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調查并分析胃腸腫瘤外科手術切口的感染情況,研究胃腸腫瘤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防止對策。方法選取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進行胃腸腫瘤外科手術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所有患者的手術感染情況做出調查和統(tǒng)計,統(tǒng)計標準依據(jù)我國衛(wèi)生部頒發(fā)的《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作為依據(jù),通過患者相關的感染情況研究相應的防治對策。結果本研究調查顯示,78例進行胃腸腫瘤外科手術的患者當中出現(xiàn)了34例手術切口感染的患者,手術感染率達到了10.83%,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在胃腸腫瘤外科手術患者當中,切口感染是其比較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需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對相關的危險因素進行控制。
關鍵詞:胃腸腫瘤;外科手術;切口感染
研究中,我院為了研究胃腸腫瘤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防治對策,特對我院在2010~2013年收治的78例進行胃腸腫瘤外科手術治療的患者進行調查。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我院在2010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8例胃腸腫瘤患者當中有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4例。所有患者都是在本院接受了胃腸腫瘤外科手術的患者,患者年齡49歲~86歲,平均年齡(64.3±2.7)歲。
1.2方法對我院在2010~2013年收治并進行了胃腸腫瘤外科手術的患者的病例資料進行逐一的調查,對于每一個病例都逐字逐項地進行查閱,查看當時所填寫的調查表格,對患者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等作出調查和記錄,查看并注意患者是否存在腹部手術史,調查患者是否存在合并糖尿病的情況,對患者的腫瘤類型以及手術過后1w時間內的白蛋白的最低值作出調查[1],觀察患者的手術類型和手術切口類型,記錄下患者手術切口的長度以及放置引流管的數(shù)量等,對于患者的手術時間和住院時間作出記錄,了解所有患者所使用的抗菌藥物類型和名稱。記錄患者對治療所提出的不滿和意見等。
1.3統(tǒng)計學分析本研究當中所有涉及到的數(shù)據(jù)均采用SPSS21.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所有涉及到的計數(shù)資料均采用χ2檢驗,所有涉及到的計量資料均采用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表示?;颊咄步M件比較采用t檢驗,通過單因素分析抽選出有意義的變量并將其做出自變量,將患者切口感染作為因變量,并采用Logistic回歸線進行分析。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本研究調查顯示,78例進行胃腸腫瘤外科手術的患者當中出現(xiàn)了34例手術切口感染的患者,手術感染率達到了10.83%,對患者的手術感染病原菌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感染革蘭陰性桿菌的患者17例,占總感染的50.00%,感染革蘭陰性球菌的病患者13例,占總感染的38.24%,真菌感染的患者有4例,占總感染的11.76%。本研究還顯示,真菌對于兩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以及制霉菌素的敏感率為100.00%,而細菌對萬古霉素的敏感性也達到了100.00%。通過Logistic回歸線的分堋漜出,患者的年齡、合并糖尿病、腫瘤類型、手術類型、腹部手術史、術后白蛋白水平、切口的長度、切口的類型以及手術的時間都是胃腸腫瘤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從本研究的調查當中可以發(fā)現(xiàn):78例進行胃腸腫瘤外科手術的患者當中出現(xiàn)了34例手術切口感染的患者,手術感染率達到了10.83%[2],對患者的手術感染病原菌進行檢測,感染革蘭陰性桿菌的患者17例,感染革蘭陰性球菌的病患者13例,真菌感染的患者有4例,分別占總感染的50.00%、38.24和11.76%。本研究還顯示,真菌對于兩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以及制霉菌素的敏感率為100.00%,而細菌對萬古霉素的敏感性也達到了100.00%。通過Logistic回歸線的分析得出,患者的年齡、合并糖尿病、腫瘤類型、手術類型、腹部手術史、術后白蛋白水平、切口的長度、切口的類型以及手術的時間都是胃腸腫瘤外科手術切口感染的重要因素。因此結合本研究,筆者認為預防和控制患者胃腸腫瘤外科手術感染的主要措施可以從四個方面說起。
①對于醫(yī)院內部醫(yī)護人員的感染防范意識進行強化,對所有醫(yī)護人員進行宣傳教育,通過一切可以運用到的宣傳方式,對醫(yī)護人員進行宣傳教育,以此來強化醫(yī)護人員的防范意識,將預防感染作為主要任務[3];②將每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制度落實到實處,要求相關的醫(yī)護人員必須戴好清潔手套,做好對各種醫(yī)療器械的消毒工作;③在手術操作過程中需要注意手術的流程,要避免殘留在皮膚毛囊之中的細菌進入傷口。如果患者的膿液和分泌物較多,需要通過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在手術完成后將相關醫(yī)療器械逐步撤離手術臺;④對患者的感染進行監(jiān)測。在外科手術室、監(jiān)護室以及患者的病房內必須要有醫(yī)院感染科和疾病控制科的全程參與。要嚴格的按照醫(yī)院所指定的感染控制標準進行工作,要徹底保證患者的傷口不被感染。
參考文獻:
[1]牟德芹.外科手術切口感染調查及對策[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5(27):6512-6513.
[2]胡少華.探討影響腹部手術切口感染的相關因素及對策[J].臨床護理雜志,2012,25(03):6294-6295.
[3]楊成虎,范秀華.普外科手術切口感染危險因素與預防對策探討[J].西部醫(yī)學,2011,10(05):6232-6533.
編輯/王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