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影像醫(yī)學作為醫(yī)學界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不斷的發(fā)展。近些年各類技術的更新已經帶給影像醫(yī)學巨大的變化,尤其是CT、MR等功能成像技術的迅速發(fā)展,為臨床上多種疾病的診療帶來了巨大的促進作用。每一個醫(yī)學工作者都應當努力適應新環(huán)境,了解新技術,才能夠更好的進行醫(yī)療工作。本文中筆者將對影像醫(yī)學中CT與MR技術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介紹,以期能夠為業(yè)內的研究和應用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CT;MR;影像醫(yī)學;發(fā)展
隨著近些年影像醫(yī)學的不斷發(fā)展,CT、MR等技術也在不斷的取得進步,這兩種技術的不斷更新為醫(yī)學診療過程帶來了很多的改變,下面筆者將對CT、MR的發(fā)展和應用進行介紹。
1CT、MR設備的技術進展
1.1CT設備的技術進展從當前臨床的應用情況來看,主要有三類CT設備在使用當中,分別為:大孔徑CT、平板探測器CT即容積CT以及寬探測器多層采集螺旋CT[1]。其中,大孔徑CT主要是為放射治療的患者進行定位與治療提供支持;平板探測器主要是代替?zhèn)鹘y(tǒng)的X射線探測器,采集對應的厚度體積容積信息,在計算機處理之后得到三維影像,幫助診療工作;多層探測器主要是用于大范圍的掃描或不屏氣掃描以及多企增強掃描等,在急診和病危治療領域使用較多[2]。
1.2磁共振設備的技術進展磁共振設備方面,目前普遍采用的有:3.0MR設備、雙梯度MR設備以及短磁體MR設備等[3]。其中,3.0MR設備的使用較為廣泛,對胸腹、四肢、脊椎、血管等部位的成像效果較好。
2中樞神經系統(tǒng)CT、MR功能成像與腦核素顯像
2.1腦CT灌注成像腦CT灌注成像主要用于早期診斷急性腦缺血患者的病情[4]。與核素顯像相比較,CT灌注成像能夠的到更好的時間和空間分辨率,且檢查更加方便和迅速。
2.2腦MR灌注成像腦MR灌注成像在原理方面與腦CT灌注成像相似。臨床上經常同時進行MR血管成像,從而的到腦血管阻塞部位的定位和局部腦組織的缺血信息,從而更好地觀察療效。
2.3MR擴散加權成像通過MR平面回波成像技術能夠對細胞內外的分子水平和擴散狀態(tài)進行檢測,通過腦細胞外水分子向細胞內的轉移情況來判別病癥。
3心血管系統(tǒng)CT、MR進展與核素顯像
3.1CT、MR心肌灌注成像當前使用的CT和MR設備一般都具有延遲法心肌灌注成像和首過法心肌灌注成像的功能,前壁和下壁病變不受乳腺和膈肌的影響,這一功能在藥物的配合下可以對心肌缺血等病癥進行明確的診斷,且能得到分辨率較好的圖像顯像[5]??墒褂貌煌鰪娦Ч膶Ρ葎┮员阆嗷ヲ炞C結果,這些技術目前已經開始在臨床試用。
3.2CT、MR動態(tài)心臟形態(tài)和功能成像CT和MR技術在對心臟形態(tài)和功能成像方面能夠發(fā)揮很好的動態(tài)作用,能夠實現(xiàn)對左右新功能的反復觀察,并且對瓣膜的反流狀態(tài)進行識別,通過實時成像更好的進行常規(guī)檢查。
3.3CT冠狀動脈鈣化和軟斑塊分析鈣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是常見的檢查項目,螺旋CT對冠狀動脈鈣化灶的檢測效果非常好,且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和指導意義,在與核素心肌灌注顯像的結合下能夠取得更好的檢查效果。
3.4CT、MR冠狀動脈解剖成像CT和MR在進行心血管系統(tǒng)血管造影時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方向就是冠狀動脈。但是這一過程中的顯示效果還有限,容易出現(xiàn)部分假陽性結果。同時,目前也在研究CT、MR的冠脈主干血流儲備功能。
3.5CT、MR肺灌注或肺血管成像CT和MR在對肺灌注和肺血管成像時,主要可以對肺功能、肺動脈栓塞以及肺血管畸形等進行判斷。在臨床上,對肺小學館、毛細血管以及分支病變都有很好的診斷價值。
4CT、MR腫瘤功能、代謝分析與核素顯像
4.1腫瘤MRS目前,CT和MR技術已經應用于對腫瘤的定性診斷上,并能夠實現(xiàn)對腫瘤的分級和復發(fā)診斷。三維波譜采集,可以顯示局部膽鹼、天門冬氨酸、肌酸、乳酸等代謝產物的分布,已應用于腫瘤的定性診斷和分級、腫瘤復發(fā)判斷等研究工作。
4.2MR組織或腫瘤特異性增強對比劑臨床上通常會使用靶向對比劑來突出顯示 正常組織和腫瘤之間的對比效果,從而幫助診斷。目前在MR對比劑方面已經有很多產品出現(xiàn),如血池對比劑、抗體對比劑和細胞外液對比劑等。這些靶向對比劑與核素標記顯像劑是不同的,它們僅能夠被靶組織或靶器官吸收,不會參與到代謝過程中。
4.3解剖結構與代謝產物影像融合技術MR 技術可以通過MR圖像來顯示代謝產物的分布詳情,從而進行腫瘤生物靶區(qū)的定位、組織病理活檢以及腦腫瘤、前列腺癌病變等部位的活檢。已有的研究表明,代謝產物與解剖結構的融合技術通過影像醫(yī)學能夠實現(xiàn)多種的活檢或定向治療效果。
5結語
筆者通過對現(xiàn)有研究的分析和總結,從CT、MR設備的技術進展,中樞神經系統(tǒng)CT、MR功能成像與腦核素顯像,心血管系統(tǒng)CT、MR進展與核素顯像以及CT、MR腫瘤功能、代謝分析與核素顯像四個方面,對當前影像醫(yī)學中CT和MR的發(fā)展現(xiàn)狀進行了闡述和介紹,由于能夠找到的資料有限,在概括中還存在一定的不足之處需要今后進一步完善。
參考文獻:
[1]李月強.老年急性腦出血患者52例CT特征及臨床診斷[J].影像技術,2013(01).
[2]郝曉東,李康印,張成龍,等.電子束CT心肌灌注色彩編碼技術[J].影像技術,2007(04).
[3]李思進.我國核醫(yī)學發(fā)展概況[J].實用醫(yī)技雜志,2009(08).
[4]周劍,高建華,高培毅,等.腦出血周圍組織腦血流變化CT灌注成像與早期缺血性損傷的動物實驗[J].中國醫(yī)學影像技術,2005(05).
[5]馮玨.當今核醫(yī)學發(fā)展現(xiàn)狀及進展[J].河北醫(yī)藥,2002(05).
編輯/王敏