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常規(guī)康復治療配合睡前牽引治療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研究。方法 將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康復醫(yī)學科就診的166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各83例。治療組:采用常規(guī)康復治療配合睡前牽引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康復治療方法。結果 治療組:有效率為97%。對照組:有效率為89.4%。兩組比較,甲組優(yōu)勢明顯(P<0.01)。結論 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常規(guī)康復治療配合睡前牽引治療的方法優(yōu)于單純常規(guī)康復治療的方法,利于突出的椎間盤還納和改善腰部肌肉的活動功能,使機體的內外環(huán)境達到穩(wěn)定,緩解病情。方法,特別對解決神經(jīng)根的壓迫效果穩(wěn)定,該方法簡單方便、安全性好、療效可靠、無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睡前牽引;康復治療
隨著現(xiàn)代學習環(huán)境、學習方式、工作要求、工作狀態(tài)、生活水平、生活方式以及娛樂方式不斷改變,腰椎間盤突出癥發(fā)病率不斷升高,而診斷水平的不斷提高,也使,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診斷率進一步提升,國內有三甲醫(yī)院統(tǒng)計顯示:20~60歲人群中,近65%的患過腰、腿痛疾病,其中腰椎間盤突出癥約占腰、腿痛門診患者總量的20%。而國外有資料顯示:腰、腿痛患者在外科門診患者中約占50%,骨科門診高達約70%,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發(fā)病率逐年不斷攀高,已經(jīng)嚴重影響了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質量,造成極大生產力和社會財富的損失。而牽引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有效方法[1],睡前牽引是一種簡便易行,療效穩(wěn)定、持久、可靠的治療方法,將2011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康復醫(yī)學科就診的166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各83例?,F(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1.1.1 166例均為本院康復醫(yī)學科門診和住院患者,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分別為83例。均經(jīng)過腰部DR、CT或MRI檢查。治療組采取常規(guī)康復治療配合睡前牽引治療83例,男54例,女29例;年齡17~72歲,17~30歲36例,30~72歲47例;病程3d~21年。臨床癥狀有:腰椎側彎、腰痛伴雙下肢交替性麻痛12例,單下肢放射性麻痛46例,僅有腰痛14例,僅有下肢麻痛23例。查體直腿抬高試驗均在30°~50°之間。其中單純腰椎間盤突出56例(其中L4~5 28例,L5~S 128例),多椎間盤突出27例(其中L2~3、L3~4突2例,L3~4、L4~5、L5~S1突出16例,L4~5、L5~S1突出19例)。對照組83例,男52例,女31例;年齡18~71歲,其中18~30歲37例,30~71歲46例;病程3d~19年。臨床癥狀有:腰椎側彎、腰痛伴雙下肢麻痛10例,單下肢放射性麻痛48例,僅有腰痛12例,僅有下肢麻痛13例。查體直腿抬高試驗均在30°~50°。單椎間盤突出57例(其中L4~521例、L5~S1 36例);多椎間盤突出26例(其中L2~3、L3~4突3例,L3~4、L4~5、L5~S1突出13例,L4~5、L5~S1突出10例)。
1.1.2 166例患者中側后型突出106例,中央型突出52例,極外側型突出8例。上述病例均通過腰椎CT檢查或MRI檢查,確定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治療上是隨機根據(jù)患者具體癥狀制定相應對癥的康復治療。兩組患者一般情況及病情經(jīng)統(tǒng)計學分析,其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均采用綜合康復治療下稱康復治療:①物理治療包括(超短波、紅外線、偏振光、低周波、中頻、微波、磁震熱、干涉波等);②傳統(tǒng)中醫(yī)治療(針灸、推拿、手法治療、中頻電藥物透入療法等);③藥物治療(鎮(zhèn)痛藥、靜脈輸液、神經(jīng)根阻滯、口服中成藥、外用貼擦劑等);④功能鍛煉等。根據(jù)患者病情選用適合患者的康復治療,一般配合3~6種治療。
1.2.1治療組采用康復治療配合睡前腰椎牽引治療。睡前牽引要求患者在做好一切睡前準備后,進行仰臥式骨盆牽引。腰椎牽引時間由30min/次,隔周遞增至最終120min,腰椎牽引重量根據(jù)患者體重的1/3計算初始量,隔周遞增至患者體重的最終1/2,在患者癥狀完全緩解后,將牽引的時間和重量反向逐步減少,腰椎牽引后禁止座立直接睡覺。一般堅持3~6個月牽引,睡前牽引可以在家中。
1.2.2對照組單純采用康復治療對癥選項治療。
2結果
2.1療效評定標準①治愈:腰部疼痛消失,椎旁壓痛及放射痛消失,腰腿痛癥狀和下肢放射痛、麻木感完全消失,腰椎側彎畸形消失,直腿抬高≥80°,功能恢復正常,1年后回訪無復發(fā);②有效:腰腿痛癥狀和下肢放射痛明顯減輕,但較長時間仍存在麻木感癥狀,椎旁壓痛消失,直腿抬高≥65°,可以從事輕松工作或1年回訪病情有反復者;③無效:治療前后癥狀、體征無明顯改善者。
2.2治療結果治療組:治愈49 例,占74.2%;有效64例,占97%;無效2例,占3%。有效率為97%。對照組:治愈41例,占62.1%;有效59例,占89.4%;無效7例,占10.6%。兩組比較,治療組優(yōu)勢明顯(P<0.01)。
3討論
椎間盤是由軟骨終板、髓核和纖維環(huán)組成。通常會在在急、慢性腰椎損傷時突發(fā),纖維環(huán)破裂導致髓核向后突出,由于刺激和壓迫神經(jīng)根及其血管,引發(fā)血運障礙、水腫、炎癥及致痛化學物質釋放,最終導致腰痛及下肢放射性疼痛及感覺障礙。腰椎間盤突出癥產生的癥狀是主要由炎癥和機械壓迫所致,故通過骨盆牽引、藥物、康復等治療后可以得到明顯療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在臨床中早已得到證實[2],因此牽引治療已是廣泛用于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最常用的傳統(tǒng)治療之首選之一,而牽引后必須臥床休息也是廣泛共識的臨床常識,睡前牽引是腰椎牽引和臥床休息最完美的自然組合,配合對癥的康復治療,減輕或緩解其對神經(jīng)根的刺激,徹底地解決神經(jīng)根的壓迫??梢苑潘裳静考∪舛鴾p少不適感。是患者樂于接受方便持久易于家庭和醫(yī)院操作的簡易方法[3-4]。牽引是通過力學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原理,對腰椎施加牽引力,達到制動、緩解肌肉痙攣和調節(jié)腰椎后關節(jié)微細變化的目的。牽引力逐步加大,再逐步減小,穩(wěn)固穩(wěn)定支持了病情的漸進性恢復,充分體現(xiàn)了由輕到重,再由重到輕的治療法則。同時還能恢復腰椎正常自然的生理曲度,自然調節(jié)椎間隙和椎間孔,減輕和還原椎間盤壓力,解除神經(jīng)根所受的刺激和壓迫。
參考文獻:
[1]鄭學峰.超短波、牽引、推拿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 頸腰痛雜志,1997,18(3):197.
[2]何瑩.按摩與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 2010,12(21):156.
[3]張少蘭,梁麗君,梁寶嬋,等.護理干預對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觀察[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10,(1):70-72.
[4]徐獻軍, 張廣蕊. 手法復位配合脫水療法治療椎間盤突出癥急性期89 例[J].山東中醫(yī)雜志, 1998,17(3):120.編輯/哈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