體功能,減少并發(fā)癥和病死率,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參考文獻:
[1]梁雨田.老年髖部骨折[M].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9.
編輯/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